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在线阅读(100句)
一、元曲三百首
1、此首小令写饮酒的意趣。全篇语言皆为口语,无一生僻字,无一句直接抒情语,明白如话,却形象生动,甚是传神。绿水青山、竹篱茅舍的景色,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田园生活图景,使人赏心悦目;野花路开,村酒槽榨的画面,充满田园情趣,画面清晰,色彩艳丽,又富有流动感,充满生机。“直吃的欠欠答答”一语,直画出主人公将一切置之脑后的酩酊醉态。“醉了山童不劝咱”二句,对山村稚子顽皮神态的刻画,极富动态美,使全诗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气氛。
2、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3、此曲咏月夜梅花。起用拟人手法,“娇欲说”三字,意蕴无穷,写尽梅花的动人神态,惹人怜爱。然后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梅花说到四周之物色:“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辉,淡烟飘渺,梅花解人,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无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抒情。在传神写物的同时,细腻地吐露着自己的微妙情怀,情景交融,物我浑然,自能引起读者共鸣。
4、《自悟》是一首自省之曲。作者对自己以前的官场生涯作了深刻的反思。开头两句用犀利笔锋,揭露当时官场丑态,真是入骨三分。接下来又作进一步描绘,把官场比作虎狼丛,是非海。后三句抒写自己的处世态度:摆脱名利羁绊,不与人争长论短,洁身自好,免得旁人非议。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作者要幡然悔悟了。
5、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6、《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
7、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8、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9、此曲写闺怨,表达出女子伤悲之态,“恨东君多雨多风,盼王孙无影无踪”更是吐尽其心中幽怨。写得情景交融,形神相依,离情别恨尽在眼前。通过女子之态,女子之心,女子对于周围世界的感受等方方面面予以表现,言约而意丰。
10、该曲大胆泼辣地写相思之情。一个“俏”字传神至极,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困坐”二句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末两句用典,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
11、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12、《怀古》是一支咏史之曲,抒发了连年战争造成“生民涂炭”的悲剧情感。张可久在此作中对于项羽、孔明、周瑜和曹操,以及立了安定西域功勋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因为历史上的战争,归根结底是“英雄”们争夺天下或建功立业的手段,而战火给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在民族战争频仍的元朝社会,还是有它具体的针对性和一定积极意义的,也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13、此曲写妻子想给外出的丈夫寄衣时的复杂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归,以免有“悔叫夫婿觅封侯”之悔。作者以浅白的口语把少妇思念与体贴丈夫的心情表达得极其委曲与深刻。文字直白,感情丰厚,平中见奇,堪称是大家手笔。
14、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15、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16、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胧近水楼台。
17、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8、清风响万松,寒玉秦孤桐,身在秋香月宫。
19、妒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
20、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二、元曲三百首在线阅读
1、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2、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3、《渔父词》同样是作者厌恶功名的体现。“名休挂齿,身不属官”句写自己不求官职与功名,追求的是浮名尽去后在大自然中的放任自由。这和“常恨此身非吾有”、“大患在吾有身”等渴望自由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追求的是与妻儿尽享天伦之乐,醉酒赏月,心无他念。虽追求自由,但又不是那种超脱人间亲情的忘情,而是执着于人间的现世幸福与自由。在一壶酒中,感觉天宽地阔,颇富生活气息,隐含着作者对官场与名利的厌弃与自我安慰。
4、邓玉宾之子历经坎坷,在官场中苦苦挣扎,却屡屡失败,所以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避世求闲,干脆出家当了云游道士。曲子先写他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晴风使得雨气收敛,进山采药,满眼都是秀丽的山光。他从枸杞丛中摘下香气四溢的枸杞子,又用竹杖击落桄榔花,非常惬意。然后进一步联系社会现实,认为做官与被囚禁一样,都失去了自由。只要悟透这一点,谁还为王侯卖命?现在终于跳出了尘俗,时光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酒醉酒醒依然如旧。有领略不尽的湖天风月佳景。其实,他这种闲散生活,包蕴着往日的辛酸和内心的不平。所以,他的“闲适”,亦可视为消极抗争的一种方式。全曲满含悲愤,直抒胸臆,颇为感人。
5、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6、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古人之酒杯,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作者从战国时弹铗的冯欢谈起,联想到古代的许多前贤,他们尽管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却总是道路坎坷。假如没有常何,马周焉能被唐太宗赏识?而赵国老将廉颇,虽然战功赫赫,由于不遇明主,终被埋没。作者读历史,有感于自身际遇,故而发出这样的慨叹。他空有济世救民的雄心壮志,而不被起用,壮志难酬,因此至今只能过着“白发萧疏,青灯寂寞”的生活。此曲也含有对封建专制社会进行批判的含意。
7、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8、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韵律谐美,用语工巧,也是少见的,如动词“破”、“泄漏”、“交”、“惹”、“来”,都极恰当地表达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拟人手法之传神。修饰词“先”、“偏宜”、“有时节”、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泼。而“暗香”一词写梅花香之妙,虽借用前人诗,却另有新趣。
9、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10、这是元好问四首《喜春来》中的第一首。作者通过对早春美景和民间迎春习俗的描写,表达了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在迎春的宴会上,人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喝着香甜的美酒,欢快地唱着《喜春来》,整个曲子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11、滴碎金砌雨,敲碎玉壶冰。
1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3、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14、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
15、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16、(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T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U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17、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
18、春残杜宇声,香冷荼架。
19、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①。
20、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三、元曲三百首属于哪一类
1、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农家乐,种瓜与浇麻,关心生产,关心老农与庄稼。既有生活情调,又有社会内容,昭示出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表现出他不满当年时局,不愿与浊世中的政治交涉,宁可到醉梦里去寻找心灵的栖处。
2、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
3、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4、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
5、思君一度一登楼,凝望久,雁过楚天秋。
6、正鸡黍樽前月朗,又鲈箐江上风凉。
7、《自述》小令是乔吉自述心志的作品,首先描画了自己的形象:穿戴上道士的衣巾,吹着响遏行云的铁笛,浪迹江湖,以饮酒携妓赋诗为务。他把自己称做是“江湖状元”、“风月神仙”。结尾三句表现了乔吉对书籍文墨的感情,也包括对挥洒翰墨创作散曲杂剧的自豪。乔吉所追求的这种生活理想,是与封建正统文化所要求的知识分子风范完全对立的。
8、吴楚东南,江山雄壮,诗酒疏狂。
9、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10、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1、此曲写出了作者对亡友的真挚之情;曲词无不表达了作者对乔氏的钦佩和敬仰。作者对乔梦符生世的同情、感慨,也曲折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因此,在曲文中读者也可看到钟氏的影子。
12、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13、这首曲子是刘秉忠组曲《干荷叶》的第五首。不同于前几首曲子通过描绘残荷景象来抒发情怀,这首曲子离开了对荷叶本身的刻画,而把笔触转向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
14、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15、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
16、小颦中有,渔阳胡马,惊破霓裳。
17、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
18、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
1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荒凉故园春事已,谢东风补红添翠。
四、元曲三百首全文
1、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2、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
3、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同。
4、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5、恼人情愁闻杜宇,凝眸处数归鸦。
6、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7、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8、闲,一梦残;干,两鬓斑。
9、http://wenku.baidu.com/view/d33b3508763231126edb11f0.html
10、《雪夜》吟咏雪夜之景。曲子先用夸张手法,写出银装素裹的雪夜世界,气势恢宏开阔。接着又借用典故,抒写了对幽人的深切同情。构思新巧,画面生动。
11、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12、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13、慨西风壮志阑珊,莫泣途穷,便可身闲。
14、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15、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
16、整整杯盘,低低歌舞,澹澹韶光。
17、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18、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
19、芦花被西风香梦,玉楼才夜月云空。
20、萱草发无情秀,榴花开有恨秾。
五、元曲三百首作者
1、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2、这首《渔村落照》小令描绘了渔村傍晚的景象。写景如画,画中有诗,渔家生活的情致与神韵表现得历历在目;语言朴实,不加雕饰,与渔家生活本身的淳朴相契合。结尾“饮尽重沽”四字写尽了渔民豪爽乐观,无拘无束的性格,作者对水乡生活的喜爱之情也随之跃然纸上。
3、《长安怀古》为咏史之作。“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作者居高临下地鸟瞰了长安的险要形势和壮丽风光。紧接着,又用激昂的带议论性的语言揭示出:秦始皇、隋炀帝这些暴君役使人民修建起来的离宫、上林苑,早已不复存在,只是留下一个骂名;汉陵唐宫阙又在哪里?留下的岂不就是衰败的草木和哀哀狐兔吗?最后以“山,空自愁;河,空自流”八字作结。整曲写得含蓄朦胧。
4、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5、伴人瘦影儿,惟有孤灯照。
6、缕带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
7、人儿远地阔天宽,信儿稀雨涩云悭。
8、花飞时雨残,帘卷处春寒。
9、朝三暮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10、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11、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
12、“朣胧日”、“隐约山”,组成一幅去路迢遥、望而不见的迷惘意境。“妆楼倚遍”,表示凝望时间之久,或从早到晚,或日复一日,最终却难免“泪空弹”。此以闺中少妇怨望之深,反衬其盼归之切,由侧面烘托其情爱之笃,语简意丰,有情有态,形象欲活。
13、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
14、目极潇湘,家迷秦岭,梦到天台。
15、布袍粗袜,山间林下,“功名”二字皆勾罢。
16、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17、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
18、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胡祗遹(yù)(阳春曲)《春景》
19、该曲前四句对比着来描绘汉君王和小单于的不同心情。汉君王思念昭君而北望,表现出无限的痛苦与懊悔;小单于则面对昭君举杯畅饮得意欢唱。作者此种描写,对前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对后者则带有民族意识的憎恶。曲的最后三句是写昭君身处异域时对家乡的思念。正如杜甫《咏怀古迹》所写的那样:“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识昭君青春的面容,魂灵只有在月夜才能归来。)这支曲也可以说是和作者的杂剧《汉宫秋》有着同样的主题。
20、很多人表示喜欢元曲中的《天净沙·秋思》,本人表示认同,的确不错,可谓经典的代表作,很多不知道的是《天净沙》曲牌里还有组曲,那就是白朴的《四季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