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古诗大全(100句)
一、对偶的古诗一整首
1、我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起承转合,首先为什么写‘有感’呢?这是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铺垫的,是借樱花之题发挥意境的。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他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沾湿最高的花。通过曲喻来表现悲苦的心情,把作者的悲哀写到莺身上,这又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4、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杜甫:野望)
5、列岫:陈元龙注引《文选》“窗中列远岫”,乃谢眺《郡内高斋闲望》诗。全篇细腻,这里宕开,远景如画,亦对偶,却为流水句法。类似这两句意境的,唐人诗中多有,如刘长卿、李商隐、马戴、温庭筠。李商隐《与赵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与此更相近。
6、——王维《山中》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杜甫《旅夜书怀》
9、朱自清以作品选注的方式为基础读通读透古诗文本,进而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本文对于他古诗注释学的研究,取证并不限于他的笺注类著作,也取材他的相关论文。
10、专就朱自清的“古诗注释学”而言,也是后继有人。用现在流行的方式说,余冠英堪称这方面“朱自清0”式的角色,朱自清的古诗注释学,得余冠英而发扬光大,流传久远。
11、美的畅谈与遐想之——古诗赏析
12、虚词用于联句中,它是不计平仄,不计合掌的。关于这个咱们就不多说了,以后学到辞赋就会学到。
13、生(齐):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志和兄,火速还,狂风大浪且须还。
14、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寻。厨一作庖)
1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6、《中秋月》(宋)苏轼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8、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它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亦有将动词与状词列入实字类者。诗中所用以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居多,副词、介词、连词较少,至如叹词与助词等则更少。对偶即是一联两句之中,其句型与词性之排列相同也。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状词对状词。且其词句之组成型态,亦应相同。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于今且将前人常用之对法,举其可为模范者,说明于下,以为初学者之参考。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0、生(声调高昂):不须归。
二、对偶古诗大全
1、要求投稿者提供作品的同时,附上自己的1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以及本人照片一到两张。如果自己已经拟好了标题,朗读文件或者音乐名称的,都一并发来。我们强调“专一首发”,一稿不能多投的原则。文责自负,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以我平台,全国各地传您美作,让您的作品插上翅膀,在这里找到飞翔的天空。
2、对偶是一种修辞。可以宽对 ,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3、重点字词解释:"小朋友们可能觉得奇怪,床还能有什么别的意思吗?嘿嘿,在古代汉语中,床还真有别的意思。它可以指睡觉的床,也可以指“胡床”,就是马扎儿、小凳子的意思;还可以指“井床”,就是井上的围栏或者辘轳架。"
4、答案:渲染。用“寒江”“雨落”“霜鬓”“风生”等景物和事物描写,渲染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
5、颈联“灯影溪边屋”“钟声林外庵”又是难得的警句。“灯影”和“钟声”,“溪边屋”和“林外庵”它们都是以一一对偶和对仗。
6、链接:其作用是,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8、经过如此一番辩证与启发,读者对于诗义的领会、对于历代诗艺的演变,自然就茅塞顿开了。
9、古诗并不是全部都是对偶句。在律诗中,颈联与颔联是对偶句。即在律诗中,第二段与第三段是对偶句、对偶句的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10、生: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11、师:真的不回来啊?(生笑)
12、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还有一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的,比如,李煜《虞美人》他用:
14、同句互文。就是说,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比如:
15、这一句如果用白话来说,可以表达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对采用互文修辞的句子、意义的理解,同样适合上述原则。
16、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7、——晏殊《寓意》
18、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19、师:我读“留连”,你对——
20、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三、写一首对偶的诗
1、这二句是上片,写的是景。第三句是‘转’,前面我讲过‘转要有新意’,那么下片就要抒情了,所以第三句:‘樱姿纵有千般美’,樱花美吗?
2、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3、师:我读“时时舞”,你对——
4、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元稹:褒城驿)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对偶,不对仗。
6、师:你知道“箬笠”是什么吗?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叫看注释。找到注释了吗?
7、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8、全诗八句压得an开口韵,每联的严格平仄对仗,朗诵起来声音有跌宕起伏,声调优美,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9、师:特别好,有想象力。
10、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1、链接: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有三组对比。从全诗来看是贫者与富者的对比;从局部看一是贫者付出的劳动与毫无回报的对比,二是富者没有付出劳动和生活优裕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道出了劳动人民劳而无获的辛酸,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12、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销万古愁;(翁绶的:咏酒)
13、诗人描写的是接到自己好友寄来的新茶,煎茶、饮茶后的喜悦心情,从一碗到七碗的描写,将品饮新茶的感觉,从身体到心理,乃至精神上的舒畅飘渺表现得淋漓尽致。将饮茶写得极度传神。
14、——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6、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
17、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18、——岳飞《满江红·写怀》
19、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更加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宽对或对仗不工稳。
20、师:我读“青箬笠”,你对——
四、古诗中的对偶诗句
1、——秦观《春日五首》
2、陈毅的《梅岭三章》“旌旗十万斩阎罗”此句也采用借代法
3、第四句结句:‘怎胜梅魂雪底诗’。这一句是全诗的亮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是结句。
4、链接:《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师:发现没有,第三行对仗得很工整。我们再来看看第一行,“西塞山前白鹭”在干什么呢?
6、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的人为避讳一些事,例如唐代的人,写唐代的事,一般以汉代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就是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不是白居易故意使用或者写错的,是当时没办法的事情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8、师:我读“青”,你对——
9、聚焦表达,运用中感悟词中蕴含的深意
10、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1、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这是苏东坡二千多首诗中历来较为人称道的名篇之一。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对中以“人物”之典故为主轴。
14、这一联,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属于兼类现象,既对仗又对偶。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6、2657936967@qq.com
17、古诗中的一轮明月、一泓瀑布、一枚落叶都是以物寄情,表现出无限的情怀,这就是古人的美学观,它感动着后人,让千年后或者百年后的我们进入美学的境界。
18、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坠时;(皮日休:白莲诗)
19、邻句互文。就是说,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这类句子又分两类:
20、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五、是对偶句的古诗
1、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2、《秋波媚》(宋)陆游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我再举一首暗喻贬低的七绝来说明一下,这是我在春天赏樱花时写的。
5、——黄庭坚《登快阁》
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8、答案:衬托手法。用暮春凄婉的景色和子规凄清的啼鸣,衬托出离别的伤感。
9、2303342697@qq.com
10、师:《渔歌子》就是一个词牌名,整首词27个字。而且还有一个秘密,就在每首词的第三行,都是三个字对三个字。这写的是“人淡淡”,底下对的是——
11、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李商隐《菊花》
13、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14、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1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6、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17、综观朱自清的古诗注释学,将作品文本作为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本位,全面占有相关资料,崇尚综合会通,进行透彻分析;所提出的结论本着“诗的多义性”的观念原则,又呈现一种开放的结局;以当代文学的创作为事业目标,致力吸取古典文学的资源,巍然成为现代学术史上一座重镇。正如他的知音好友叶圣陶的评价:“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值得一代代学生们永远敬仰。
18、论及对仗之方法,不论选择何种对仗形式,皆必须注意如何构思,如何用字、措词、造句,诗意方能贯串。其词意方面,有取其相对者,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有取其相似者,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有取其相关者,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青草地”对“白云天”等。然词性方面,宜取其相同者方能成对。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0、温馨告知:各位语文同道,下面是一个有趣有益的语文小游戏,期待你积极参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