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写紫砂壶的诗(100句)

2023-02-05 14:37:5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紫砂壶的诗句集锦

1、微型紫砂壶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紫砂壶,—般小如一颗板栗,虽无实用功能,只宜陈设赏玩,但其做工精巧悉如中高档紫砂壶,有的还出自制壶名家之手,堪称紫砂壶中一绝。传世的微型紫砂壶甚少,因为这种微型壶大多是制壶名家偶然为之的缘故,故极为珍贵。传世的较为著名的微型掇球壶,有一个壶盖子口外侧有“大亨”楷书刻款的作品,为白砂制,通局5厘米。另外还有一个底有“逸公”行书划款的微型紫砂梨形壶,通高6厘米。

2、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3、陈鸣远壶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白玉山居,名人法古。溪水绿生烟。两斋腋习习清风生。雪花雨脚。衍斋真赏。古今珍玩,只此可人。器堕于地,示可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

4、抛却浮名心境阔,酸甜苦辣付壶浆。

5、《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唐·陆龟蒙

6、杨彭年传世名品,多为“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设计或刻铭,源于修补破损紫砂壶或因锡器较软易于刻绘而兴起的包锡手法的发扬光大是在清中期的朱石梅手上。《画林新咏》记载:“朱石梅仿古以精锡制茗壶,刻字画其上,花卉、人物,皆可奏刀,人以之比曼生砂壶。”他所制锡包紫砂壶的把、嘴、钮多为镶玉制成,壶把也偶用硬木为之,并常在壶体上题刻,其篆隶行楷皆具有遒劲俊逸之风。可以说,清中期除了陈曼生的文人壶盛行之外,以朱石梅为代表的锡包壶亦引领一时之风尚。

7、平壶留小啜,馀味带回首。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8、读东方紫玉,品禅意生活

9、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

10、3208裴石民款紫砂巧色南瓜壶

11、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12、参阅:《宜兴陶器图谱》第75页,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出版,1982年6月。

13、035号作品杨超然(河南)

14、——顾景舟壶铭文赏析(三则)

15、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跖。

16、明清两代文献中常把时大彬与龚春并列,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言“壶以砂者为上”,“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这些记载对龚春、时大彬制壶风格给于概括,同时也说明大彬是龚春以后的名手,他们二人制壶价值一样的高。遗憾的是传世的真品稀少。

17、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瓦平亲汲三泉水,沙帽笼头手自煎。

18、此壶身如梨形,下腹圆鼓,压盖中央延势隆起,宛若丘壑。盖缘平坦与身相接,连贯一气,体现出大肚能容的饱满张力。三弯式壶流,鋬环,用泥略厚实,掺以熟砂,窑火甚足,整体气韵饱满厚实。壶底镌刻“风花雪月天”,左右两侧钤有“荆溪”、“栢原”两章。

19、结句泪堕杯中,茶水荡漾,芳华不再之茶叶飘转无依,与此刻饮茶之人是多么的相似。

20、114号作品纪少华(上海)

二、写紫砂壶的诗

1、依时依势灵活求变的设计思想茶具的材质、型制、式样变迁无疑与制茶技术、饮茶方式

2、何止风流压众芳,泡红煎绿紫砂香。

3、明代。虽然“程朱理学”处于正统地位,但道家思想在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里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道家文化有着世俗化的趋势,在民间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清代,由于道教文化清静无为的表征,甚至得到朝廷一定的扶植。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宜兴制陶人和参与制陶饰陶的文人名士的审美观念,继而影响了他们的艺术创作。

4、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5、郝翁壶铭: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茶已熟,雨正朦,戴笠来,苏长公。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以汗之铎,为今之壶,土泥代金,茶当呼荼。

6、紫砂诗壶杯全国诗词大赛秀才奖点评集锦

7、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8、出版:《以适幽趣》第70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6月。

9、这首词为咏物抒情诗。上片写茶韵诗心。下片诉壶之逸趣。全词音节流丽谐婉,上下片片两结尤好!小疵处:上阙的歇尾“冰瓯凝月魄”的“冰”与过片的“逸”字字疑为出律,可再酌。

10、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11、(资料整理编辑:谢润良)

12、历代以来,紫砂壶式多为前人的基础进而改良及演变,后来者却能别出心载,独树一帜,实为凤毛麟角。而四方传炉壶最频繁出现于清末民初,因成型技艺难度极高,能以此壶式承前启后者,首举俞国良。

13、《西河·天似洗》年代:宋作者:黄升

14、临江仙·诗壶在手做闲人

15、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16、曼生景洲领衔——宜兴古今紫砂茗陶

17、清乾隆御题诗松树山石图壶

18、尾联描写紫砂壶之精美与神韵,教人赏心悦目,乐在在中。全诗开篇点题,对仗工稳,承转自然,中二联清新婉丽,蕴意隽雅,精彩非凡。唯尾联过实,未能留有余味。

19、今生犹爱清香味,霁月光风在紫砂。

20、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三、紫砂壶诗句大全

1、奇觚不数宣和谱,石鼎联吟任尉缭。 诗出自清代吴骞〈陶山明府仿古制茗壶以诒好亊〉 白甀生涯,红泥作活,乱烟细袅孤村,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2、3164鲍倩制腰线圆壶

3、3180许艳春吴光荣合作紫砂竹节壶

4、参阅:《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第206页,图20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10月。

5、钤印:桂林(底款);桂林(盖款);桂林(杯底款)。

6、回复1——了解紫砂股份

7、3199冯桂林制紫砂三头竹节套壶

8、到了清代,紫砂壶的制作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新品种不断增加,式样和风格屡有变迁,工艺及造型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清代乾隆年问的时候,紫砂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9、承句一个“空”字,将未了之茶浸泡在水中描写的动人心弦,一种“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的丝丝感慨伤怀油然而生。

10、图5王寅春制洋桶壶反面

11、看鸱彜扑满,磊磊邱樊。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12、“泥可琢”。这里的泥当指宜兴独有的被称为“五色土”“富贵土”的紫砂泥。因其可塑性强而可由艺人按自己的心愿捏塑雕琢,制成“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各种造型,所谓“千奇万状信手出”“埴作方圆俱绝妙”。

13、 欲听鱼眼沸,移就竹炉边。

14、卢松安先生旧藏古籍专题

15、3167曹婉芬制一明铭曼生提梁壶

16、3203周桂珍制紫砂鼎纹壶

17、清嘉庆杨彭年款飞鸿延年壶

18、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19、一夜冰澌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门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兰看鲤趋。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无。

20、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四、描写紫砂壶的唯美诗句

1、同样价格的紫砂壶,你更倾向多大的容量?

2、壶嘴出水要求流畅。要求壶嘴中空与壶身通孔的关系合理,壶嘴造型要适合水流曲线,壶嘴内壁要光滑流畅,壶身出水网眼要多要爽,壶盖上的通气孔大小要合适,气孔要内大外小成喇叭形,这样不容易被水汽糊住,注茶时空气能及时进入壶内。

3、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

4、显明题壶铭:山水主人,以之自乐。

5、朱砂胎质,六棱两面对称,略显长形。壶体六方衔接规整挺拔,身筒两面贴饰双龙戏珠纹,肩部贴饰花卉纹,盖面左右两螭龙。此壶三弯流呈六棱,提梁呈“介”字,平盖截口,珠钮亦作六角形。全器贴片修饰讲究,工序扎实,乃清初外销精品。类似藏品偶见于欧洲公私收藏,如德国安东乌里希博物馆等藏品。提梁式壶保存不易,如此品相完好者,尤为难得可贵。

6、“山似蜀”。传说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九月来阳羡,登独山,见此山与周围群山互不相属,远眺太湖如镜,青山叠翠,赞曰:“此山似蜀。”从此人们“去犬留蜀”,将“独山”改为“蜀山”。“山似蜀”典出于此。

7、>紫砂艺师作品展|任备安

8、何必凤团夸御茗。浣女祠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9、1017号作品陈琳(吉林)

10、鸣远孟臣义和款朱泥梨形壶

11、报名时间:至2018年6月30日

12、钤印:汪寅仙(底款);寅仙(盖款);汪、寅仙(把款);汪(壶内身款)。

13、图7王寅春制洋桶壶铭文落款

14、前二句言紫砂壶乃泡茶之器,制作精致;后二句言壶上刻诗,更增雅致,从而爱不能止。抒发了自己浓厚的诗茶情缘。

15、关于欧阳修的介绍:

16、推蓬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17、3188当代吕尧臣制雨花石提梁壶

18、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19、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20、紫砂壶装饰术语大合集!

五、赞美紫砂壶的诗句简单

1、竹士平(小涛)题壶铭:携将阳羡山中茶,来试人间第一泉。

2、3201当代汪寅仙制紫砂同乐提梁壶

3、第一看泥,第二看型,第三看工,最后看款,初用者可以从常见的壶型着手,价格二三百的开始,不要一下子买贵的所谓名家的

4、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

5、 清闲供茗亊,珍重比流黄。

6、清代阮葵生所著笔记小说《茶余客话》载:“近时宜兴砂壶覆加饶州之鎏,光彩照人,却失本来面目。”可知当时人们已觉此种彩釉装饰之弊端,即失去紫砂壶质朴清雅的审美特征,且紫砂胎上的彩釉常产生气泡孔及棕眼,更堵塞了紫砂泥特有的双气孔,失去透气性,使其在实用上丧失特色。故而,嘉庆、道光之际,此类装饰即已式微,偶有出现也属点缀性装饰,奢华不在。其后,杨彭年和陈曼生横空出世,他们所创制的紫砂茗壶成为引领风尚的杰作。《耕砚田笔记》有云:“彭年兼善刻竹,刻锡亦佳。”

7、刘海粟与黄山有着不解之缘,一生中曾十上黄山,并以黄山为题留下了许多精彩作品。这首诗即为刘海粟第十次登临黄山后所作,也就是最后一次登嶽,以酣畅淋漓的诗句展现出黄山的气象万千与云海的变幻莫测。此壶为刘、何、徐三位大师精心合作之品,无论是诗句、书法、铭刻、窑烧、体量、形制、做工等之艰巨,实为罕见,或为孤品。

8、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佚名

9、3166张青制荆溪张制款紫砂侧把西施壶

10、3200周桂珍制大回纹圈壶

11、现代人说的茶具是哪些器具?

12、923号作品郑瑞霞(河南)

13、文人思想对壶体装饰的影响

14、图2顾景舟制洋桶壶反面

15、口盖缝隙要求严实。这就要求盖与口之间的空隙越小越好,要能够通转不滞。甚至能够做到用手摁住盖上气孔,倾壶时壶嘴便流不出水来。另外,紫砂壶盖的子口一般较高,这就使壶盖倒水时不易跌落。

16、其中,“迎”字有缺笔。

17、壶的口、颈、盖、钮、嘴、把等细节之处的造型及装配形式都足为了与主体相协调,壶体外型于壶体本身所形成的虚实空间均在整体造型的考虑之下。紫砂壶的刻画装饰一般采用粉料上色。以便其呈现古色古香的色泽。壶体的造型也会在保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为适合装饰而做出改变。清嘉庆至光绪年间,为便于在壶面进行刻画装饰,几何形壶体式样变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渐趋简单的造型,使壶的造型与装饰浑然一体。

18、声明:本文由中国嘉德授权发布

19、3176曹婉芬制朱泥铺砂扁式壶

20、陶尽五行天地材,心持清淡问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