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寒冷悲伤的诗词(100句)

2023-02-01 16:19:3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形容内心寒冷悲伤诗句

1、(5)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2、“莫厌伤多酒入唇”全诗结构上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简要分析。(6分)

3、首联:借景点题,流露飘泊羁旅之情,与尾联相照应。

4、“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例(20湖南长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8、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9、《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2、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13、(2)杜甫在《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诱发诗人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14、古诗词默写是多年高考必考点之在高考语文卷中占据重要地位,课内的名句名篇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大纲规定必背篇目是重中之重。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6、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17、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18、《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9、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0、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

二、寒冷悲伤的诗词

1、(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意思是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作者由梦境写到了现实,虚实结合。实写作者秋夜从梦中醒来,联想到中原万里河山仍米收复,从而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进而表达爱国之情。

2、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3、中考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100个易错成语

4、(1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句子是“,”。

5、(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对溪水的阻拦。

6、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爱的摇晃起来。

7、结合这些背景分析,这支曲子中的梅花可以理解为作者心目中高洁品性的代名词,这在他另一支散曲《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也可以看出来:

8、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9、在《纪晓岚》电视剧中,乾隆要杀人了,纪晓岚就剥了颗花生给他说:微臣送皇上一颗“仁”儿,也就是让他不要乱杀人。

10、遥想处士①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②消息。

11、出自:唐代·王维《冬夜书怀》

12、(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

13、夜发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见下渝州。

14、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15、《赤壁赋》中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6、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7、《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19、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20、BDB

三、表示描写心情凄凉心寒的诗句

1、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

2、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3、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如何诠释这种寂静呢?只能依靠比喻的力量。

5、你以为我是长安城里哈哈大笑的人。

6、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7、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8、例(20四川达州)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9、《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10、年终时候遍地飒飒北风,潇湘洞庭在白皑皑的飞雪中。

11、(2)《浣溪沙》中,表现词人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感伤怀旧的词句是“,”。

12、(8)《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1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4、(1)《庄子·逍遥游》中,“”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

1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6、而绝望实际上并不多见,古人诗词除了闺怨,其他相对乐观豁达,私以为太绝望的诗词就单单人生态度就难以成就传世名篇。总之呢,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某一字眼能表达的,情绪需要酝酿,需要前后文的衬托……

17、尾联:遥应首联,是全诗中最能表达乡愁的一句。

18、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愿。

1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

20、(答案)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四、寒冷心情的古诗

1、《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2、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3、“而你的声音来到我颅内,修复哀伤。”

4、C.颈联用典,以“西施”与“卫玠”两个历史人物作比,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间“花”与“泉”的特点。

5、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6、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7、(1)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自己内心曾经茫然的一句是“”。

8、A.全诗第二句写景,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9、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

10、《诗经·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1、(2分)杨花子规

12、答案:(1)家田输税尽(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3、出自:五代·李煜《病中感怀》

14、“我曾三步并作两步而来。我将两步化作三步而去。

15、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16、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17、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请具体说明。

18、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19、(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20、颈联: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

五、寒冷伤感的诗句

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3、部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整理)

4、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5、(3)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6、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7、这首词把真实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8、例(20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9、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名著必考考点汇总

10、《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11、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12、(4)《使至塞上》中“,”两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描写了壮阔雄奇的塞外风光。

13、C.颈联写远景,“远烧”,其实就是前一句提到的“微阳”,一个“烧”字,隐隐透露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1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7、不同点:示例1:首先,韦诗全诗都是写景之句,融情于景;而柳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怀,卒章显志。其次:韦诗描绘的是美丽的春天之景(雨中春景),借此反衬眼前台城的荒败,表达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和对晚唐将亡的忧虑。而柳词中的景带有衰败之感。

18、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19、(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诗句“,”。

20、理解型默写题,近年来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