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和松竹梅有关的诗句(100句)

2023-02-05 13:22: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和松竹梅有关的诗

1、中国画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体系,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画的发展是通过中国精神来传承的,中国精神也通过中国画得以弘扬和完美展现。这也成就了中国画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使得中国画传统和中国文化的精神互为表里。也正如傅抱石所言,“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样式”。同时,对于书画创作而言,画家的艺术实践也无不寄托着作者灵魂深处的人文情怀。孙安民的画作选题从墨荷、牡丹、松柏、白菜到梅兰竹菊,无不彰显着其个人志趣和追求。除此之外,他还经常为自己的画作配写自己创作的小诗,或是心中有了意境和构思,以此来作画,从而使作者的精神追求与画意相得益彰。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3、翻译: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4、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5、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6、著名演员温玉娟朗诵《绽放的金菊》《过故人庄》

7、芭蕾舞蹈家邱思婷独舞《春之韵》

8、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9、总是用我挺直的脊梁护着你

10、夏小万,《古山水之巨然雪山图》,玻璃、颜料,176×97×83cm,200龙美术馆

11、诗会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仪式收尾。公司董事殷鹤声,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刘占文、盛元华与表演艺术家田华,歌唱家李光羲,朗诵艺术家曹灿、殷之光、方明、虹云九位长者代表长辈登台接受晚辈的致敬。朗诵艺术家曹灿代表长辈、新时代星级领导人张绍琼代表晚辈向大家表达了美好祝愿。在李光羲老师演唱的《祝酒歌》中,全体嘉宾一起上台,共同祝愿天下老人重阳佳节快乐。最后,著名主持人陈铎与虹云合诵《重阳之歌》答谢各界朋友,祝愿天下老人身体健康,岁岁重阳。至此,“松竹梅菊重阳诗会·新时代专场”圆满落幕。

12、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13、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14、朗诵艺术家方明朗诵《卜算子·咏梅》

15、哦,生为一棵松,用一棵植物的图腾

16、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覆翠苔。

17、文化学者于丹讲述重阳节来历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出处: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0、值此“六一”儿童节之际,特向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民教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和松竹梅有关的诗句

1、《梅花》宋代:王安石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从此再也不用害怕孤单,任何时候小舞都在你的身边哦!!

4、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5、岁寒臭味松梅竹(宋·方回·《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

6、这是对联呀: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梅兰竹菊能养性,琴棋书画可陶情如果相关的诗句的话:有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还有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还有因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何香凝美术馆正在举行的“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时期北京画坛”的联展中,特别遴选两个版本的《松竹梅》呈上,既是向当年的先辈们致敬,也为缅怀那一段为国家民族争取解放的岁月。展期已临近尾端,期待欣赏《松竹梅》的观众还请早日预约观展。

8、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9、兰桂联芳一种天香浮锦砌

10、1928年137×34cm水墨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11、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12、(南宋)汤正仲,《梅花双鹊图》,纸本设色,15×64cm,龙美术馆

13、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1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5、悬挂成人生的轨迹,灵魂也有年龄

16、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17、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寒词》王次回(明)

18、一年一度重阳诗会,除家国情怀外,诗歌又有坚韧沉稳、高雅志趣、崇高敬意、寄托相思,表达亲情与人伦。10月8日诗歌爱好者将与中国朗诵界濮存晰、方明、瞿弦和、殷之光、李光曦、陈铎、虹云、任志宏、蒋小涵、温玉娟、朱琳、杜宁林、田华、于丹等十余位国内知名朗诵表演艺术家相聚在全国政协礼堂,用诗歌的形式展示“松竹梅菊•重阳诗会”孝敬与快乐的主题。

19、可以隐秘在森海里,可以莅临在悬崖上

20、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一般的含义,并以其“有气有理有骨有节,有谦谦君子之风”而深受世人喜爱。如扬州八怪郑板桥就好竹成痴,苏轼曾吟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以诗歌咏竹、以水墨写竹更是源远流长。孙安民喜欢画竹,不仅醉心于其修长笔直、端庄挺拔的体态风貌,更是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奇拔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情感。他笔下的墨竹,宁折不弯,强调竹的昂扬气节,同时又千姿百态,胸中意趣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尽显竹的神韵和可爱。

三、有关于松竹梅的诗有哪些

1、参演诗会星级领导人合影

2、怕酸又怕冷的那三颗蛀牙

3、破土春笋挺直翠竹万竿

4、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5、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6、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7、眼前谁识岁寒友,只有梅花伴寂寞。《梅》贡性之

8、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迥思往事纷如梦,转觉余生杳若浮;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飚何必荡虚舟;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9、梅花,岁寒三友之梅能于老干上发新枝,又能御寒开花,故古人用以象征不老不衰。梅瓣为民间又藉其表示五福,世俗谓五福为“福、禄、寿、喜、财”。明清以来,梅花纹样是最流行和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竹纹,竹子不刚不柔,滋生易,成长快,古人用以寓子孙众多。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中,竹居其一。松,能顶风傲雪,四季常青,被誉为长寿的象征。松与梅、竹合称岁寒三友。在装饰花纹中常组合使用。

10、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11、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12、(清)弘旿,《素濑松唫》局部,纸本水墨,5×368cm,龙美术馆

1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14、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

1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16、翻译: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17、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

18、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19、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20、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四、和松竹梅有关的诗歌

1、演播艺术家任志宏朗诵《於潜僧绿筠轩》

2、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拟嵇中散咏松诗》谢道韫(晋)

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5、赞是一种鼓励,如果喜欢本文,请动动你的手指在下面点赞哦~

6、《小松》唐代:杜荀鹤

7、诗文十分应景,“经酒陈诗廖哭声”指的是经亨颐酒量过人,陈树人诗文奇秀,而廖仲恺已捐躯报国。《松竹梅》乃“何画于题”代表作,亦是寒之友社合作绘画中的关键点和经典审美意象。1928年间于右任频繁参加寒之友社雅集,与左派诸人志同道合,谈议时事。

8、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安民对“岁寒三友”书画主题创作也是情有独钟。9月,“回延安———孙安民松竹梅书画展”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成功举办。近百幅松竹梅水墨巨制、组画和歌松咏梅赞竹的古诗书法作品,不仅让观者共享了一席中国水墨艺术盛宴,更是吸引了众多读者步入画面,细品松竹梅的高洁品格,体味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给人以持久的回味和震撼。

9、竹下雅趣君子风骨诗会第二篇章,悠扬的丝竹之声带大家进入了竹子的世界。竹子身怀六艺,自强不息,一直是古代文人颂扬的“君子”。曾饰演过无数翩翩君子的著名演员唐国强以《竹石》和《采桑子·重阳》两首诗朗诵作为本篇的开场表演,其精彩的演绎与竹子的品格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气节风骨。央视主持人蒋小涵则以一首谜语诗《竹下的雅趣》遍数古代爱竹的文人墨客,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互动。演播艺术家、央视主持人任志宏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曹灿则分别通过《於潜僧绿筠轩》和《竹》两首诗朗诵,配以艺术家李嘉航的沙画表演,将中国文人淡泊高雅的情趣志向一一展现。

10、新时代朗诵团朗诵《青松》

11、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2、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13、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4、溥儒,《不作稻粱谋》,纸本设色,58×30cm,龙美术馆

15、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

16、一气转春回桂郁兰芳梅吐玉

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8、钱松嵒,南山图,纸本设色,15×8cm,19龙美术馆

19、朗诵艺术家瞿弦和接受电视台采访

20、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五、与松竹梅兰有关的诗歌

1、含笑腊梅唤醒奇葩千树

2、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3、◆朗诵部成员:简、兰馨雨瑞、张国民、孔令军、杨丽、真水无香、冰瑶、风絮、翟翠红、小天鹅等。

4、1928年,“寒之友社”的社员经亨颐、陈树人、于右任和何香凝在南京中山陵谒陵后,合作绘制“岁寒三友”题材,即1928年版本的《松竹梅》。《松竹梅》是合作绘画中最受关注的代表作,经典的四人合绘并非独一无传世的《松竹梅》有许多件,其中何香凝美术馆收藏有两幅,其一是1928年何香凝画梅、经亨颐画竹、陈树人画松、于右任题诗的作品,另一件是1936年何香凝画梅、经亨颐画松、陈树人画竹、于右任题诗的作品,题画诗都相同:

5、朗诵艺术家曹灿代表长辈表达祝愿

6、翻译: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7、晴雪映梅花预兆丰年太平有象

8、松竹梅李芳清/诗没有其他植物的多变,不会迎春发芽,遇秋落叶,面对寒冬心惊胆战!我们四季如永不改变!管它酷暑严寒,管它秋凉春暖!我们就是知己,我们就是相照的肝胆!我们如桃园三结义,我们有钢铁一样的誓言!我们的友谊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寒风中我们彼此点头示意,心儿相连倍感温暖!大雪中,我们面不改色共抗严寒!冰冻没能使我们屈服,恶劣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友谊,却使我们的心儿更加紧密相连!暴雨中,我们遥遥相望,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相视的目光里充满了万语千言!人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我们各自有两个知己更应该意满!天地之间,谁也改变不了我们之间最真挚的友谊,直到地老天荒,直到千年万年!。。

9、友松竹梅(宋·冯取洽·《沁园春》)

10、自是子献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11、黄永刚总经理接受电视台采访

12、梅,有“梅逸士”之称。《画梅题记》中说:“梅于众卉中清介孤洁之花也。”梅是没有花的季节里的花,是冬天里的雪戎花。梅之品格高洁冷逸,清涟而不妖,是冬天里的一股甜潮,她冰肌玉骨的阴柔之美象征着高贵的贞洁。中国人喜欢踏雪寻梅,其实是在寻找心里的春天,春天孕育于梅的呼唤。所以赞梅、赏梅、咏梅,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在梅中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梅应验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尚遥远吗?”梅把冬天凄清苦楚中的苦难铸成了中国人内心的欢乐和清奇超逸的品格。梅是开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人从梅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灵魂,梅就是中国人的魂。

13、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南北朝)《岁暮》

14、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15、出席诗会的领导嘉宾与演员合影

1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7、用松涛排闼着心房,让我与天空并肩而立

18、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之说。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19、此时寒之友社诸人常以岁寒题材的合作绘画寄托高洁情操,何香凝绘制、柳亚子题跋的被称为“何画柳题”,数量最多,与于右任、经亨颐合作的分别被称为“何画于题”“何画经题”。“何画于题”亦有相当影响,创作数量超过“何画经题”。对此郁风曾指出:“在画上题诗最多的是柳亚子先生,其次便是于右任了。但是二人的操守不同,虽然于右任在何先生的其它画上题句一再赞颂‘人中有松柏,天下无岁寒’‘光明磊落经百变而愈见精神,真天下之至友也’”。那么,是什么样的事情导致于右任曾与寒之友们一度走远呢?

20、本期推出耐心等待老师朗诵的《松竹梅》组诗,作者:罗满昌,请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