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诗句妙处题答题要点(100句)

2023-02-06 14:03: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曲笔入题的诗句有哪些

1、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3、岁月磋跎逝水流,天涯海角几时眸?

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5、使用比喻的修辞,以护红的落花自比,同时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以及虽然辞官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腔热情和奉献精神。

6、(1)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7、问: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8、而判断诗人的情怀也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朝代展开联想。以及诗人的作品大多数都表达什么的情怀。比如,陶渊明一般都是表达闲适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9、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0、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1、(诗词方舟总1144期)同题诗169期《春分》精选83首

12、不须慷慨豪言语,唯有团圆一世亲。

13、素洁琼花衔火炬,铿锵女足捧金冠。

14、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15、酒杯情盎诗堪老,歌袖身安夜有箫。

16、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17、同心结伴初圆梦,念汝为邻竞赏秋。

18、迎春瑞雪兆丰年,万象更新燕舞天。

19、风吹翻碧水,雨润韵诗篇。

20、依韵璐瑶社长七律《寄方舟文友》

二、诗句妙处题答题要点

1、千里漂萍空对月,执杯吟赋系沙鸥。

2、绮梦陶然生瑞气,初心驰骋付真情。

3、风梳柔柳啼莺立,铁牛犁田,

4、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5、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6、比如,古代有个富翁想为母亲祝寿,请唐伯虎题诗作画,唐伯虎起笔第一句写道:“高堂老母不是人”,在座大惊失色,可他不慌不忙地写出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人们便转忧为喜,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又写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面如土色,怒目而视,正要发作,唐伯虎笔锋一转写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寿星”,众人一看啧啧赞许,富翁满面带笑也连连称好。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牵动人的感情神经,主要是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而且内容大起大落,反差很大,当人们如坠云雾时,唐伯虎笔锋一转,顿时眼前又豁然开朗。

7、(“古人”指古时候像燕昭王一样招贤纳士的明君,“来者”指后世重视人才的贤主。)

8、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9、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10、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1、本期主审:石柱铸梦人生王建群

12、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13、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14、元夕归心连客里,楼台思绪望天隅。

15、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16、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17、《画境与禅心——王维新赏》.李元洛.《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1年12月

18、(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20、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三、学古诗步骤解诗题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身健居安怡养性,心闲乐在韵诗才。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这首诗有何深层含义?

5、红红焰火接银河,虎气生威喜事多。

6、往事怀心远,浮生惜友缘。

7、(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8、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9、垂老高堂难行孝,很少人前语。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一段。

12、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13、天南地北同船渡,老马新雏共作俦。

14、韵酿文馨诗焙酒,霜侵皓首赋风流。

15、(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明月举杯寻酽醉,兰河挥汗释闲愁。

17、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18、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19、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

20、瀑响有声珠点点,溪光如练水粼粼。

四、运用曲笔入题的诗句

1、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2、桂殿秋•壬寅虎年元宵节

3、释义: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4、雪后连天雨。谢了残梅无数。客梦又天涯,笑掩悲怀愁绪。

5、香雾云哭湿,清辉玉臂寒。

6、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7、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8、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9、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10、这首诗有何特色?(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千百年来不减动人的力量。请分析原因。)

11、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2、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13、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析这句诗中两个数词的作用。)

14、(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15、②“涕下”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的悲伤孤独,也蕴含着作者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产生的“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16、赏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句诗中的“霍霍”有何妙处?)

17、喜鹊登梅传捷报,街前贺岁声声。清风和煦化寒冰。阆园万木醒,嫩叶引娇莺。

18、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19、尾宵喜送灰霾去,元日欣迎紫气东。

20、(诗词方舟总1386期)同题200期『回乡杂感』诗词精选

五、什么是曲笔入题

1、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陌上禽、为近寒枝,冻煞一双冰翅”——野径上的冬鸟,偶然看到绽放的梅花,大为惊异,纷纷地飞落梅枝,就近处陶醉地观赏着,似乎宁愿冻折了一双翅膀也在所不惜。

4、曲洞琴湖归瀚海,如歌岁月落心弦。

5、祝各位老师创作愉快!期待大家的美玉佳作!

6、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7、天南地北泛方舟,最是诗吟任意游。

8、(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9、(诗词方舟总1513期)同题217期『雨水』诗词精选

10、(诗词方舟总1092期)同题诗161期《咏梅》精选95首

11、巾帼情怀铺大国,须眉意度背中流。

1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3、捷报频传如雪,战歌嘹亮萦怀。乘风破浪纪元开,世界和平大爱。

14、战友常怀香满树,家人每忆水连荷。

15、香风曲径轻摇舞,细雨瑶台入梦频。

16、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17、《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唐代:卢肇

18、一朝握笔时光转,半世经霜岁月留。

19、煮海佚闻传万古,追鱼神话记千秋。

20、(8)爱恨情长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