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败挫折的古文(100句)
一、关于挫折的古文名句
1、陆游《游山西村》诗中表达诗人初时疑虑丛生,后又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2、——《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5、(19)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
6、(译文)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7、——《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8、(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0、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1、0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12、(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4、(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7、《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间为学生选编的教材,也是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文中收录有:陶渊明、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名家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18、点击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19、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二、关于失败挫折的古文
1、(背景)《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摘录的段落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求索之路的感悟——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2、——《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3、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7、(22)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8、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意思是不经过千百次冶炼,怎么会知道寸金的精纯!
9、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0、好学而不贰。——《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1、——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14、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5、选自明代于谦的《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头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6、《饮酒》中说明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7、京城风行“高髻”,各地便竞相仿效。讽刺了上行下效、盲目跟风造成的追求时尚的不良社会风气。
18、答:当我的同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悲观难过之际,我想用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9、适用话题:悲观、乐观、达观
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关于挫折的文言文名句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5、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形容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
6、(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同样适合做标题
8、白天想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的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9、(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0、《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切的诗句是:,。
11、(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受宫刑的不幸遭遇。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英雄气概流传千古,表现出了他坚守理想,坚韧不屈的精神。
12、适用话题:思考与行动、实践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1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7、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出处)《孟子·告子下》。
19、(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0、——《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四、面对挫折的古文佳句
1、《十二章》强调将“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句子是:,。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天时人事每日变化很快,到了冬至阳气生长春天又即将回来了。告诫人们时光飞逝,要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6、可以替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其十六):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9、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10、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1、0要像行动者那样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样行动。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6、——《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7、(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8、——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19、适用于读书等。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其二):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20、王安石《登飞来峰》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五、关于挫折的古诗文名句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示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少壮时下的工夫要到老年时才取得成就。
5、译文: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7、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8、(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9、《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
10、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北宋诗人欧阳修的“,”;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11、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12、(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3、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14、萧伯纳,爱尔兰剧作家,代表有《圣女贞德》《伤心之家》等。
15、内容来源:中国传统文化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7、(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所写。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表现出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
18、学而不化,非学也。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