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拟人对偶的诗句(100句)
一、拟人对偶的诗句
1、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比喻)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串对。串对也叫流水对。它是指: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5、夸张拟人比喻排比、反问
6、(5)双关语:双关语它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7、比喻、拟人比喻
8、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自己无尽愁绪。这是用词或词组作比。
9、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这样理解是不对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0、(答案)(1)第一联,上联“扫千年旧习”,整体为动宾结构,“扫”动词,可以对“树”“做”,“旧习”名词偏正短语,对“新风”“新人”都可以,只是“千年”为数量词,对名词“时代”不慎恰当,“一代”对“千年”词性相对。。故“树一代新风”好。
11、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12、陈毅的《梅岭三章》“旌旗十万斩阎罗”此句也采用借代法
13、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1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15、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16、翻译: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17、上下联平仄要相调,末字要平仄相合(这点高考一般不涉及)
18、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19、选自《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20、(答案)(1)该对偶句以分号为界分为上下两联,各有六小句,相互对应,句式基本一致,字数相同,结构非常整齐,符合对偶特点。
二、描写拟人对偶的诗句
1、当然,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你比如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它们的运用尤其频繁。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2、7、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比喻)
3、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称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这一句如果用白话来说,可以表达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对采用互文修辞的句子、意义的理解,同样适合上述原则。
6、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2021全国甲卷)(拟人)
7、A、是云,是雾,是烟?还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呢?大家猜测不已。
8、咱们今天就闲聊一下诗词的修辞手法,可能一下说不完,咱们慢慢来: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10、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11、铁公祠内的小沧浪,是大明湖最为秀丽的所在。亭、榭、桥、池相映,湖光山色共生,弱柳风荷,曲廊幽径,()令游人如入画中,徘徊不去。
12、这幅对联不仅上下句字数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而且它还是句中对,所以应归入对仗。
13、翻译: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14、第四句结句:‘怎胜梅魂雪底诗’。这一句是全诗的亮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是结句。
15、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轼任杭州任通判期间所做。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17、作者一反多数作业中的歌颂赞美之习,把樱花拟人化了,从诗里不难看出,对樱花的贬意,‘七日寒绯’本身是短命的,‘缀满枝’、‘轻匀’‘任参差’也看出樱花的轻佻相。
18、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19、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2020年新课改全国I卷)(用典)
20、牛希济在他的《生查子》里写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草是绿的,从草的绿,联想到罗裙的绿,从绿罗裙,联想到穿绿罗裙的人,于是看到绿草就联想到那人。
三、含拟人对偶的诗句
1、有些诗句含有多种修辞的: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
3、天下无能第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
6、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7、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对偶)
8、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的人为避讳一些事,例如唐代的人,写唐代的事,一般以汉代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就是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不是白居易故意使用或者写错的,是当时没办法的事情
9、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0、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11、什么是正对?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这样的对偶形式。
1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以下诗句运用了夸张、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真好像是『银蛇』与『蜡象』要和上天比比高低那样,只是典型的拟人句。
14、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2019全国II卷)(借代)
15、(答案)B项(解析)B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着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C项,出自宋代秦观《春日》,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D项,出自宋代刘攽《新晴》,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6、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主人下马客在船”,可以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咱们还没学古文,没学古汉语呢,对于这些,咱们要求理解差不多就行了,也没办法准确无误的诠释,是吧。
1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8、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代秦观《春日》
19、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反问)
20、下面是两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甲同学给出“树时代新风““国家气象新”的下联;乙同学给出“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的下联,有人评价乙同学给出的答案最好,请你从对联构成特点方面说明理由。(4分)
四、关于拟人和对偶的诗句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避免同句重字。
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清晨时分,大明湖似未临妆梳洗的女子,还待烟霭散去,不知谁家的鸟笼已早早在树下挂好。鸟的主人不是在湖边小坐,就是加入了()晨练的人群,只留它在笼中上下跳跃,啼音绕树。()的人们打破了湖边寂静,一忽儿间,映出天光的波影,湖水妆容淡抹明丽起来;阵阵荷香,空气异常清朗,混合成夏日早晨特有的气息。
5、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6、BCBBBD
7、(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排比。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比喻的诗句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其一》)。“豆蔻”句把少女比喻成花朵。拟人的诗句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花想”皆是拟人了。夸张的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把瀑布之高夸张到三千尺。
12、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3、“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14、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1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16、C、一忽儿间,映出天光的波影,妆容淡抹明丽起来的湖水;阵阵荷香,异常清朗的空气,混合成夏日早晨特有的气息。
17、(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18、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19、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0、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五、带有拟人对偶的诗句
1、翻译: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2、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3、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一般情况下,以一样东西,就是说用一个词来作比。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首先我想说的是,凭我个人经验,我发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诗词,近体也好古风也罢,它们的修辞手法无非是:对偶、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夸张、排比、兴起、反复、象征、寄寓、寄托、虚实结合、用典,等等。
6、(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7、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8、比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拟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双句互文。比如《岳阳楼记》中的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拟人)
12、 ——白居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我家的西施狗喜欢隔壁家的那只斑点狗.春天的花很美丽,像下凡的仙子一般笑着看着天.冬天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好象很孤独而寒冷.夏天的雨慷慨地浇灌着庄稼,庄稼长得可好了.秋天的梧桐树叶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旋转而后轻盈地落下.
14、下联:阁中弟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16、综合整理和编辑:优教之家团队
17、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红杏枝头春意闹。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2021天津卷)(拟人)
19、B、林林总总连绵不断风姿绰约风韵犹存
20、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谐音,“晴”也指朋友之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