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花50字(100句)

2023-02-07 15:22:3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花

1、(答案)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2、樱花的花瓣由边缘到中心,由淡粉到纯白;粉红的,像婴儿纯真的笑脸,洁白的,似人间白雪。我忍不住轻轻地抚摸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瓣的边缘呈微波状,像是在一片粉红海洋上泛起的朵朵微波,这真正的是花的“海浪”。花茎细长而柔曲,细得如一根碧绿的银丝,柔曲得似少女姣好的身姿,由上至下,由粗至细,由棕至绿,支撑着娇嫩的花朵。窗前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风一吹,花儿左右摇摆,好像再给我们打招呼。(答案不唯一)纯白的百合花就像天上的仙子下凡一样,纯净美好,优雅恬淡。雪白的外衣轻轻飘荡在绿色的原野,她不落凡尘,翩然起舞。

3、①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4、我最喜欢的花是风信子,当春天来访春风悄悄的潜入我家阳台时,在阳台熟睡了整个冬天的风信子种球便苏醒了。

5、②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6、②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7、A.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8、第一个问句是设问,后三个问句是反问。第一个问句引起下问,提醒听众注意,引发听众思考,让听众产生心理期待:“这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后三个反问句用否定的句式表达更加强烈的肯定态度,同时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加强语气,语意鲜明,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又能激发听众的感情,增强演讲的气势和说服力。

9、(1)侧重不同:反复强调语气,加强情感;排比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10、百合花最茂盛的时候,红得像太阳的脸一样。刚刚绽放的花朵,洁白无暇,就有几只小蝴蝶飞进去吸吮着新鲜的花蜜。含羞待放的花朵呢?则穿着晶莹洁白的衣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11、作用:①句式整齐,结构一致;②形式优美,音韵和谐;③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12、设问是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14、“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15、连锁叫顶针,回应是回文。

16、(示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18、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19、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比喻)

20、(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二、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花50字

1、(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开始写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等行为的讨厌,而后面她为“我”买来《山海经》,作者心生敬意。这样欲扬先抑,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2、(答案)运用反复修辞,强调了城市没有虫声,这样的地方没有任何秋的味道。运用比喻,点出城市独特的地方特点,庭院如井底,水泥地是铅色的,不是绿色,不适合秋虫生长。运用拟人手法,写秋虫迅速逃避了这没有任何生气的地方。

3、②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4、由浅入深呈递进,由轻变重层层深。

5、(指南)(1)题目有两问,答案要逐一对应,分别作答。(2)分析排比的“构成”,首先概括出中心句“意义承转递进”,其次逐句分析关键词。(3)分析“表达效果”,首先分析形式构成上的效果,其次分析表情达意的效果。

6、②利于交流思想情感,便于抒情。

7、生:用到了形容词,比如:五颜六色

8、C、嘴里天天说要职工提意见,职工真的提起意见来又害怕的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9、我家的郁金香开了。有黄色、紫色、粉红色。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青春少女,挺着胸,昂着头,骄傲地俯瞰着大地。那神情充满着充满着自信,充满着智慧。

10、梅,没有华丽的衣裳,没有昂贵的身价,没有蜂蝶的衬托,只是默默地在寒冬的一角怒放,与纯洁的雪花溶为一体。也许,淡雅的色彩,古朴的枝干在风雪飘零的深冬并不起眼,然而,人们总能在白雪茫茫的世界中找到它,那是因为它能散发出幽幽的清香。

11、在野外的昙花终于开放了。在海带状的绿叶上,一枝娇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颤动。那白玉般的花苞,渐渐地裂了开来;雪白的花瓣从花托中间轻轻地探了出来,一片、两片、三片......而且它还悄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实在是太美了。

12、排比: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13、(统编九下)《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得知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公正廉洁、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他极大的讽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14、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躲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像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细心地梳妆打扮。

15、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

16、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17、③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8、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

19、舛(chuǎn)互是指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20、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三、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花草100字

1、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2、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4、师:你的意思是说写出了花、树、草地的特点。

5、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

6、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7、定义: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述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2个故事)

8、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9、太阳快要出海了,在最远最远的东方天际,出现了明晃晃的水平线,好像一条在微风中飘动的彩带。突然,鲜红的旭日露出了一丝,摇摇晃晃的海水承托它。跳起来了!一团火红的球一探再探,猛地一跃,跳出了海面,射出万丈光芒,海水把它折射成千万条耀眼的光带,这些光带在穿过薄雾之后,又化成了一条绚丽的彩虹。

10、南方周末写作实战训练营(第一季第4期)

11、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

12、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3、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比较隐蔽,是“隐性”的,即埋下伏笔。

14、五年级下册语文五年级下册数学

15、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要求是:

16、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即用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立体感强的文字,将叙述对象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法,通常用于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中。描写的基本特点就是描绘形象,用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客观事物的“样子”,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主要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这些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而有的则是侧面描写。而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描写起着渲染当时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则主要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17、(示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8、举例:(统编八上)《背影》一文,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而文章最后又回到现实。

19、反复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

20、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四、用两种修辞手法描写花

1、①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

2、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统编七下)《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及其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3、子;牵牛花爬上了篱笆,犹如一堵绿

4、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5、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明终于按照习作要求,把街心花园写美了。你们想写身边的什么美景呢?

6、(答案)增文势:语段中既有短句的简洁,又有长句的细致,长短结合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广文义:排比有突出强调之用。由“依恋”到“情怀”,由“生活”到“发展”,层层推进,文义渐广,更能全面展示出作者及水乡人的深情期许。

7、②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8、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9、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10、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1、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

12、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技巧+方法(附例题)

13、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人拟成物。

14、设置情景,导入课堂

15、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

16、作用:①反映人物心理;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③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揭示文章主题。

1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18、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9、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0、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五、用修辞的手法描写一种花

1、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2、荷花绿油油的,像一个大圆盘,又像一把遮阳伞。

3、②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4、粉雪柳的形态飘逸,枝条摇曳,很是柳枝摆动,像美丽的仙女,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开花如此美丽,仙气十足的粉雪柳,你又有没有爱上呢?认识了粉雪柳,发现了她的这么多的美,你想不想拥有她呢?

5、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

6、特别注意:(1)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有三个,且结构相似;(2)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每个句子的提挈语。

7、(题目)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8、作用:①句式整齐,增强气势;②长于抒情,更有气魄;③叙写透彻,条分缕析。

9、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的性质、特征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修辞手法。

10、比喻反问排比、拟人

11、(2)写法不同:反复是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

12、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13、街心花园真美!走进花园,我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看到一棵棵又高又大的榕树,还有绿油油的草地。

1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5、A.对偶、夸张、比喻、拟人

16、为了和大家不走散,关注↓↓↓

17、例一:(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8、C(C为借代,其他为夸张。ABD中使用夸张之处有“斗酒十千”“三百杯”“万古愁”。)

19、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作的叙说和交代。(中考真题多以记叙为主,尤其是把插叙、倒叙作为考查重点)

20、(备考启示)近两年高考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考查侧重在对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和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考查得更细致和专业,考生需对九种常用修辞的概念和作用有全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