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书人的描写(100句)
一、说书人说书时的描写
1、李文秀,中国广播艺术团曲艺表演艺术家,著名曲艺家赵连甲的妻子,生于曲艺世家,自幼随父从艺,师承西河大鼓名家田荫亭。16岁开始于吉林、长春等地演出《薛家将》、《春秋战国》等传统书,后参加哈尔滨市曲艺团,演唱了《烈火金铜》、《战斗在敌人心脏》等多部新书。
2、刘兰芳的评书老师也是一位女性艺术家,名叫孙慧文。
3、作为评书的四大构成要素,新评书主播们也应当重点掌握说、演、评、博。
4、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5、现为台北曲艺团文教部执行长、台湾佛光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兼职讲师,曾获得台湾省广播综艺节目最佳主持人“金钟奖”。
6、我觉得王玥波可能向我们展示了传统评书是个什么样子。比如王玥波说的《隋唐演义》,里面有一回讲到了罗成要杀单雄信,程咬金、徐茂公任谁说情都不好使,最最终秦琼快马加鞭没赶上,单雄信人头落地。这一回书厉害了,二十几分钟是一个大贯口,王玥波一口气说下来,虽然中间有点差错,但敢于在书场面对观众来这么一回,这基本功算是相当扎实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死记硬背。
7、“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百部经典傲神州,听众闻声静候!”如今单先生仙逝,那一声“且听下回分解”犹在耳边,令人无限感喟。
8、别怪俺这么变态,那年头,戏匣子是中国老百姓唯一的娱乐工具,除了听评书,我们还能干什么?
9、郭德纲堪称是曲艺界难得的全才了,什么都能整两下子。也是从他这里,我领略了单口相声的魅力,还有一种叫做定场诗的玩意。他的单口讲的故事都短小精干,而且大多我都闻所未闻,比如枪毙xxx系列故事,比如来自《永庆升平》里的故事,比如来自聊斋的故事。当然也有我们熟悉的,比如无盐娘娘和济公的故事,而这两部也是他的单口相声里最像评书的了。
10、《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老六是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他的作用很重要,很重要呀很重要,他的牛逼不须表,不须表呀不须表。
11、说“百步的威风,万丈的煞气”在上部《岳飞传》中出现过两次,绝非信口开河,而是俺在最迷评书时的精确统计。那会儿,仅仅能把八大锤的锤名背出来,或学没鼻子军师哈迷蚩叫两声“郎主”,只能算小意思。疯狂如我,几乎能将整本的《岳飞传》全部复述下来,并沉浸在其中搞起科研来。
12、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13、不多时,衙役找到了他,将他押上了公堂。可说书人是一头雾水。
14、有多少人是从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开始迷上评书的?那是1979年,正好赶上文化解冻,岳飞这位爱国大英雄的故事激发了人们心中的各种共鸣。这部书先后在100多个电台播出,数以亿计的听众收听,那种万人空巷,妇孺皆知的盛况在如今看来几乎不可想象。
15、但是,无论如何,俺是要向刘兰芳女士表示敬意和谢意的。
16、银瓶小姐是岳飞的女儿、张宪的妻子,父亲和丈夫被害后,她随全家被发配到云南,又遭到解差的调戏,银瓶小姐愤而自尽。当俺听到这一节时,已经有了要窒息的感觉。
17、然后他的弟弟银牙忽哭着喊着就上来了……偏偏他们的父母亲还特别能生养,铁牙忽和铜牙忽也在后头等着呢。
18、此后,与何、颜、成为岳飞帐下的四员大将。岳云一生中遇到无数对手,与黑龙百合打平,与陆文龙作战,在朱仙镇大闹一场.实力雄厚,贡献众多。但是,秦桧设计了十二块金牌来召回岳飞。
19、在牛皋押解粮草去牛头山的路上,一位头戴金盔,身穿金甲,跨下黄骠马,掌中一杆虎头錾金枪的将军拦住去路,轻轻松松地将郑怀、张奎、牛皋拿下,然后再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玩笑。他就是高宠,开平王高怀德之后,家传的枪法,满腔的忠义,百步的威风,万丈的煞气。
20、他们先以步兵大破金兀术的精锐“拐子马”,接着又以极少的精锐骑兵冲入金军的阵营,大败兀术的步军十万和一万五千铁骑,金兀术不甘心郾城之败,又集结三万骑兵及十万步兵攻打颍昌(今河南许昌),岳云率领“背嵬军”骑兵八百前去驰援,战前,岳飞对岳云说:“如果此战打不胜,就先斩下你的头颅”。
二、有关说书人的描写
1、“伵”字是个有声会意字,左边“亻”字表示人,右边“四”字表声兼表意,表示四个。两形会意,“伵”字本义为四人。后来“伵”与“侐”二字混淆,表示因流血过多躺在那里寂静无声的人。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伵”字为“静也。”即静止不动。
2、从“饭局通知”到“大脸人生”,从80年代青涩照到“探讨人生”深沉貌
3、以上就算是小时候的评书记忆了,上了高中之后,有一个挺奇怪的评书艺人开始说书,就是孙孙一好像是四平人,我也很少看到东北以外的人讨论他,但他的书的确值得一听。没怎么听他说过传统书目,都是新书,比如《杜月笙》,比如《关东胡匪传》,还听他说过二战的系列故事。
4、58:10说演评博之演
5、折扇,在说书人手中挥舞,开开、合合,让说书更加活泼生动。
6、这里我再举一例加以说明,比如人们比较生疏的“仸”(yǎo、fó)字就是一个有声会意字,左边“亻”字表示人;右边“夭”(yāo)字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形义为一人甩开两臂奔跑,所以有逃之夭夭的说法。因人奔跑时身体总是高低起伏的,故“夭”字有弯曲、卷曲等义。两形会意,“仸”字本义为弯曲身体奔跑的人。《广韵》《集韵》解释“仸”字为“不伸也。”即身体不够伸展。如若身体长期弯曲而不伸展,当然是有疾病在身,故“仸”字又有疾病、瘦弱等义。后人看到一尊尊坐佛整天盘腿屈身坐在那里,就用“仸”字表示佛陀,这个字也便念作“fó”了。
7、真实历史中的岳云——是《岳飞传》年大元帅岳飞的长子(养子),中国真实历史上少有的年轻将领。十二岁时,他被编入岳飞最倚重的大将张喜安的队伍,成为一名马前卒。因为岳飞治军严格,所以他对岳云也很严格。有一次,岳云骑着马走下一个陡坡,他的马不小心摔倒在地。
8、俺这天听的是岳飞在八盘山第一次跟金兵交锋一段,岳飞出阵后,敌阵大郎主粘罕麾下枭将金牙忽主动请缨。听多评书的人都知道,这肯定属于犯贱受死的角色。
9、现在回想过去,虽然时过境迁,但评书中的人物和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来谈谈岳云,一个从:010到30000的少年。
10、醒木,顾名思义,是说书人在开始表演或中间停歇的当口使用的一块木块,用来提醒听众安静听书。
11、故事最能吸引人。说书人是讲故事的高手,常常会在说书高潮时留下悬念。说书人的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总是吊足了听众的胃口,让人欲罢不能。
12、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与课程的主播对老师的讲解和表演都赞不绝口。
13、小时候家里有两本书,叫做《呼家将》,不是小说,不是评书,是大鼓书,就是一段文白,一段唱词这么交织着写成的。因为家在东北,所以也没有听大鼓书的传统,不过听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平阳一带有说大鼓书的艺人,几分钱听一段,他小的时候,是五十年代。
14、醒木可以在开场时拍在桌上,提醒说书开始(当然,在说书过程中的某些时候,也可以拍);还可以当作石头、酒盅等物件。
15、手帕是传统说书人用来擦汗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当作道具使用。
16、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在他们温暖的声音中,俺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17、刘林仙(应为刘临仙,原名刘有生),(1932——2016),著名评、鼓书表演艺术家。河北滦县人。出身曲艺世家。六岁随父亲学唱西河大鼓,十三岁即登台演出。后拜孙来文为师。解放前在北京、天津、唐山、滦县等地流动演出,解放后在河北省一带演出。1951年(一说1953年)来到抚顺市。1956年参加抚顺市曲艺团,曾任书曲队副队长。以西河大鼓和长篇评书而著名。
18、也有更多没有按字排辈的艺术家:
19、叶怡均,台湾中生代相声主力演员及编导,她在相声界被冠以“常怡君”外号的叶怡均,是台湾首位女性相声表演者,在国际间被誉为“廿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相声演员”,师事相声大师陈逸安,也是大陆评书表演名家田连元的唯一在台女弟子。
20、一个闪亮而轻巧的出场后,高宠与三人结为兄弟,催兵前进,往牛头山进发。
三、说书人说什么
1、有这么一天,这说书人照常在茶馆里说书。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
2、小岳云率领“背嵬军”在金军队伍来回冲杀数十次,同金军展开殊死拼搏,浑身上下连人带马全是血。激战半日后击溃金军(加上友军,各路义军配合)。此次大战杀死金兀术的女婿夏金乌,副统军粘罕索孛堇,生擒金大小首领78人,缴获武器不计其数。
3、前者将女人当人看,特别是对一丈青扈三娘和矮脚虎王英的爱情描写,比后者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因为后者简直没有爱情可言,只是将扈三娘作为宋江兑现诺言的工具赏给了色鬼王英,分母为零,所以这个比数没有意义)。中国好多文人不知道是吃过女人的亏还是受过女人的气,做了许多混账事,像施耐庵把扈三娘嫁给王英,许仲琳把邓蝉玉这朵鲜花插给了土行孙这个孙子。娘的,要让俺来写,怎么着也应该是高大威猛的杨戬杨二哥,或是与阳光少年哪吒来一段姐弟恋啊。
4、《明湖居听书》节录自《老残游记》第二回,写出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文章神、情、美兼备,被后人传诵不绝。望采纳
5、照这个逻辑,侯宝林先生建国后那些主旋律相声尚且如此有趣,那他在旧社会各种“糟粕”都没扔的时候说的相声,那得牛逼到什么程度啊,不敢想象。有个侧面的证明。据马季的公子马东讲,过去北京茶馆里的曲艺节目,相声只能算是垫场的,真正的压轴主角是大鼓书。侯宝林凭一己之力改变了这个格局,生生把相声说成了压轴戏。
6、评书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
7、评书名家单田芳也收过女评书演员:
8、“仈”字是个有声会意字,左边“亻”字表示人,右边“八”字表声兼表意,表示八个。两形会意,“仈”字本义为八人。后来本义消失,现在只作为姓氏使用。
9、说书人表情丰富、动作夸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一个人、一张嘴,就能演绎千军万马,让听众如身临其境,听得如痴如醉。
10、结束:时间总是匆匆流逝,我们的栏目也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节目!让我们相约下周(时间自定)的***吧!
11、梁子,指整个故事的情节框架和主要脉络。
12、《岳飞传》大火的那一年刘兰芳才35岁,她是评书四大家中最年轻的一位,虽为女流之辈,但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中透着豪迈,最适合说演英雄人物与征战故事。
13、单临荣、单临玉,都是单田芳的妹妹,哈尔滨著名的女评鼓书演员。
14、刘兰芳是那种最最传统的评书艺人,基本功扎实,活细,情感充沛。但有一样,幽默感差了一些。女评书艺人除了刘兰芳,还听过两位,一位是连丽如,她播讲的《三国演义》很有特色,讲一段书,放一段京剧,算是最早的跨界尝试了。
15、刘兰芳讲到这一段时,用沉痛的口吻念了一首歪诗——为国捐躯赴战场,
16、说书人跪在地上,惊出一身冷汗,他跪地求饶,但为时已晚,县令早已甩袖而去。
17、学习啦:说书人的嘴就是一个江湖,一个个故事由他们的嘴里讲出来,一个个江湖在听众心里生成,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嘴上的江湖》。
18、和其它几位评书艺术家不同的是,因为田连元是在电视上播讲评书,他的形象和他的声音一样深入人心,讲书的时候他喜欢连说带比划,什么单刀看手双刀看走,他都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动作非常潇洒,如行云流水,这和他从小学过武术有关,可以说当年田先生是真正的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
19、后来因为父亲遭到高宗和秦桧的猜忌。1142年除夕岳云和父亲岳飞及张宪惨遭杀害。20年后平反昭雪后葬于杭州栖霞岭,“有功不报、小过严惩”战功赫赫的岳云才被追封为“安远军承宣使”武康军节度使及安边将军等职。岳云与妻子巩氏有二子一女,今天安徽省合肥地区共有近万名岳飞后人,均为岳云的直系后裔,您还知道岳云哪些事迹?欢迎您留言评论。
20、旧时说书艺人说书都有提纲,一般都是口传心授,然后记录成文的,这类似于笔记的东西叫做“册(chdi)子”。册子一般由红格竖写毛边纸装订而成,上面记的是主要故事梗概、人物名号、兵器马匹,以及各种诗词赋赞等,要求演员熟记于心,说书时脱口而出。比如《隋唐》中的贾柳楼四十六友名号、瓦岗山大亮队所有人的开脸儿、一字长蛇阵的阵形介绍,《东汉演义》中的二十八员云台将暗合二十八宿,《明英烈》中的黑红十六将,《施公案》中的百鸟朝凤、百兽朝麟、百鬼朝阎等等。
四、描写说书人的句子
1、今天的老一辈人,小时候大部分都听过说书,讲古场里听书成为他们难忘的儿时记忆。
2、八大锤大闹朱仙镇,关铃大破一字长蛇阵;
3、注:二马平台新增加了评论功能,每篇文章的底部都可以进行评论,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二马评论当中,我们会选择一部分评论在文章里展示给大家。二马期待和大家一起进步!
4、惊一响醒木,叙一段过往,卷扇翻折三两声,语微颤,愁心难整,书里书外泪者谁?噙一口苦茗,忆一段过往,鲛绢焉得不伤悲,泪空流,咿呀声里,苦恨春风久不归。
5、你先找到说书人,任务描述那有告诉你他在哪,然后你在做前一个任务时送你一个什么东西,然后你按这那个东西指定的位置在双击(你把鼠标放在那个东西上会有说明的,说明上有个坐标的),使用就OK了,
6、说书人在说书时,切记不能被文稿框死,需要有自己的二次创作。主播们应当将自己当作编剧、导演、演员,大胆地对文本加以改编创作。
7、肖月娥,出身评书世家,其父为“浩”字辈评书演员,后拜师石长岭(本名石瑞),曾录制有电视评书《杨文广征南》、《神八路》。
8、不久前,单田芳先生也驾鹤西去,评书被人们短暂地想起,重又归于沉寂。可是对于听着评书长大,听着评书了解历史、接触名著、初识世界的一代人来说,评书将永远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追忆“评书四大家”的风采,以及那些快乐无忧的日子。
9、杜鑫杰,常用名杜对对,曲艺演员、文博讲师、画家,评书师承袁田先生,马岐先生义子。1990年生于天津,本硕均毕业于南京大学文物鉴定专业。09年起学习相声、快板和曲艺理论,10年创办南京大学永遇乐相声社并担任首届社长,13年举办个人艺术专场“欢乐对对碰”,同年在南京创办对对书场,受到江苏省文旅局邀请在明城墙开讲长篇评书《大明英烈传》。16年起在北京长期现场表演评书节目,创编评书作品有《何以笙箫默》、《欢乐颂》、《三体》、《龙穴》、《红楼梦》、《庆余年》、《国宝双鼎》等。
10、20世纪80年代初,刘兰芳整理播出了《歌谣《岳飞传》,在全国100多家电台播出,轰动全国。那时候每天到了歌谣广播的时间,大人小孩都会静静的听,但每到关键时刻,她总会说:“想知道怎么回事,明天继续!”嗨!我还没听够。虽然还没听够,但是只能期待明天了。
11、最后县令下令:将说书人押进大牢,明日午时斩首示众。
12、到了家,刘二劈头盖脸就把媳妇说了一顿。之后逼问她与说书先生的那些丑事。
13、插图纪念版除了老六请王增延老师绘制的十二幅插图,还有老六不同时期、不同表情的六张照片。以及一些与“饭局通知“、与新版插图、与人生有关的杂碎文字。
14、“老先生,你赶紧讲,一会儿我还得干活去呢!”
15、这部评书叫《百兽朝麒麟》也就是《施公案》的一部份,讲的是窦尔墩创建连环套营盘,连环套一百零八位寨主号称百兽朝麒麟,黄天霸助江都县知县施仕伦下山东攻山破寨,黄天霸乔妆镖客出口外,假意拜山,计诱窦尔敦自认盗御马,窦双钩会金镖.....黄天霸背叛朋友对其兄嫂镇压残酷.还有窦尔敦之子窦龙,窦尔墩之女八卦小神童窦小兰刺杀黄天霸为雪绿林群雄报仇雪恨等等桥段。
16、“什”字是个有声会意字,左边“亻”字表示人;右边“十”字表声兼表意,表示十个。两形会意,“什”字本义为十人。如“什长”,即古代军队十人为“什”,其领头的叫什长;“什伍”即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谓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什吏”即什长;“什伯”即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此,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等。
17、陶蓉,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之徒,青岛市歌舞剧院曲艺团评书演员。
18、可以说,那个时代成就了刘兰芳,而她的才华和努力使这个评书的黄金时代更为辉煌。
19、(原标题:与袁阔成先生相聚的七个月(上))
20、接下来,就是两位超级明星出场了,田连元和单田芳。他们身上多了前面几位艺人所欠缺的幽默感。田连元的评书有那么几年可以说是横扫所有媒体,到处都是他的书。但你说有什么代表作呢?又很难说出来,都不错,又都缺乏特色。
五、说书人怎么说
1、《水浒传》中戴宗的甲马属于怪力乱神的东西,而在《水泊梁山》中,他赖以成为神行太保的是一头介于马、骡子和驴之间的牲口,跑得飞快。黑旋风李逵特眼馋,却又老是犯小错误,戴宗就治了他一下。原来这头牲口跟正常坐骑相反,说“驾”它就停,喊“吁”它就玩命跑,结果把黑旋风给折腾的。不过到了《神州擂》,宋江有一次派戴宗出差,竟提到了“你的甲马能绑四个就绑四个,能绑六个就绑六个,越快越好”,与《水泊梁山》有前后矛盾之处,算是这套书的一个小小的bug。
2、在俺的记忆中,刘兰芳是第一个在电台连播传统评书的(好像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那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午放学后用比罗纳尔多还快的速度跑回家,听完一个台再转到另一个台,端着饭碗,直把脖子听歪。如果放学较晚,就不用着急疯跑,因为家家传出的,都是刘兰芳的声音,慢慢走过,一句都不带落的。她的评书,可是滋养了整整一个国家的人。
3、(本文选自《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张立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女评书演员除了在书馆、剧场、院团工作以外,也在一些专业院校担任评书教学工作:
5、花枪将罗松,一枪解开李元霸与罗士信的生死扣,一绝一雄一杰完成了唯一一次亲密接触。
6、相传形成于北京城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7、静来常参悟,更上一层楼。
8、“仁”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左边是个面朝左的“人”,表声兼表意;右边等长的两短横表示等同、等分、平等。两形会意,“仁”的本义就是人人平等。上古时代生活条件很差,大家种植或捕猎都是集体劳作。收获的成果能够均等分配,不偏不倚,这就是“仁”了。所以“仁”字有平等、恩惠、恩德、慈善、博爱等义,如仁慈、仁厚、仁惠、仁爱、仁德等。因为这些内涵都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仁”字还有根本、核心、中心等义,如虾仁、果仁、核桃仁等。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仁”字渐渐上升为含义极其广泛的道德范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仁字为“亲也。”即亲爱、亲善、亲和。
9、说书,这项从宋代便开始流行于勾栏瓦舍的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起起落落上千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着广播和电视的推广,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电视机旁等待评书开播的快乐留在无数人的记忆里。
10、杨六郎大战韩昌韩延寿,两人惺惺相惜,只要六郎在,不再犯边关;
11、单田芳也是一位特色鲜明的说书大家,他的声线非常独特,很多人模仿单先生的声音,却无人能模仿他的表演,他最擅长刻画绿林豪侠、乱世枭雄。
12、孙慧文(1925—1994)(原名孙凤书)辽宁海城人。十三岁时拜侯俊山为师,学唱东北大鼓;1949年拜师福坪安,学说评书;1955年拜赵玉峰为师,学唱西河大鼓。1949年后,曾到营口、辽阳、大石桥、鞍山、本溪等市说唱长书。1959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以演唱东北大鼓为主,单段有《黛玉葬花》、《夜宿花亭》、《长坂坡》、《草船借箭》等;所说长篇评书有《水浒传》、《绿牡丹》、《明英烈》;说的长篇西河大鼓书目有《隋唐》、《三侠五义》、《呼家将》、《杨家将》等。此外,还说过《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等新书。1959年6月在辽宁省文艺会演大会上演唱了东北大鼓《抢险救厂》获演出奖。
13、然后开打,岳飞偏跟人家来了个硬碰硬,结果被磕飞兵刃的却是可怜的金牙忽……未过一个照面,就将金牙忽毙于马下。多么棒的烘衬!文学创作字典中将这种说法称为“拽泻”。
14、但在俺心目中,袁老师最伟大的作品则是《水泊梁山》及其续集《神州擂》。
15、俺是想借机说说评书的事儿。
16、他的书里,传统的套路和贯口就不多了,加进去很多现代语言,而且挺逗。比如他点评形容美女的“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这句词,那柳叶眉得多粗啊,简直就是眼睛上面爬两条毛毛虫(孙老师没有料到,多年以后真的开始流行韩式大平眉);那杏核眼呢,这杏核可得啃干净了,要不可就烂眼边子了;至于樱桃小口,我看吃饭就只能吃面条了,还得一根一根吃才行。
17、好玩的是刘兰芳的艺术表达方法。她先说金牙忽身高顶丈膀大腰圆,使用的又是重兵器,说这样膂力过人的战士千万不要跟他硬碰硬,要不兵器非被磕飞不可。
18、这年轻人叫刘在王财主家做零工。
19、宋丹红,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之徒,天津市曲艺团评书演员。评书作品有《杨家将》、《岳飞传》、《红岩》等。
20、其实在演说传统评书之前,袁老师就播讲了大量“红色评书”如《烈火金刚》、《红岩》、《赤胆忠心》、《林海雪原》、《暴风骤雨》等,像一些经典段子如《许云峰赴宴》、《肖飞买药》、《江姐上船》等,更是脍炙人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