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有关思乡怀亲的诗句(100句)

2023-01-29 15:44: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思乡怀亲的诗句有哪些

1、雄浑壮阔,即景抒情,虚实结合,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

2、(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情感。五言绝句思乡(或“秋思”)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5、人生自有诗意,宁波书城静待您的到来。

6、《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8、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9、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0、“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蓦然而生。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11、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2、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3、(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送别(隋朝民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8、雾茫茫的清晨,露水还晶莹挂在枯花残草上,风凛凛吹来,带着她的芳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为什么无论我怎样努力的追寻她,都不能够接近她一分呢?水边的她,清泠的像是可望不可即的仙子,而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又怎能追及她的步伐?

1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二、有关思乡怀亲的诗句

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2、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3、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4、《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唐 高适

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8、这首诗初读时十分单纯,语言也较浅显,粗看就知道是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细看则不那么简单。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说它微妙,是因为它采用了对写的手法,男女主人公轮番上场。“涉江采芙蓉”应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游子求宦于京师,应是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去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明明是女子思夫的口吻,前四句的主人公当是女子无疑。在“涉江采芙蓉”的欢乐女子中,有一位女子与众多女子的嬉笑打闹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赠送给心上人,因为她的丈夫却远在天涯。

9、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10、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12、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13、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14、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闻雁》(唐)韦应物

18、岁月可以凝固为化石,生命可以老迈如古树,惟有关于故乡、亲人的记忆永远鲜活如初!

19、预约方式:扫码通过文化云预约

20、地点: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三楼报告厅

三、思乡怀亲的诗词

1、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2、这是一首思乡怀亲(这里查看思乡怀亲专题)的情诗。简单的古代生活,大多的亲人和感情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而长期被截断。交通不便,书文无往,音信全失,是许多人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3、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4、国仇家恨: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北望王师又一年。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怀才不遇: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思乡怀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伤春感时:春风堪赏又堪恨,才见花开又花落。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离愁别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吊古怀亲: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6、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C)

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渔家傲》(宋)范仲淹

1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15、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6、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17、这首诗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19、修辞传情(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

20、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句

1、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2、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3、点击标题下"中小学必背古诗",关注,一起来学习!

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5、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从:追寻。晞(xī):干。

8、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0、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11、时间流逝,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太阳已把黑夜撕破,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

12、右:迂回曲折。沚(zhǐ):水中的沙滩。

13、《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14、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15、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

16、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8、(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五、思乡怀亲的古诗词

1、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2、B.第四句作者以自问自答方式很自然地体现诗歌的情感转变。

3、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4、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构思非常精巧,使全诗“愈有意味”(沈德潜《唐诗别裁》),请你结合全诗作一简要评析。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7、根据要求,规范答题

8、《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

9、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10、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1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13、芼(mào):择取,挑选。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16、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7、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8、(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隔千里兮共明月”—宋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0、最难耐的就是自处异乡,忽然抬头的那轮明月;热闹中忽然转身的那抹孤独的身影;冷雨清秋独酌的那杯酒;家乡口音从闹事中渺不可寻;依稀可望家乡而匆匆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