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词(100句)
一、关于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4、难忘家乡,家中已故老父,曾也是战士,而今,我成了他,在同一棵树下思乡。
5、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6、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7、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8、深夜里,父亲来到庭院,望着天上蛟洁的月光,心里痛苦万分,因为,他知道,自己明天就要离开家人,去打仗,而且去了,可能就回不来,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9、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10、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11、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12、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随意:任凭。④歇:尽。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3、诗词君: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14、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离离园上草一岁一枯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7、(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18、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19、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0、这首诗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诗人用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二、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我竭尽全力地爬上树,摘了一枝最好看的、拥有五种颜色的花儿,把它藏在衣袖里,想把它送给日夜思念的家人。霎时,衣袖浓香扑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5、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6、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7、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8、解释:思念家乡想念家里人
9、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一:
1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1、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1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4、出自晋·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循,沿着。这句诗描写诗人循着回家的路,扳着手指计算回到家乡的日期的真切情状,表现的是诗人思乡情深、归乡心切之情。
15、《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6、又是泪眼模糊。久别家乡,如今这清冷之夜,哪比我心中温暖的故乡?时常风雨聒噪,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是家,是小儿,是贤妻,是慈母。
17、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8、(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9、诗词君: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20、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三、有关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1、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3、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5、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6、3)前情后景——以景衬情
7、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
9、一片洞庭心,聊凭塞鸿写。
10、《滞雨》(唐代)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11、以《庭中有奇树》为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用第一人称,想象自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发生的时间可以是遥远的过去,也可以是现在或将来,注重对树和花的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可以合理添加事、物和人。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低头看看这花,花香仍四溢,花树仍蓬勃。我却年过半百,饱经风霜……
1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5、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16、描写友情的古诗(八首)
17、沈斯尹/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8)班
18、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19、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长相思》
20、“绕”字,有的书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
四、有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
1、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2、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3、第四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诗人的写信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诗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写自己怎么样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地写家书,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凡的动作来说明自己是在写家书。
4、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如下: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人思乡诗常用意象:秋风、秋霜、衰草、月亮、沙鸥、西楼等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五夜望月》
7、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9、(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12、“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13、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14、“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15、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18、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19、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20、“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五、关于描写思乡情的诗句
1、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2、看见了一朵花望着月亮而开,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后几年,我又能否回到家乡,看望亲人呢?我望着圆月,询问自己。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4、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6、诗词君:这一年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7、诗词君: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羁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
8、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11、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12、戍楼上的鼓声使路人断行,秦州的秋天传来一只大雁的哀鸣。露水从今夜开始显现,月光当是故乡的明亮。虽有兄弟却分散各方,家遭破坏兄弟生死不明。想寄的书信不知送往何处,何况是人荒马乱,鸡犬不宁。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程垓
15、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落月、江枫、满天霜是静景,乌啼、渔火是动景。特别是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6、六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意象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17、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9、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平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20、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