拟声词加数量词有哪些(100句)
一、拟声词+数量词的句子
1、名著阅读第18题的第三小题:
2、汩汩gǔgǔ河水流动的声音。
3、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孟子曰:(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注),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4、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5、如何进行单句结构分析。
6、“哐啷”的一声把锅掉在地上。
7、*C.“日斜吾事毕”一句中,“日斜”暗指南宋王朝国势之危殆,“吾事毕”三字正写出诗人无路请缨、功业成空的无奈。
8、喔喔wōwō公鸡的叫声。
9、天上的星星静静地诉说着那个遥远的故事。
10、“噔”,不知什么东西落了下来。
11、①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十个句子。外面的雨声哗啦啦。小猫喵喵的叫着。灯泡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天空中的雷声轰隆轰隆。闹钟滴滴答答的走着。
13、(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20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目。
15、沙沙是秋雨落在树林的声音!秋雨不像春的蒙蒙细雨,也不像夏的嚎啕大雨,秋雨飘飘洒洒,像一片幕布,无边无际,朦朦胧胧。秋雨是五彩缤纷的,在稻田里,秋雨是金黄的;在洒落的土地上,秋雨是火红的;在小山上,秋雨是浓绿的。
16、呼呼:物体产生的声音。例句:他拿起长枪,舞得呼呼的响。
17、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
1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19、中考名著考查已经好多年了,中考中名著的考查也在不断的变化,由最初的大面考查到细枝末节,再到结合生活实际的考查,会越来越灵活,这就要求考生不仅是为了考试读名著,更要将所读之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0、领字。领字,源于古赓歌,是词曲特有的一种句法,对联用之。一般情况下,它处于句首位置,起引领下句(一句或数句)的作用,或在句意转折、过渡之处,起串合、联结各句的作用。领字在对联中的应用,常见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亦称一字豆、二字豆、三字豆,当然也有四字领,乃至五字领、七字领等。对联中领字常由动词、副词、连词或短语充当,平仄皆有,虽然上下联之间以平仄相对为佳,但也可不计平仄。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中说:“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懂得一字豆,才不至于误解词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实际上是上一下四”,于联也当如此。例如,民国张一麐题江苏苏州冷香阁联:
二、拟声词加数量词有哪些
1、早晨,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窗外“叽叽喳喳”的小鸟用优美的歌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迅速穿好衣服,来到了厨房。整个房间安静极了,只听见爸爸炒菜“唰唰”的声音。我吃了饭,走在去学校的小路上,脚底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咚咚”的跑上楼梯,“扑哧扑哧”喘着粗气来到了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安静的读着书,我不小心“哗”的一声,书都掉到了地上,同学们都惊讶的看着我,我脸一红“哗哗”眼泪竟流了下来。“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同学们都掉了回来,我也停止了哭泣。“起立”,杜书璟用嘹亮的声音喊到。同学们“唰”的站了起来。“叮铃铃”这堂课终于结束了。
2、A.开头写荼蘼花谢,春天结束,而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荼蘼将谢未谢,春事将休未休。残花缀满枝头,给人以凄清之感。
3、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
4、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阁序》),这里引用了钟嵘《诗品》中“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的说法来赞美与会宾客,可以译成“请各位宾客施展潘岳、陆机一般如江似海的才华,写出优秀的作品吧!”
5、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6、算法叙事的逻辑参数:
7、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8、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0、引证:老舍《二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领带,拉了拉衣襟,然后才咚咚的下了楼。”
11、咣当guāngdāng撞击震动声。AABB型:嗡嗡嗡嗡哔哔剥剥毕毕剥剥滴滴答答嚓嘎嚓嘎叽叽喳喳叽叽呱呱乒乒乓乓唠唠叨叨嘟嘟囔囔劈劈啦啦哗哗啦啦ABAB型:哗啦哗啦咕咚咕咚淅沥淅沥嘟噜嘟噜朴隆朴隆哔里哔里呼噜呼噜当郎当郎啪拉啪拉卡拉卡拉唰拉唰拉叮当叮当轰隆轰隆卜通卜通咕噜咕噜淅沥淅沥叮叮咚咚ABCC型:叽里咕噜叮零咚隆ABCD型:唭里硿咙辟里啪拉呜里哇啦丁铃当郎叽哩呱啦叮铃当啷唏哩哗啦霹哩叭啦ABCA型:咚得隆咚锵不隆锵ABBB型:淅沥沥沥哗啦啦啦写作思路:写作时从大处着手,尽量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全面详细的解答问题,并且紧扣问题的中心,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述出来。
12、(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3、这一字与另一字比较,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14、(1)“迟明”,黎明,天快亮时。“于十字桥”,作“候”的状语,翻译时要提前。“骈”,两马并驾一车。“辚”,拟声词,车行走时的声音,如“车辚辚,马萧萧”。
15、呜呜wūwū刮风的声音。
16、哇哇wàwà乌鸦的叫声。
17、来吧,来吧,都道是此间乐;
18、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19、4后补短语:中心语后面的部分起到补充作用:例如:看清楚、去一趟。
20、3:(宋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重要考点
三、拟声词的短语有哪些
1、木板压得“嘎吧嘎吧”直响。
2、B(静静地诉说着那个遥远的故事)是谓语。这是标准的主谓结构。
3、咕咕gūgū母鸡的叫声。
4、今天晚上‖特别冷。今天晚上充当主语。
5、声音的摹写使得场面或宏大或细腻,音调或婉转或铿锵,节奏或舒缓或急促。给人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其可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志。
6、5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例如:尺、丈。
7、“从”、“除了”、“为了”、“关于”,等等。介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作它的宾语,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用于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因为介词本身并无实际意义,在介宾结构中只充当修饰成份,故可以放宽词性及平仄方面的要求。例如,清秦大士题浙江杭州岳飞鄂王墓联:
8、2022年第30期总第853期
9、引证:徐怀中《西线轶事》十:“电线上落了一排麻雀,叽叽喳喳地在叫。”
10、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11、拟声词。拟声词,是指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类词汇,如“乒乓”、“扑哧”、“扑通”、“喀嚓”、“滴答”、“丁东”、“叮当”,等等。对联中运用拟声词,给人以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觉,在平仄要求上可以适当从宽。例如,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有“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之联句,“叮叮咚咚”为拟声词,均为平声,可以从宽。
12、啐!妾虽长舌,非老贼不到如今。
13、6:(宋鹏)《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重要考点
14、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15、“哧”的一声,撕下一块布来。
16、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7、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8、“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起来,同学门慌张的走进教室,这节是语文课,不一会儿,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像丝线一样。溪水在林间“叮咚叮咚”欢快地流淌着,蜜蜂在“嗡嗡”地拍打着翅膀忙着采蜜……好一个美好的春天啊!轰隆!那座老房子塌了。(单独成句)扑通!他一头倒在雪地里。砰,砰,我正在摆枪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与自然现象有关。如:
19、(2)简析“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两句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0、上联登临赏景,忧思寓于帆影、钟声之中;下联敞怀寄慨,洒落感时之泪,寄托恨别之情。联语化用古人名诗之句,如唐张继《枫桥夜泊》之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杜甫《春望》之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清新而不落俗套,洒脱而见雅致。“试领略”、“最惆怅”,则是三字领。
四、用拟声词和数量词写一句话
1、5:(宋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重要考点
2、介词。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关系的词,如“在”、“和”、“跟”、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互联网将在1996年灾难性地瘫痪。”——罗伯特·梅特卡夫(以太网的发明者)。
5、(2)某字来历为人陈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6、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7、衬字。衬字,是元曲中特有的句法特点,即曲牌所规定的格式之外另加的字。它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一般用于句首或句中,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衬字在对联中偶有运用,因为衬字多无实际意义,故平仄要求可以不拘;与其对应的字,可用衬字,也可不用衬字。例如,题明魏忠贤生祠联:
8、▍编辑:Wulibang(ID:2820092099)
9、十个拟声词。哗啦啦!咣当咣当。轰隆轰隆。噼噼啪啪,叮叮当当。呼呼!滴答滴答。翁翁,沙沙,滋滋。喵喵!
10、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花飞”“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11、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12、(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3、意思:哗哗,汉语词语,主要意思有喧扰、乱哄哄,也可以指水流动的声音或形容人声名大起。
14、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5、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伟大、快、慢.
16、5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
17、如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中,形容词“空”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与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18、3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比如我爱你,你是宾语。
19、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了足球场。蓝队踢进一个球被守门员挡住了,守门员“哈哈”的笑着。红队趁守门员不注意,“嗖”把球踢了进去。守门员露出失落的表情,红队高声欢呼着。
20、2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比如:他‖(只)答应了。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五、拟声词数量词的句子
1、“未来的计算机也许不会超过1吨半。”——《通用机械学》杂志,1949年。
2、车子“嚓”的一声站住了。
3、(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4、大年初一清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
5、其实各省市类似的考题不少,比如2021年河北省中考题是这样考查的:
6、(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7、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中的“有事”,特指发动战争。
8、5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比如:太阳升起。
9、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我们去游乐园抓2个娃娃和玩1次旋转木马。
10、呱呱:呱呱是汉语词语,形容小儿哭声,古代指悲泣声。《聊斋志异》之《侠女》中“又月余,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①者在床上矣……”
11、《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6期文章荐读
12、上联借用唐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的诗句,称多少寺庙已成废墟,惟有山光水色依旧,犹如天然绘就的美妙图画。下联指即使人活百年,天天做佛事,到头来如梦一场,何如寄情于山水,享受美好的风光呢?这是对自然胜景可陶冶情操的赞美和向往。“四百八十寺”与“三万六千场”,数量词相对,其平仄从宽之。
13、C(静静地诉说)是动语,中心语是(诉说)
14、1:(宋鹏)《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考试重点
15、嘎嘎gágá斑鸠、鸭子、大雁等发出的声音。
16、都是不妥当的。形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注一)。
17、咔嚓kāchā折断声。
18、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老师、学生
19、高阁此登临,试领略太湖帆影,古寺钟声,有如蓟子还乡,触手铜仙总凄异;
20、富于趣味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这是数词用得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