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蒹葭赋比兴手法赏析(100句)

2023-02-09 13:33:0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蒹葭比兴手法的句子赏析

1、A.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

2、答案:《诗经》|305》|风雅|颂

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4、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5、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6、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7、“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

8、解析:分析:深入体会诗歌,不要写错别字。

9、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1、(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13、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4、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或:一片白茫茫的云梦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撼动整个岳阳城。)

15、解析:分析:从“俟我于城隅”“归通馈,赠送”写出青年男女约会赠送礼物的情景。

16、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17、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1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9、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20、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

二、蒹葭赋比兴手法赏析

1、(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

3、答案: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4、(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5、答:尾联承接上联意绪,以劝慰友人作结,希望朋友摆脱离愁,满怀信心地踏上新旅程,点出“送”的主题。流露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6、《蒹葭》是一首思慕情人的恋歌。本诗运用重章复沓的方式,借助对深秋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同时烘托出诗人无限惆怅的情思。希望可以帮助你

7、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8、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9、C.诗歌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蕴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10、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

11、第一节(前四句)爱慕:这一节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3、B.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14、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和鸣联想到美好的爱情。

16、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17、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18、《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作者无名氏。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19、中考语文《蒹葭》测试题二

20、《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三、蒹葭运用赋比兴手法的句子

1、成语“万籁俱寂”。“曲径通幽”,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2、《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类比,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3、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4、点评:了解文学常识。平时要对积累多记忆。

5、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6、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7、“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8、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9、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10、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11、A.首联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12、手法情感: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

1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依旧考不好语文?

14、答案及解析:B。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15、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16、(《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7、点评:赏析诗歌,要整体把撑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8、答: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

19、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20、结合诗歌的尾联(最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蒹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解析:分析:‘‘优哉游哉’是男子的心理描写,‘‘辗转反侧’是男子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男子对仰慕女子的思念之深之切。

3、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瞎说无知论坛NO.2幼儿双语学习

5、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点评:赏析诗歌,要注重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7、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8、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点评: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0、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11、(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12、如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惨别的江岸,相对无言的凄清时刻,“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从侧面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1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yōu)哉(zāi)悠哉,辗转反侧。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思服:思念。服,想。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悠,感思。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16、赏析:《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节。

17、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19、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0、(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蒹葭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1、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⑴下列诗句中描写洞庭湖景象的是(2分)(C)

3、解析: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对其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描写青年男子对理想爱人的追求。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意专,形影不离。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三:(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1)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

4、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5、B.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6、(答案)(2分)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7、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释,注意“骆”“邻”“炯”三字的写法。

8、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9、◆听|高中生最后悔初三暑假没做的事有哪些?

10、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11、“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氛。

12、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的意思是()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5、(1)比兴手法的运用。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方法。

16、《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17、第三节(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18、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19、(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