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李白很仙的诗句(100句)

2023-01-29 16:48:2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李白最仙的诗

1、瀑布如珠帘“挂”在山前,似乎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真想问李白,从何处想来。

2、据唐代人记载,《清平调三首》是李白任供奉翰林时所作,三首诗都是写杨贵妃之美。

3、现在不妨来细读这两首诗。他们体裁相同,风格近似,有可能同出一人之手。第一首写作者自己的神仙生活:从鱼肚子里得到道书,含义微妙,因此要去求教天老,之后功力大进,四海遨游,邂逅龙子,获赠明珠。这样的内容,没超出游仙诗的范围。你若说它写实,作者当然非神仙莫属;你当它是想象之词,谁都能写,不必郭璞曹唐。诗的前面大半部分,从“朝披梦泽云”到“海气侵肌凉”,确有李白风格,有他惯用的词语,惯用的句式。李白的五古得力于汉魏,此处的“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正是如此。后面八句略有陌生感,我想主要是其中的内容,包括一些用词,不是李白诗中习见的,特别是这四句:“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语气像,用词略俗。

4、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7、这首诗里,作者有意将自己置身于诗中,虽然诗中没有出现“俗人”,但是俗人和隐逸者(即诗人)两个形象却十分鲜明的形成对比,最后诗人用桃花源这个意象说明原因,点明了隐居处别有天地,非人间可比。在李白的诗中,这首诗处处洋溢着仙风道骨,李白不食人间烟火的特点也展现在读者面前。

8、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仙风道骨,诗歌充满了梦幻色彩,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也就可见一斑,如果要从诗仙的诗中选一首最有仙气的诗,我认为是这首《山中问答》:

9、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10、其二在完整抄录上述两首诗后说:

11、浩荡东流的长江,以奔腾壮阔的气势撞开了“天门山”,使它中断为东西夹江而立的两座大山。江水东流至此转而向北,在狭窄的通道中激起回旋。两岸青山相对而立,像在迎送江水一样,远远的天边驶来了一只小船。诗人“望”天门山,为这名山美景而陶醉。

12、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1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5、总有人问,读诗有什么用?如果你能学到李白超凡的想象力,那么,对于学习有益无害。

16、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1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8、因为爱李白,世人总是不啻于把最好的荣誉给李白。

1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0、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二、李白很仙的诗句

1、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3、友人乘舟而去,而李白依然还站在那里,望着背影久久不能回过神来,那一刻,所有的不舍与深情都在这一望中。

4、许多人喜欢吟诵《将进酒》,因为李白将喝酒销愁,写得豪迈自信、酣畅淋漓。许多人都想梦回唐代,亲眼看一看那个豪情万丈的李白。

5、苏轼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他也是一位文人。说到文人,我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就是“气节”,这是衡量一个文人成败的标尺,而对“气节”尽乎固执的坚守对中国文人而言已超越生死。屈原的一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想必为中国世代文人所理解。

6、最励志的诗:《行路难》

7、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8、谁家玉笛暗飞声,

9、于是,尽管苏轼一再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但当他看到重新掌权的旧党人士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员并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内心对自己所坚信的正义的执着以及他对自己是非判断的自信,驱使他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10、如果没有李白,唐诗将缺了多么灿烂的一角呀。

1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可一旦这样的仙人,脱离了本身的仙气,纠缠于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繁华富贵时,你就会有一种偶像塌房的感觉,毫无疑问,李白是热衷于仕途的人,在追求仕途的路上,即便是仙人,也不得不低头,向权贵低头。

13、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14、图文来自网络,由淘诗词整理。

15、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16、当诗仙李白遇见大文豪苏轼

17、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18、传说的李白逸诗,有两首特别出名,一般题作《上清宝鼎诗》。第一首:

19、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20、“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三、李白的最好的一首诗

1、当年,李白为了仕途,他又不想通过科举应试,就不得不走上行卷这条路,那马屁拍得震天响,当时有个叫韩朝宗的人,此人官职不算太高,却受到天下人仰慕,在皇帝面前也说得上话,许多文人学子都要去拜会韩朝宗。

2、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3、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4、对苏轼而言,整个元祐年间是动荡不安的,在与王安石变法的党派之争中,苏轼没有逃过被贬的命运,且险些丧命。曾经的风光无限与贬谪期间的劳苦乏味既给了苏轼莫大的打击,也给了他许多人生感悟。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7、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8、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9、——《北风行》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以席来拟雪花,此句想像飞腾,精彩绝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大,密的特点,还写出了边疆的寒冷。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1、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12、最经典的词作:《菩萨蛮》

13、李白本是满怀愁绪,酒也喝不下,饭也吃不下。“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可是,当李白想到姜尚和伊尹的人生经历,又给他增添了信心。

14、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5、但是,问题既然提出来了,我还是壮着胆子说一下我的看法。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8、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19、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0、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

四、李白比较仙的诗句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李白远望庐山瀑布,说: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瀑布如珠帘垂挂在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众所周知,李白的想象瑰奇浪漫,这首《望庐山瀑布》就是明证。

5、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时少年心中有着全天下文人共同的梦想,经世致用,辅佐天下。

8、《清平乐三首》是不是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当然是好诗,除了李白没人写得出来,但这是三首马屁诗,这种把人往天上夸的句子中,有多少李白的真情,不好说。

9、这是一首狂放的诗,却藏着李白怀才不遇的悲愤。

10、不及汪伦送我情。

11、这两首,《全唐诗》李白诗补遗也都收录了,前者题为《瀑布》,后者标为《断句》,后面多出“野禽啼杜宇,山蝶舞庄周”两句。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4、他爱交友,点点心意,都在字里行间。

15、孤帆远影碧空尽,

16、有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神仙?

17、惊天地泣鬼神的是李白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刚刚面临绝境,但只要有一点希望,他就又成为那个自信而豪迈的李太白。

18、他爱写诗,余光中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能体现李白仙风道骨的诗句太多了:《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醉欲眠君且去,名朝有意报琴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待吾尽节报名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侠客行

20、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五、李白最神仙的一首诗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3、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4、诗中描写他早上离开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晚间就到达了江陵。途中两岸猿声不断,而一叶小舟很快就穿过了万重大山。充分表明了遇赦返回途中的愉快心情。诵读诗的第三句时,可稍作停顿,以体现欢快的节奏。

5、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7、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8、《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李白《夜宿山寺》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这寺楼峻峭挺拔、高耸入云。“手可摘星辰”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最狂放的诗:《将进酒》

14、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6、很多人说李白的《赠汪伦》很low,这看你咋理解,如果要和《蜀道难》这一类“仙”诗相比,《赠汪伦》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平平无奇,但如果你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用一种朴素的眼光去看待,其实这首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绝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1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8、烟花三月下扬州。

19、相比之下,第二首比较平庸。说平庸,前面六句和后面四句都很不错,拙劣的是中间六句:“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下村。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惨见当涂坟”一联,凄凉阴森,不是仙诗,殆近鬼诗。“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还可说接近李贺一路,这两句则李贺也不会这么直接,李白更不会用这样的词语。制作此首的目的也许太明确了,就是担心读者看不出诗的主人已羽化登仙,所以要突出他的“死”。结句的“扪星斗”,简直是李白的招牌,反而让人觉得是露骨的模仿。因为李白的逸诗里已经有了:“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话说回来,这首传说得自蘄州黃梅县峰顶寺梁间的不署名之作,我宁愿相信不是李白的,看似飘然,却太轻佻了。

20、————/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