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有哪些三年级(100句)
一、三年级描写祖国山河的诗
1、散sàn散步sǎn散文
2、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3、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学生闭眼想象:阳春三月,日光柔和,微风徐徐。站在在春光中,我们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沐浴着柔柔的春风,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花草的淡淡芳香。青山绿水,柳绿花红,到处生机勃勃,真是一派好春光,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学校.学科.语文.专项
6、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7、视频:2020三年级上册课文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字词学习
8、《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9、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0、《搭船的鸟》中“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抓住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和对自然的爱。
11、答:《司马光》这篇课文在语言上属于文言文,而同单元其它课文属于白话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文字简练,篇幅很短,共两句话。但是每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如“戏”便是游戏的意思。语法上也有不同,如“群儿戏于庭”的表达上是人物、事件、地点,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的表达顺序一般为人物、地点、事件。
12、►(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导学案
13、(4)看着慵懒的鸳鸯睡在被阳光照的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啊!
14、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他当时,晴空万里,西湖十分美丽,他们尽情地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西湖的美丽景色。
15、视频:2020三年级上册课文19《海滨小城》字词学习
16、望天门山,作者李白
17、文中有一个比喻句,请用“﹏”画出来。
18、《带刺的朋友》一文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刺猬,在作者家的院子里偷枣的事。文章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表现了刺猬的可爱,文章妙趣横生,风趣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19、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20、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有哪些三年级
1、(滑稽)的小丑(飞快)地奔跑(粗壮)的树桩
2、担dān担心dàn重担
3、②识字方法:按照形声字的规律进行归类识记(如:芦和芽、鸳和鸯),字理识字(燕)。
4、《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5、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6、学习《村居》第二行,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感受杨柳的美与温柔。围绕“醉”字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春烟”指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那么,杨柳为什么会“醉”在这烟雾缭绕的春光中呢?是喝醉了酒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美景:早春二月,小草悄悄地长出嫩绿的、尖尖的芽儿,黄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还唱着欢乐的歌儿;岸边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着堤岸。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杨柳怎能不陶醉在这如诗如画,如烟如雾的春光中呢?
7、《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8、叶澜:为什么我不赞成简单提“教师专业发展”
9、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1、第三步: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12、在下面留言反馈学习情况,点在看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4、诗的前两行描绘了诗人看到的柳树长满嫩绿的新叶的景色,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二行诗句。
15、提示:先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句子要有条理。
16、视频:2020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课文讲解
17、《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这首诗通过“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菊花残枝傲寒斗霜的气概。
18、(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19、►(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20、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三、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古诗三年级
1、《望天门山》的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2、朝cháo朝着zhāo朝霞
3、父亲很善于观察。(同意。他通过观察无风而动的叶子,通过问气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鸟。)
4、过渡:通过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5、小学生读《红楼梦》笔记(含文学常识题)
6、再读古诗,整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
7、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8、还有第17课,包括《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这三首诗都是描述中国自然风光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第六单元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主题相符。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11、(清晰)的照片(圆圆)的气球(彩色)的图画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14、诗人远远望去,在皓月银辉下,湖中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白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15、在括号里填上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6、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17、三年级上册第5课《灰雀》
18、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19、第三种:狗听到“汪汪,汪汪……”的叫声,有一种亲切感,也不由得学叫起来,那只狗听到叫声走了过来,他们成了好朋友。
20、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构思奇巧,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
四、三年级上册描写祖国山河的诗
1、融化——(冻结)名贵——(低廉)巨大——(微小)
2、拉(拉下)晌(晌午)习(学习)萃(萃取)
3、(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乐朗读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达到背诵和正确默写的目标。)
4、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山的雄奇)
5、学校.学科.语文.专项.句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7、谢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首诗《望洞庭》里面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主要是描写洞庭湖之美。
8、划:huá划船huà计划
9、(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10、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1、(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我的家乡鱼儿多,千条鱼,万条鱼,游满池塘游满河。
1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15、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16、诵读诗词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诵读诗词可以点燃我们的智慧,诵读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诵读诗词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17、《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罪恶。
1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①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重点强调鸳鸯(yuānyānɡ)读音
20、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中关于这一部分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五、描写祖国河山的诗句三年级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故事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都要不断追求,这样的人生才充实、舒服的道理。
3、三年级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课文讲解
4、(1)学生汇报。老师解惑。(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丽:秀丽)
5、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6、①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作者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第四句)(课件出示古诗第四句。)
7、(4)小结:一个“出”字给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诗的意境中。
8、《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写杨梅的时候,有多感官参与。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尝,描述了江南(地区)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9、这段话共有4句话,是以树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
10、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
11、三年级上册课文16《金色的草地》
12、“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13、泛(广泛)饭(吃饭)犯(犯错)范(模范)
14、②山路上绿树成荫,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声。
15、——(生接)湖光秋月两相和。
16、①出示生字表,重点指导“融、溪”,强调易错处。
17、《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坚守阵地,
18、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寄托了无限的梦想!三(3)班同学朗诵的是《咏梅》《咏幽兰》《竹石》《菊花》。
19、提示:要弄清刺猬偷枣的过程(爬上树——摇晃树——归枣——用刺扎枣)有条理的叙述;其次,注意将刺猬偷枣的动词表达准确,还要将声音真切地描述出来。
20、三年级上册课文19《海滨小城》课文讲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