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秦始皇的诗(100句)
一、讽刺秦始皇的诗句
1、昔日有嬴政,六国一扫平;自称始皇帝,深居咸阳宫;霸气使人惧,叱咤怪眼睁。群臣惟诺诺,无人敢谏诤;甘愿受驱使,唯君命是从。始皇得天下,得意又忘形,天天饮美酒,时时醉芳丛。一日宴群臣,置酒咸阳宫;群臣竞朝贺,频赞盖世功。有云日月照,莫不相宾从;有云扫六国,盖过尧舜功;有云效周文,列国与分封;有谏集权者,焚书将儒坑。
2、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3、译文:失去鹿中是大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家庭就等于不是人了。男儿生下来就要像刘邦项羽一样,不要想着找一处地方躲避战乱。
4、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5、罗隐一笑置之,随手写了首诗赠给云英。
6、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批评秦始皇杀荆轲的!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始皇是历史上受争议最多的皇帝之一。论功,一统华夏,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废分封建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北筑万里长城南通灵渠水系,自号皇帝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格局。这每一项都是万世功绩,单论这些功业秦始皇确实配得上“千古一帝”之称。
8、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
9、“万里如龙飞北国,千台似虎护神州。”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历史贡献一直是受到肯定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贾谊在《过秦论》中赞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个天然的屏障当然也给中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
10、皮日休和陆龟蒙并称“皮陆”,他们和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11、而论过也不少,大兴土木建阿房、修骊山墓,繁征劳役、焚书坑儒、求长生等等都使得秦国国力迅速衰落。百姓也苦不堪言,天下男丁几乎都在服劳役,以致最后陈胜吴广带着一群劳役揭竿而起,燃起了反秦之火,二世而亡,早有根源!
12、这首诗咱们一句句的来吧!但愿不要被河蟹,阿门!
13、骊山唐代皇家温泉华清宫
14、虎视徒逐逐,竟死于沙丘。
15、唐朝江南最好的诗人除了戴叔伦就是陆龟蒙和罗隐。请看陆龟蒙如何描写《白莲》。
16、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17、秦皇汉武之后,中国的王朝不断更替,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但万变不离“民为本”这个核心价值观在起作用,做到“民为本”,国家就兴旺,背离了“民为本”,王朝就覆灭。
18、嬴姓,赵氏,名政(正),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赵政、秦王政、秦王赵政、赵王政,然后世多称之嬴政;
1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0、豪放。豪迈奔放的诗歌,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广大的空间,巨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雄浑苍茫,浩淼而无限阔大的景象,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例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类的句子。
二、形容秦始皇的诗
1、然而,当我们看到雄浑的长城时,有没有想到过秦国抵御匈奴的艰辛?当我们受益于如今的法治制度时,有没有想到过秦始皇当年是怎样力排众议,实施商法?当我们使用着一致的文字和度量衡时,有没有想到过秦始皇当年的奔波?甚至,当我们看着纷乱的欧洲各国而转眼再看中华一统的强大时,难道不觉秦统一六国是特别伟大的一件事吗?
2、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3、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4、张籍和王建是同窗好友,他们曾在魏州拜师求学。魏州即魏博节度使驻节地河北大名。张籍毕业后告别王建回到家乡和州,经孟郊介绍认识韩愈。韩愈当时任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观察推官,他推荐张籍为贡生并倾囊传授自己的考试经验。张籍不负所望,次年在长安题名金榜。
5、而到近现代,面对百年屈辱,当我们唱起“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时,长城也成为了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不可欺辱的精神象征。而登上长城,吟诵起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诗句时,无不增加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励起中国人的奋斗精神。
6、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7、但王建和张籍一样,写得最好的不是他赖以成名的乐府诗,而是本章开篇所引《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他的《新嫁娘词》同样清新有趣。
8、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guikenet@1com
9、江南遇天宝乐叟唐·白居易
10、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李贺《长歌续短歌》
11、这首诗是张籍的《秋思》。张籍祖籍苏州,后来迁至和州乌江,这里正是当年楚霸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地方。
12、此诗有借古讽当朝之意,名托讽刺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13、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14、李商隐的《筹笔驿》是经典之作,但罗隐的《筹笔驿怀古》也有独到之处,那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让很多壮志未酬的烈士热泪长流。
15、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16、然而,自称“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嬴政,期望千秋万代的“始皇帝”,其苦心经营的“大一统”江山,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五年,然后就灭亡了。
1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为杜绝“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的现象,提出“焚书”的建议。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除秦纪、医药、卜卦、种树之书外,其他如百家语、《诗》《书》等限30天交官府烧毁。这起焚书事件,无数文化典籍化为灰烬。
18、点评:这个孩子的文章,可以称得上有格局了:有站位,有思辨,很冷静不偏激,洞察历史,同时又能关照人性,虽然在遣词造句中尚嫌稚嫩,但却能看到他不人云亦云,且并不是一味追求个性,走极端的深入思考痕迹,这是很难得的品质。
19、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0、了解用典丰富诗词作品内涵(3)
三、贬低秦始皇的诗
1、李绅之外,擅长用诗歌表现民生疾苦的还有聂夷中。聂夷中是黄河沿岸的河东或河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他出身贫寒,去做华阴尉的时候,行李中除了琴书别无他物。他写过《咏田家》,对农民的困苦感同身受。
2、华岳仙掌(诗/白鹿原上)
3、长安八景,又称关中八景,是八处分布在古长安周边的著名历史文化风景胜地。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刻于清康熙初年的碑石,分别以诗和画的形式记载了这八处名胜,即:
4、匈奴一直是中国的边患,对于这些飘忽不定的游牧民族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因此修筑用于抵御骑兵的长城,无疑是成本最低的国防工程。而自秦始皇之后,两千年来的各代王朝,或多或少地在利用长城来保卫自己的江山。
5、译文:政务劳烦所以统一了文字小篆,愚昧庸俗而开始焚书坑儒
6、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
7、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出:“汉承秦制”。
8、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9、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0、元和十一年,张籍调任国子监助教,眼病也逐渐好转。此后做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官,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仕途不利对张籍未必是坏事,他可以一门心思写诗。他当时的诗名超过韩愈。
11、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12、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春云。
13、秋天是寄托思念的季节,因为中秋和重阳都在秋天,所以和张籍齐名的王建也写过一首有关秋思的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秦皇煽虐焰,烈烈燔九州。
15、秦始皇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为了使自己福寿延年,他四处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结果上当受骗,其中最有名的骗子就是方士徐福。
16、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17、唐朝王公大臣喜欢招揽才子,显示自己礼贤下士。中唐以后藩镇对朝廷阴奉阳违,不但拒绝给皇帝提供美女,还和朝廷争夺人才。一些失意文人和急于进取的青年才俊常常经不住诱惑。韩愈通过《送董邵南序》委婉劝阻。张籍也收到了检校司空、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聘书。“穷瞎张太祝”虽然很想收下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但最终还是不敢欺师灭祖,以一首《节妇吟》谢绝李师道。
18、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1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20、章碣是晚唐诗人,在诗坛名声不大,有诗家评价章碣道:诗格单而力弱,然《焚书坑》一作,自足名家!可见这首《焚书坑》算是章碣最杰出的作品,足以跻身一流。
四、形容秦始皇的诗句
1、在中国,不管是哪个皇帝上台,也不管是皇帝出于私心还是公心,都会维护“大一统”的核心理念,而秦始皇因为在“大一统”这点上的伟大历史功绩,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名人的赞誉。
2、释义:秦王一天天暴虐无道,燕太子怨愤也就加深。
3、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4、唐朝诗人杜牧有《焚书坑》诗一首:
5、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6、失鹿中原大有因,独夫尽法已无民。男儿生便为刘项,莫想桃源去避秦。
7、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8、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9、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10、骊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展厅
11、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12、这是一首元代的散曲。全曲运用高度高度夸张的手法,写得幽默诙谐,对那种贪小利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写得极具特色。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4、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15、另一首《田家》同样谴责苛政猛于虎,但是相对含蓄。
16、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17、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18、《楼观》宋苏轼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谁烧厨灶香。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19、然而,经过三十年的穷兵黩武,整个中国哀鸿遍野,十室九空,是累累白骨和尸山血海托起了虚幻的“汉武盛世”。如果不是汉武帝最后下了《轮台罪己诏》,宣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悉苦,不可追悔。自今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因此得到了人民的原谅,而避免了人民造反,否则,恐怕和秦朝是一个下场。
20、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五、描写秦始皇的诗句
1、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2、祖龙虽死却难评儒法争来各有声
3、李白秦王扫六合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赏析)这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此诗开篇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继而讽刺他追求神仙的荒唐行为.据《资治通鉴·天宝九载》记载,唐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李白此诗似为玄宗慕仙事而发,以古喻今,借秦始皇来讽刺玄宗.
4、罗隐是唐朝最被低估的诗人之他也写过一首讽刺现实的诗《雪》。
5、这首诗否定秦始皇焚书策略,认为这一举措对稳固帝业毫无用处,但是诗人没有提出切实的措施能帮助秦始皇稳固基业,也没有探讨秦代灭亡的真正原因,而是将这种思考留给了读者。这种方式既可以说是对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也在另一方面透露出诗人见识的不足,难以给读者一种思想上的警醒。
6、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7、这里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秦始皇焚书,本来想统一思想,保持稳定,怕读书人起来作乱。却不料,崤山以西焚书坑的坑灰还没有冷却,崤山以东就人起来作乱,带头的是不读书的刘邦和项羽。“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朝也随着刘邦项羽等人的作乱,很快灰飞烟灭。
8、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460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谓坑儒,本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已。《史记》记载的侯生、卢生非议始皇的话,始皇知道后大怒,认为“今乃诽镑我,是重吾不德也”。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说明秦始皇主要坑杀的乃方士、术士,并非儒生。
9、译文:六国已经亡了,如今只剩下荒芜的宫殿,从古到今的坟典也都失去了。秦始皇枉费了自己使百姓愚笨的政策,刘邦项羽当年也是没有读过书的人。
10、这件事传为一段诗坛佳话。朱庆馀后来成了张籍的得意弟子,虽然仕途和老师张籍一样不顺利,但写过一些还不错的诗。比如他的《宫词》。
11、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12、自古乾坤属真主,骊山山下好沾巾。
13、人生但得登豪旅,脚下千难亦快哉。
14、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15、每至提及秦始皇,便常常念起他焚书坑儒而被后人加上的罪名。于司马迁的笔下,他是“刚毅戾深,刻削毋仁恩和义”。站在个体旁观的角度,这句话自然是正确的,但若换个角度呢?始皇13岁便登上王位,但却于22岁才掌握实权,而之后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也多次身陷被行刺的险境,自然而然地便会形成多疑的性格。且思想决定行动,秦国一直推崇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而在韩非子看来,儒生是最常抨击时政的。试想,在始皇建立的那样一个新生政权中若有大量儒生,则追求安定何异于缘木求鱼呢?所以,仅焚书坑儒便称他残暴,未免言过其实了。
16、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17、长庆二年,太学博士李涉坐船去九江看望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一天夜里行至浣口,数十名强盗突然现身把船围住。
1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9、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20、生前有力移天地,死后无人予席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