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金戈铁马的诗句(100句)
一、含有金戈铁马的诗句
1、平台制作:张红杰张朝青
2、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3、谭纯慧侯美丽孟旭红耿朋飞
4、作为一部“在一没经验,二没场所,三没经费,四没设备的条件下,仅凭一颗初心和满腔热忱,由一群散居全国、互不谋面的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自发组成编辑组,动员广大老兵众手而成”(摘自范建生执笔的“后记”)的综合性文集,《铸剑阿拉套山》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方志和新疆军区军史的空白,不仅可作为现役边防部队戍边卫国的参考史料,也可作为广大青年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读物。全书读罢,不禁感慨万分,谨作“金戈铁马铸诗文”诗一首,以表对疆字905部队全体官兵和《铸剑阿拉套山》所有作者的敬佩之情、祝贺之意。“博尔塔拉驻扎根,阿拉套山唱大风。烈士英灵滋肝胆,铁军雄风奠军魂。冷战年代守边关,激情岁月燃青春。而今喜著黄昏颂,金戈铁马铸诗文。”
5、武杰作诗,或为自抒怀抱,或为鼓舞士气。戚继光在《愚愚稿》中说“歌诗不独可行于经生学子。行武中,遇阴雨客邸之日,择好忠义激烈(之)戎言、戎诗歌之,感发意气,愤悱志向,使习尊主庇民之道,亦一教也。”他为鼓舞士气创作过一首《凯歌》,“集吏士数百人于庭,摭其实素”,亲自“口授《凯歌》”,以鼓击节,众士果然“一唱三和,声震林木。兴逸起舞,上下同情。抵掌待旦,浩然南征”。
6、仁义当前,热血男儿捐身许国,是民族大幸。连那位江宁令王昌龄都能借着汉武时期军威煊赫事,慷慨激昂地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清响雄健的边塞诗,的是初唐文学正音。
7、编辑:谭纯慧徐静媛吕眉洁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15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10、你只是泪眼婆娑无言以对
11、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12、痴心欲坐中军帐,狂想轻挥御马鞭。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4、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5、千古遗恨,诗词谁读永遇乐
16、辛弃疾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人,他不仅能在近身格斗中手刃敌人,更是一个具有高度战略水平、擅长出奇制胜的军事家。遗憾的是,没人采纳他的建议,他只能寂寞地当一个词人。他的《美芹十论》与后来的《九议》,纵横捭阖,慷慨壮烈,又高明睿智,可惜都被他的词名所掩盖。
17、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18、“西窗记”群友谢秋林老师特地书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绿色明珠镶渭北,秦汉福地忆甘泉。
20、编辑部外联:侯美丽孟旭红
二、带有金戈铁马的诗句
1、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一生八十余战,虽然戎马倥偬不暇,却留下《止止堂(诗文)集》,其中存世的250首诗篇,皆正气凛然如风飚电击。即使在遭到攻讦诋毁而极度愤懑之时,他也以舒啸歌诗一伸抑郁,仍然“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2、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3、③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4、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元干所创作的一首经典豪放词。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时事;下片写的是则是别情。全首词的感情是非常的激昂,苍凉悲壮。
5、第五讲:一篇《岳阳楼记》两千年中国文化心法
6、黄忠年迈刀犹利,不让头功与后生。
7、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8、把我读过的诗文都细细讲给你听
9、当然也有不少在文人堆儿里呆憋屈了的文武健儿,逢着边警烽急,社稷危殆,也会换个“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句)的活法,驰马疆场,更何况创建过“飞虎军”而“意气平吞万户侯”的辛弃疾,和那位同样矢志恢复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呢。辛陆竭尽心力而壮志未酬,却以诗词“豪放”高标诗史,英雄暮年,郁纡于官场腐败,犹作“世间余一念,河洛尚胡尘”(陆游)、“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词)的哀叹,岂止那一份报仇雪耻的家仇国恨?
10、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1、乾隆三十三年远征缅甸的明瑞大将军,因粮竭军困而殉节。他生前战功累累,风流儒雅,着有《北窗吟稿》,留下过“寒分百战袍,渴共一刀血”等名句,曾被袁枚写入《随园诗话》。其弟明义也善诗,写过《醉后听歌》:“凉风吹面酒初醒,马上敲诗鞭未停。寄语金吾城慢闭,梦魂还要再来听。”后半调侃,前半直述,虚实相生,将战后饮醉马上敲诗的情态写得栩栩入画,恍惚就在眼前,洵为武人做诗之生动写照。
12、“五团,五团,步兵第五团!我们高举战旗,越过山岭,穿过戈壁滩。/不怕困难,坚持训练,时刻警惕敌人来犯,迎着胜利的曙光向前、向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牢牢记心间。//五团,五团,步兵第五团!我们高举战旗,顶着急雨,冒着风寒。/突出政治思想领先,紧密团结,排除万难,向着胜利的明天向前、向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牢牢记心间。”这是疆字905部队老兵杜荣国为新疆军区生产建没兵团原步兵第五团撰写的“前进,步兵第五团”团歌歌词。拿到老朋友刘克俭主编的《铸剑阿拉套山——905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下简称《铸剑阿拉套山》)文稿,阅读这些滚烫的文字,心情格外激动,拍案喝彩的同时,禁不住提笔撰文抒怀。
13、海岛风云起,老兵肝胆同。
1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诗句,出自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清渭楼观天下势,咸阳古渡水东流。
17、金戈奋欲争前部,碧血甘流染赤旌。
18、文人做诗,那武人呢,如果也做诗,值得读吗?依笔者之见,今古武人诗,特别是武杰之诗,都值得一读。
19、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20、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三、关于金戈铁马的古诗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南朝梁
2、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4、当年,峰山是一个小高地,地势陡峭,易守难攻。1946年12月18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发动了宿北战役,在宿迁以北的嶂山、晓店等地猛进。最终全歼国民党军整编69师,敌师长戴之奇在峰山自尽,副师长饶少伟被生擒,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就在这片充满战火硝烟的土地上,峰山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蜕变,展现出化茧成蝶的美丽。
5、那么词人是否因此而颓废消沉呢?没有,他密切的注视时局,希望能有朝一日为国效力。这里虽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怀抱,但其中借古意抒今情,用典正大、指意明确,那种想要仿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已经是跃然纸上了。
6、“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辛弃疾的人生是失意的,但也正是这样的人生成就了他。
7、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8、辛词的写作手法,有一点和其他词人有明显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
9、帝都咸阳渭水畔,沧海浮沉千百年,
10、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稼轩对这样的现实表示深深的忧虑,以此正告南宋朝廷: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正像陆游《北望》诗所谓:“中原堕胡尘,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两人的担忧是一样的。
11、作者注:咸阳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渭水穿南,高塬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定都咸阳,使咸阳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帝都”。
12、两千年前的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都堪称堂堂武杰,成败不论,留下的《垓下歌》和《大风歌》,绝对算得上古代武杰诗中的精品。就说《大风歌》吧,当时刘邦讨伐黥布获胜,回师长安,途经故乡沛县,召父老乡亲欢聚,酒酣兴起,曾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接着,120名童子伴唱,刘邦又独自起舞。那场面那豪气那威风,令古今多少英雄倾倒。这,能是那些哼哼唧唧的酸秀才呆翰林喊得出来的吗?
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钓岛倭人屡动兵,神州一片讨伐声。
15、校对:吕眉洁(兼)萧协章
16、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形容妖艳:妖娆动人艳光四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清新:空谷幽兰清丽脱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8、⑥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19、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阕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⑤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金戈铁马的诗词
1、辕门倚山立,湍水绕营行。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未料英年解盔甲,空将壮志作闲谈。
4、辛弃疾远非一介书生,除了文学,他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非凡能力,堪称大英雄、真好汉。放眼中国历史,真正称得上的文武全才的人,屈指可数,辛弃疾就是那屈指可数的人中最耀眼的一个,很难找到谁比他活得更像男人。
5、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8、作者在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大体相当于如今的省,扬州属淮南东路)。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南宋举国之力,恢复中原,怎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白发老者,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感慨无限!
9、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元夜朱淑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眼儿媚赵彦端黄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念奴娇吴景奎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戍。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只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10、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11、(诗词歌赋)(话七夕)织女,我要与你白头偕老|金戈铁马
12、湖滨的晓店青墩,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若追溯起它的起源,从地下出土的大量陶器制品就可以看出,在约4000到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曾居住过。之后的历史长河中,晓店发生过不少传奇的故事,其中最不能遗忘的就是一幅幅壮烈的战争画卷。
1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4、继任的宋文帝刘义隆却志大才疏,草率从事,仓促北伐,想要扫荡胡虏,效法汉朝先辈在狼居胥山上封坛祭天,一统中原,扬名后世。却反而被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遭受重创,只落得一边逃命,一边回望追兵,仓皇失措,狼狈不堪。
1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6、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岁月无情,刘裕这样的大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留下的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宏伟业绩确像千古江山那样,永远长存,而自己只有登临感叹而已。
17、你的生命就定格在了二十二岁
18、弃疾看到这个情景,回想起当年的“烽火扬州路”,与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令人痛心的事。
19、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20、他是豪放派的顶级人物,是词界班头,但是,作词不过是他的业余消遣,他真正的理想是成为一代将星。据史料记载,辛弃疾“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壮健如虎”,这个描写,完全是一个武士形象。好友陈亮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他:“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眼光有棱,是说两眼有神,看起人来像发射出去的梭镖,背胛有负,就是说他肩部肌肉发达,看起来像背负了重物一样鼓起,这样的辛弃疾,分明就是活生生一个虎背熊腰、目光如电的武林高手。
五、金戈铁马 诗句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其二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眼前的景象,使作者感到惊心。“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位于长江北岸瓜步山上,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留下的历史遗迹。拓跋焘小字佛狸(佛,音弼。小字一说,其实也不确,姑采之),属鲜卑族。他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
4、这几首唐诗,春天读再适合不过了
5、请戳右下方音标,听精彩诵读↓↓↓
6、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8、《铸剑阿拉套山》主编刘克俭为军事科学院外军部退休研究员,1970年12月参军,疆字905部队一组建就在该部服役,历任炮连排长、连队副指导员、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新兵连指导员等职,对这支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和克俭老大哥相识于1990年春天。其时,我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编辑,得知军事教育学院(其前身为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优秀教员刘克俭等人刻苦攻读研究生成为我军建国以来首批合同战术学硕士的感人事迹,于是专程赴石家庄采访,写下了《中国军人的追求》通讯报道,两人由此结为好友,友谊一直保持至今。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这些典故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都带有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的感情色彩,能够恰当传达了词人当时那种壮志犹存、报国无路而回天无力、深感悲愤的复杂情绪,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产生的能量和效果,显然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够比拟的。
11、张岳香张雪松邱永康杨锋
1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涣《凉州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从军行》
14、作者注:秦直道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一条重要的军事要道,南起今陕西省淳化县境内,北至今内蒙古包头市境内,长约700多公里,被誉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5、第二讲:品读《关雎》:你说是上古情爱我说是圣人心事
16、势如破竹千军扫,意在摧枯四海宁。
17、三十余年前的自卫反击战,那些从猫耳洞掏出来的破残小本上写着的“竹箭乱飞如雨下,脚边步步地雷花”、“胸怀正气儿无畏,儿是家乡骨肉墙”等染血诗句,无不充满革命军人临危不惧的威武之气。读之,能不肃然起敬?由此看来,每逢年节时说说“围炉暖酒团圞夜,应谢戍边风雪人”,好像也不足以表达对今古卫士的感激之情了。
18、之后,词人以极其夸张之笔渲染出了孙权英姿。赞颂孙权不畏强权的姿态,这同样是对南宋朝廷的谴责。
19、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20、殊死拼搏,血染沙场的武人中颇多人杰。能誉为武杰的,当然绝非乱冲乱砍又腹无点墨的主儿。兵书《二阵图论》说“武而不文,不可称雄”。能凭着知兵善战的真才实干而功卓青史的武杰,偶有触动,马背赋诗,抒发一下情感,当非至难。初唐陈子昂的《赠将军重出塞》就唯恐他人不知地喊过“宁知班定远(班超),犹是一书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