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直和圆为什么用得好(100句)
一、使至塞上赏析直和圆的妙处
1、⑴融情于景,虚实结合。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3、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描写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堪称千古名句。“圆”,“圆圆”的意思,写落日之貌,给人温暖而又苍茫的感受。这两个字准确而生动,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雄奇壮丽的景象,还情景交融,巧妙地把诗人孤寂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景象之中,有动人心魄的美感。
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揣摩: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6、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答题模板!收藏!
7、(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语音、字形、节奏、语调、语速、记诵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8、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9、平淡。即质朴。有些诗歌的语言力求朴素,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在平淡平实之中蕴含着深意。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10、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11、卒章显志,点名诗旨;升华情感,令人回味。
12、《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3、部编版七——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课文内容梳理汇总
14、(参考答案及赋分点)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15、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16、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17、2021中考古诗词梳理‖望岳
18、居延:古县名,在今甘肃张掖北。
19、最后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将军正在燕然前线,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20、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二、使至塞上直和圆为什么用得好
1、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2、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3、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4、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3分)
5、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
6、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7、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诗歌中的大部分词语的意义是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思明确,容易理解;而有的词语则含义丰富,必须通过仔细揣摩才能体味出它的妙处。
8、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9、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辅导与优秀习作六单元合集
10、诗作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1、这是一首咏物诗,标题却是“赠从弟”,有何用意?
12、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13、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5、《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6、(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知识、技能、意图、过程与方法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7、过—属国过居延(经过,动词)
18、这两句笔力遒劲,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以及统一天下的抱负和雄心。现常用来表示一个人虽然年纪大,却胸怀大志,意欲有所作为,因而能够激起有识之士的感慨和共鸣。
1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0、“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
三、使至塞上的直和圆好在哪里
1、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2、把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4、古诗讲求炼字,请你说说“直”“圆”的妙处。
5、(答案)①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②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6、(怎么学)辨析多音字
7、该词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进行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面几句诗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间事物缠身,所以诗人能够在东篱下悠然采菊,于闲暇中望山,欣赏群鸟在夕阳中还巢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林的情景,给诗人以感触。诗人能够陶醉其中,是因为他的心灵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8、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9、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总复习阅读理解解题策略梳理
10、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1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12、④[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13、单(dān)单车塞(sài)边塞骑(jì)候骑燕(yān)燕然山都(dū)都护
14、习题电子版&答案获取方式
15、请你再为我点上一盏烛光,因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我掩饰不住的慌张,在迫不急待地张望,生怕这一路是好梦一场。
16、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17、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
18、《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年代:唐体裁:五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19、“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20、对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四、使至塞上中圆和直
1、这首词上阕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总
3、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4、你还读过那些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古典诗词?请写出两个名句。
5、(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思想内容、技巧、意图、语言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6、“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既写出了塞外风光又写出了诗人孤寂抑郁的心情。
7、2021中考古诗词梳理‖己亥杂诗
8、这一句反映出词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她在社会现实中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又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缥缈的仙境,梦想有机会乘风而起,到那没有纷争、远离尘世的地方去。
9、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10、(课后题)《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11、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12、2020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汇编
13、(参考答案及赋分点)答案不评A、B、C等级
14、2021中考古诗词梳理‖游山西村
1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6、2020央视开学第一课视频高清回看
17、2021中考古诗词梳理‖木兰诗
18、(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赏析及炼字。这一句将孤烟置于大漠的背景下,将落日置于长河的背景下,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风光,凸显了画面的壮阔及已经的雄浑。重点词语的赏析,写出词语在本诗中的意义及表达的效果即可,要言之有理,语句简洁。
19、①体会以动衬静的词。如王维《山居秋瞑》:“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20、B.一个“孤”字,写出了沙漠中景物的单调。因为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孤峰”。
五、使至塞上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1、⒍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⑨[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3、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做大圆圆A,并连接圆A的圆心A和圆上一点B,得到大圆半径AB取AB中点C,选中点A和点C(注意顺序),点“构造→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做圆”,得到圆A..
6、单车欲问边(单车,古义:一辆车。今义:自行车。)
7、这首诗八句,每句五个字,是一首五言律诗。
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图文解读汇总
9、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流传千古的就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写出了大漠边塞的独特风光。出句写宽广辽阔的荒漠,一道狼烟直上,一个“孤”一个“直”就写出了大漠,宽广中带有凄凉。对句境界更广,写到了地平线上的黄河落日,在凄凉中注入了一股豪情。这也是盛唐边塞诗的一个特点。
10、译句:我像征蓬草飘出了汉塞,我像归雁飞入了胡天。
11、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3、诗的开篇写“神龟”“腾蛇”有什么作用?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诗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江南美景,是对“江南好”的具体刻画。上句意思是说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之上,上下辉映,光彩夺目;江边那带着晨露的盛开着的红花是那样的鲜艳,在朝阳的辉映下比火还要红。下句意思是说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这深浓的碧绿色真是比蓝草还要绿啊
15、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作业内容)这首诗中,“单车”和“征蓬”两词什么意思?
17、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8、中考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19、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0、写何人何事?从诗题就可分析得出,写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