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朱自清散文(100句)

2023-01-05 14:21:5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朱自清散文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2、现收藏于朱自清旧居陈列馆。

3、在经典章节朗诵视频中,济南西车辆段李娜为大家朗诵《春》中节选片段。《春》这篇短小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有对春天的盼望,其次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勾画出春天里的轮廓,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如“画龙点睛”般,没有雕琢、没有粉饰,不露痕迹地呈现出自然美感。

4、《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

5、2005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6、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游记性的散文,描绘秦淮河两岸的风光,意境深远,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此外,《欧游杂记》、《温州的踪影•绿》、《儿女》也都相当出色,弥漫着抒情的气氛,精致婉转。

7、《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8、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上学时读过课本中摘录的朱自清散文,不知是因为青葱懵懂,还是逆反青春,总是提不起情绪。随着年龄增长,偶有机会重温,曾经不明白的地方豁然领悟其中滋味,愈品愈浓,感觉每个作品都非常好。

9、《松堂游记》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游览松堂过程中所见虽非奇观妙景,但心情却十分愉悦。描写生动独到,给人以无限联想。

10、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1、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12、朱自清的诗文集代表作有《雪朝》、《踪迹》。

13、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16、《航船中的文明》是一篇记叙散文。作者朱自清在不到两千字的行文中,辛辣地讽刺了所谓“国粹”和所谓“精神文明”。

17、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

18、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19、连贯的排比连贯的排比以它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浸润着人的心灵,让人们在接连不断的排比之中,引起语言的愉快,产生深刻的节奏美感。

20、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二、朱自清散文

1、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

2、1934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收录游记11篇,其中《西行通讯》为附录。分别为: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巴黎、西行通讯。

3、《光明》是现代文学家、诗人朱自清于191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表达了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的诗人,对光明社会的憧憬,对新的人生道路的向往。

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作的散文,该文1924年1月25日发表于《东方杂志》。

5、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6、散文集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7、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8、《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

9、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言志表意;其览胜记游;其书怀抒情;其感悟觉世;其指摘时弊。

10、 《背影》这篇散文质朴深情地叙述父亲送别儿子的一段场景,准确地捕捉到几处无声胜有声的动人情节,注人了对劳碌一生的父亲的感爱,表现出旧世界里小资产者颠簸的命运。由此一段人人皆有的爱打动无数读者的心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

11、自清擅长写一种看起来很漂亮精致的散文,以抒情见长。风格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背影》是朴素动人的,而《荷塘月色》则显得明净淡雅。

12、《背影——朱自清散文精选》收录了中国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包括《背影》《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白马湖》《春晖的一月》等名篇。文章平实而蕴藉温情,细腻又不失率真,在通俗与清雅间写尽人生况味,是公认的白话美文典范。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13、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14、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15、“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6、(3)1930年:散文《春》

17、朱自清(1898年一1948年),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县人,现代散文家。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清秀隽丽,韵律和谐,简练自然,情意浓厚,其中以写景类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最为著名。名篇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1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19、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20、《踪迹》(诗与散文集)1924年 亚东图书馆

三、朱自清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

1、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3、《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

4、youshengyuedu@qq.com

5、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档节目。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6、《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7、朱自清的散文受人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真实性。

8、任志宏,播音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金奖。纪录片解说:《新中国》《世纪战争》等。

9、《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10、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11、《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

12、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1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作的散文。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风景描写技巧中,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1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6、意见/联络/投稿请发送内容至邮箱:

17、(8)1948年:杂文集《标准与尺度》

18、(2)1928年:散文《背影》

19、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觉。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渐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犹如电影画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浓人越远心越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余困顿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他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20、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四、朱自清散文《绿》

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作的散文。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 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风景描写技巧中,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 开明

4、(1)1924年:诗和散文《集》

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匆匆》中“反复”的使用,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我能做些什么呢“又剩些什么呢”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7、《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8、《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9、朱自清散文,在百年以来美文丛林独领风骚,傲视一席之地:与《蒙娜丽莎》意境有同工异曲之妙,——朦胧的凄美!有下里巴人之翘楚,有阳春白雪温润之美!无可复制,聊可粘贴矣!从《背影》到《荷塘月色》即可佐证。

10、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11、《雪朝》(诗集)1922年 商务

12、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13、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创业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了许多创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自清的散文不同于俞平伯的缜密,也不同于冰心的飘逸,更不同于周伯人的隽永。他用自己“真挚清幽”的特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4、《匆匆》中第一句经典的排比,第三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都是用一种整齐的句式结构给人以节奏的变化与和谐之感。

15、其书怀抒情散文。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16、《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17、新疆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

18、其感悟觉世散文。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如他散文集《语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将人生的诸多体验和感悟,娓娓道出。《谈抽烟》、《说话》、《沉默》、《撩天》、《正义》、《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东西》等等。

19、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0、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五、朱自清散文集好句摘抄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朱自清散文《背影》简介:《背景》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朱自清介绍: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

3、《航船中的文明》:是一篇记叙散文。作者朱自清在不到两千字的行文中,辛辣地讽刺了所谓“国粹”和所谓“精神文明”。

4、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5、(6)1943年:散文《匆匆》

6、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7、《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

8、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人们很难计算他们的将来,即使是最短的将来。这使一般人苦闷,这种苦闷或深或浅的笼罩着全中国,也或厚或薄的弥漫着全世界。在这一回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两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到了大战结束后这.年,更显著了;在我们中国尤其如此。

9、“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

10、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收在《笑的历史》、《踪迹》、《背影》三个集子中,其中尤以《背影》最为著名。

11、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12、这是个关于散文的问题吗?这位博友,您读读这篇散文不就知道是多少字了吗?嗨!这可真够懒的啊!

13、(4)1934年:散文《欧游杂记》

14、 《荷塘月色》同样是一篇名作,写作者在心情不太宁静的晚上在住家附近的池塘边所见的景色。描写得细致人微,谴词造句,形象贴切。

15、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好书是

16、朱自清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17、《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18、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例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秦淮河月景的描绘:“那晚月儿已瘦却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似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是一条随意画的小规则的画线。”

20、(5)1936年:散文《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