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文案(100句)
一、守护敦煌文案
1、段文杰有许多次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还能到达敦煌。
2、1966年关友惠、欧阳琳在莫高窟第16窟临摹
3、敦煌保留着大量的生活画也很有价值。
4、千年以降,哪些僧人又在这座洞窟中相遇,早已不可考。然而,洞窟中沿着两壁开凿的8个高仅一米的禅室,却暗示着曾有多少僧人共同置身于这片斗室,在塞外肆虐的风沙中沉默着垂首,在冥想中坐成一尊尊佛像。
5、我从不知道她们来自内地哪个艺校,在敦煌暴晒干裂的戈壁滩上,这些小女孩又是如何适应生存?作为群演片刻登台的成就感,能否足以回报汗水眼泪的付出?也许受了委屈第二年她们就不会再来吧。文创贫瘠的西北太需要感谢你们啊。信仰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守护!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心中的感受不吐不快。很感激你们肯观看我们的片子,虽然我并不知道你们在哪里,却知道我们相互陪伴着,彼此守护着。孤独才需要陪伴,心中有信仰就会守护。当我们心中苦闷时,会有家人和朋友陪伴。或许,在某些情况下,陪伴我们的未必一定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书籍、电影、一杯咖啡,或者酣畅淋漓的撸次铁,亦或者站站桩。
6、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特点,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山水画史、动物画史、装饰图案画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
7、同樊锦诗一起获得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还有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顾方舟、朱丽华、张富清、杜岚、尤端阳、伍淑清、黄文秀、潘维廉、中国女排。
8、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9、作为美术组组长,段文杰提出临摹壁画的新规定,为了保护壁画,禁止把纸拓在壁画上临摹,禁止触摸壁画,禁止使用蜡烛。这更增加了临摹的难度。他们用镜子将阳光折射进洞窟,再借白纸反光,随着不断移动的阳光,每隔一段时间也不得不移动自己的位置。天井上俯瞰苍生的众神、吞噬恶魔的饕餮、三十五身修行的僧侣、身穿胡服和汉服的供养人、南壁上的五百强盗逐一倾注于笔端,开启了一段尘封的传奇。
10、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11、如今,93岁的段文杰依然躺在床上,需要67岁的儿子夜以继日地照料。段兼善也已经从甘肃省画院副院长任上退休,当段文杰的老朋友们来访的时候,他必须大声地提示父亲他们是谁,即便如此,老人有时也会认不出老朋友们的面容。往事正从他的脑海中像壁画上的光泽一样渐渐褪去,然而,他依然时常会念叨着“敦煌”的名字,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将人生最好的半个世纪年华交付给寂寞的莫高窟而后悔过。那么,在他孤独的记忆中,是否还依然留存着64年前的那个清晨—当他和常书鸿一道,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刚刚恢复的敦煌艺术研究所门前,遍布三危山的那些洞窟,像700多双眼睛那样注视着他,等待着他。
12、最后尸毗王说,我已经发誓为了成佛绝不杀生。为了救下鸽子我不惜我所有的肉。于是他自己往秤盘上一跳,这个秤终于平了。
13、待遇3000-6000不等。但要可以承受压力,各方面的,比如赶政策时昏天暗地的工作、客户不理解时所受的委屈等。
14、《张议潮出行图》就是张议潮当上三品大员之后的出行图。
15、早在1947年底,段文杰就和他的同事们用了半年的时间,重新调查测量过莫高窟的所有洞窟,并在张大千和李浴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编号。他们甚至在清理荒沙时,又发现了6个被掩埋的隋唐和宋代的洞窟。在400多个有壁画的石窟中,285窟是他们能找到的有确切纪年题记的最早的洞窟。
16、近日媒体公布了1000年前小朋友写的字“萌”上热搜。视频中晒出了在敦煌出土的一本叫《凶吉书仪》的文献,上面记录了当时婚丧嫁娶的书札体式、典礼仪注。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献的背后被小朋友用来当成了画画的“草稿纸”,画了一排小动物,包括龙、猪、鼠、猿、蛇、羊、马、牛、狼、狗、兔等等,还标上了歪歪扭扭的“这是啥啥啥”的文字。
17、尸毗王死了吗?并没有。后来他恢复了原样,身上的肉都长回来了。
18、佛祖的头上一定是有密密麻麻的肉疙瘩,没有头上这个东西的,都是普通的修行弟子。
19、年轻时的樊锦诗和彭金章
20、1932年生,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壁画临摹、研究工作,临摹品主要有17窟《近侍女》、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257窟《沙弥守戒自杀缘品故事》、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合作)。论文主要有《敦煌北朝石窟中的南朝艺术之风》《莫高窟唐代图案结构分析》,编著有《中国壁画集·敦煌晚唐》、《敦煌石窟全集·图案卷》(上下册)。1993年退休。
二、敦煌壁画文案
1、经过考证,这批白画动物是出自22岁的学郎李文义之手,目的则是为他的弟弟李文进进行启蒙识图教育,类似今天流行的启蒙识图教育,虽然浅显但也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批敦煌文献是随着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出土的,在洞里封存了近一千年,这次引发关注的这件1908年就被法国人伯希和带到法国去了,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2、现在的敦煌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敦煌灌区外和绿洲周边的湿地不断萎缩和退化,绿洲边沿沙漠化趋势也呈现加快的趋势。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莫高窟、月牙泉等人文自然景观的存续,还关系着敦煌的生死存亡。
3、相恋在未名湖,相爱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
4、1952年段文杰在莫高窟第285窟临摹壁画
5、比如《灸法图》,就是现在中医的穴位图。
6、樊锦诗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奋斗了57个春秋,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中宣部“最美奋斗者”称号等。
7、说起敦煌这个被时光宠爱的传奇,上千年来以洞窟里的壁画和雕塑,浓缩着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敦煌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8、藏经洞里的传统典籍
9、只有段文杰固执地留在兰州,他遥望着敦煌,却没有任何关于敦煌的消息。在兰州的一年间,段文杰靠做文书维持生计,有时帮社会服务处画些宣传画,每天下班,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自己到黄河边挑水喝。一年后,他终于等到了折回来的常书鸿。一辆破旧的卡车载着他们,沿着张骞、玄奘和马可·波罗走过的路,开始了1200公里的颠簸。
10、设置星标后,从此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11、到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的海运都很不发达,夹在蒙古高原和祁连山之间的河西走廊是当时中国通往西域的唯一理想通道。
12、汉武帝把匈奴打败之后,俘获了很多战利品,里面有很多小金人(事实上是铜人),大家朝这些小金人朝拜了很久,却不知道是什么名字,于是派遣张骞前往西域,去询问这些佛祖的名号。
13、但这些内容,我相信足以让大家看到莫高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宝库。
14、以共益创新连接美好愿景
15、莫高窟的保护,是她人生永恒的主题,她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16、我们都知道文化保护领域是个开创性工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录入和查询的效率变得越来越低。董亚波教授补充道,历史数据是很有价值的,所以要尽可能把那些数据全都保留下来。
17、文章部分内容参考来源于网络
18、父亲知道之后,他只能尊重樊锦诗的决定。就这样樊锦诗又再次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当初实习的感觉又回来了。当她看到那些精美的壁画时,已经忘记自己身处在贫困的大西北,而是沉浸在这绝美的千年古迹中。
19、点击上方“佛像雕塑艺术”→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
20、公元前565年,古印度周边的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诞生了一位王子,被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三、敦煌的文案
1、常书鸿,满族人,河北省头田佐人,画家,是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等工作,被人们称作“敦煌的守护神”。他190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满族驻防旗兵的骑尉之家。他自幼学画,8岁入书院读书,高中毕业后,因为其父亲信奉实业救国,所以1918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学习与绘画有关的染织专业。
2、当地人环保意识减弱也是一大原因。
3、在敦煌研究院中有一座名为“青春”的雕塑,一位短发少女拿着草帽,身体微微前倾,意气风发,雕塑的原型就是初到敦煌的樊锦诗。
4、如果我们将其分成南北两区:
5、守护敦煌,也许就是她一生的诗和远方。
6、据最新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
7、由于那本《敦煌图录》展示的艺术瑰宝,常书鸿对敦煌充满了无限幻想,但他没有想到敦煌的环境如此恶劣,生活条件远比他想的更加糟糕,坚守比抵达要困难的多。
8、直到文革后的第二年,他恢复所长职务,便迅速重启所里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希望能再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一年,他已是74岁的老人,也是他在敦煌工作的第35个年头。
9、“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段文杰后来如此描述自己初到敦煌时的情景。他迫不及待地钻进每一个洞窟,开始了精神的历险。他贪婪地希望洞察潜藏在这些壁画深处的所有奥秘,希望把每一个线条、每一种在光阴的力摧下变幻了的色彩都看得更清楚些。然而,对于这些隐秘,千年光阴拒绝作答。
10、佛教刚到中原的时候,是被儒家思想反对的。因佛教号召劳动力出家修行,不生养孩子不孝顺父母,既不忠也不孝,难以为国家治理所服务。
11、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12、“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说,她用57年的执着和坚守、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的坚定信念,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13、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
14、我们还能从壁画中发现打铁、酿酒、陶器制作等生活情景,再现了当时民众生活的真实样貌。
15、近年来,游客的不断增加,也使狭小的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16、樊锦诗在漫漫守护之路中爱上了敦煌,茅善玉也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爱”上了樊锦诗。最初,茅善玉对樊锦诗了解不多,因为不少人用“严肃”“厉害”等词汇形容樊锦诗。但当茅善玉6次赶赴敦煌,并多次与樊锦诗在上海见面后,她逐渐走进了樊锦诗的内心。茅善玉对樊锦诗说:“我看到你的笑容,觉得你是个很单纯、纯真的人。”樊锦诗笑着说:“真的吗?我家老彭也说我是个傻傻的人。”外表柔弱,内心单纯却强大,这样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茅善玉,也坚定了她一定要把《敦煌女儿》做好的信念。
17、两个人虽不在一起,但都在为中国的考古事业默默奉献,一个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去保护文物,一个在校园中用学术研究努力填补着考古领域的空白。几年间,两个人只能用书信来寄托对彼此的思念。
18、一年前,张大千在重庆举办的临摹敦煌壁画的展览,令学习西方美术的段文杰大为震惊。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艺术手法,那些奇妙的色彩与线条,那些满面慈悲的神佛整夜整夜地折磨着他。他打算毕业后去敦煌看看,他把这些想法告诉老师们,林风眠和潘天寿都大为赞成,去敦煌的计划就这样定了。
19、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20、就这样,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樊锦诗成了“敦煌女儿”,彭金章则成为“敦煌女婿”。
四、敦煌莫高窟 文案
1、当看这幅壁画,并找到专业的人来复原之后,我们才能重现了曲辕犁。
2、除了我们本土的佛经、道德经经文之外,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的外文经书。
3、据考古发现,河西走廊大约在4000多年前就有不少民族在此生活的痕迹,但它真正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则要追溯到公元206年的西汉时期。
4、从新疆往外走:西边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中亚国家;中亚往南是印度,佛教的诞生地;中亚往西是古波斯,也是文明大国;波斯再往西走就是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历史上两河流域文明也是非常繁荣的;两河再往西走就是地中海了,地中海的沿岸就是古希腊文明;再往南走就是古埃及文明。
5、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6、彼时西汉初期汉朝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为了安抚西部少数民族的进攻,汉朝不得不把公主送去和亲,也因此出现了“昭君出塞“这样的历史事件。
7、这里举一个例子《大目犍连变文》。目犍连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他的妈妈不信佛,老在骂这些和尚,去世之后被贬到地狱去了。
8、除了佛祖和菩萨之外,彩塑中还有不少的弟子和力士。力士或者叫金刚力士(里面等级最高的被称作天王)主要的职责是护法,保护佛祖和菩萨。弟子则是仍然在修行尚未解脱的人。
9、在这50年的时间里,樊锦诗将青春奉献给了敦煌莫高窟,这个国宝级的老太太在青春岁月只身前往荒漠的故事令人深受感动。或许对她来说她所做的不过是很普通的事,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看出她的伟岸。
10、设完关口还不行。西北人烟稀少,所以汉武帝又征召了大量的士兵,在这个地方一边守卫一边屯田种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守护边疆的问题,又解决了驻守所需要的的粮食问题。
11、皇天不负有心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不仅保住了,还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并于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12、保护敦煌,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接力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魅力敦煌。
13、葡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葡萄园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大水漫灌这更加加剧了当地的干旱,当地葡萄种植采用承包制,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从此,葡萄生产成为了林产的支柱产业。我们都知道胡杨是森林的保护者。在经济利益面前这些胡杨就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他们把胡杨的树皮剥掉,用火焚烧胡杨树干底部。
14、禅窟是一个一个小小的壁洞。这个壁洞非常小,我这个身高,进去之后正好头顶着洞顶。这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他要你坐下来,在里面打坐修行。
15、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石窟分为四类。
16、只要打开H5捐赠0.9元,就可以成为敦煌文化的“数字供养人”,延续敦煌供养人对敦煌艺术价值的守护精神,参与到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行动中去,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17、当我们走入莫高窟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九层楼。但这九层楼只是个外景,里面其实保护的是一座35米5高的大佛,是莫高窟里面最大的一尊佛。
18、比如西藏的国王赞普带着随从去听讲佛经佛法的画像,回鹘王妃的供养人画像,西夏武官的画像等。
19、《张议潮出行图》是敦煌壁画中非常有名的一幅历史画。
20、北齐01|北齐02|金01|唐01|唐02|唐03|唐04|唐05|北周01|北周02|北朝01|辽01|隋01|隋02|北魏01|北魏02|北魏03|北魏04|北魏05|北魏06|西魏01|宋01|宋02|相01|相02|相03|相04|力士01|天王01|韦陀01|藏01|藏02|藏03|藏04|道01|千手01|千手02|释01|日本01|柬埔寨01|柬埔寨02|柬埔寨03
五、敦煌宣传文案
1、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京一户相对富裕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她的父亲清华毕业,曾经还受聘北京大学讲师,她的母亲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一家人从北京来到了上海,樊锦诗也在上海度过了她的童年。
2、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同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后来董卿说到樊锦诗,用“逆天的勇气”对她的工匠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
4、飞天是一种只有在敦煌壁画中才能看到的佛像角色。
5、故事画主要指的是,根据佛学故事内容描绘出来的画。
6、从“数字敦煌”高清数字库中看到的敦煌壁画
7、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8、目前全球十几个国家的30多个博物馆,都有敦煌的文物,其中多数收藏在英国和法国。
9、著名画家常书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自传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10、当生活对你一脸严肃时,
11、于是他就在山壁上凿了第一个洞,然后坐在里面修行。
12、敦煌的气候十分恶劣,加上自己先天体质差,严重的水土不服和营养不良让她也曾萌生过离开的想法。
13、可以找一些你觉得好的宣传文案为样板,参考着写。淘宝上的文案,建议简洁明了的为好,可以方便手机用户的浏览。
14、最纯粹的“莫高精神”:我心归处是敦煌
15、上高中的时候,樊锦诗就了解了北大,对北大十分憧憬。由于那时候父母工作繁忙,对于樊锦诗的学习并不是很留意。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也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就填上了北京大学。那个时候并不是像如今这样,先考完再填志愿,他们是先填了志愿,然后高考。从这就可看出,樊锦诗的大胆。
16、1944年,敦煌成立保护机构,开始进行针对性的遗产保护技术和材料的研发。事实证明,通过科学手段对文物进行针对性保护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让古老的壁画也焕发了不一样的生命力。
17、看你的行业是什么具体而定啊,一般就是创意思想、创意手法和新意打个比方: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18、莫高窟的开凿,始于佛教在中原的兴盛。
19、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20、常书鸿去世后,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二年,常嘉煌的母亲和家人按照常书鸿生前“死了也要厮守敦煌”的遗愿,将其中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旧居院内父亲种植的两棵梨树中间,后来被移到正对莫高窟大佛殿的公墓区。墓碑前刻着赵朴初送他的五个字“敦煌守护神”,这也正是他毕生的心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