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枫桥夜泊的意思(100句)

2023-01-28 18:37:3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枫桥夜泊的意思

1、《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2、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

3、师:在这里,还有一种愁。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写的一篇散文《不朽的失眠》片段。

4、《枫桥夜泊》题目的意思是:夜间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枫桥夜泊/夜泊枫江》(作者)张继(朝代)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5、师:读了这篇散文,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8、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

9、(解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

10、老师划好节拍并示范读。

11、师:我们说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们慢慢地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2、(出处)《枫桥夜泊》——唐代:张继

13、别再瞎折腾啦啊!打工制不但使人民失去了主人翁的地位,也成全了铁老大啊!都能安居乐业安分守己,也许它们没这么牛啦???!!!如此瞎折腾就能实现现代化吗???

14、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5、“乌啼”是什么意思?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是怎样的形象?乌鸦的叫声。

16、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17、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18、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

19、月亮已落,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抱忧而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远远的传到了客船。

20、《枫桥夜泊》扩大了枫桥和寒山寺两处名胜的名声和影响。枫桥、寒山寺本非规模宏大、声名显赫的胜景,却因《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显,至今名重江南,传声海外。

二、枫桥夜泊的意思

1、《枫桥夜泊》,写了七个事物,十个字,寄托诗人不可排解的情怀。

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参考译文月落和乌啼那边暮色朦胧漫天霜色。孤零零的江春桥与枫桥之间伴着江面渔船上的星星灯光也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简析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

3、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4、出现在画面上的秋夜景物,有远处的霜天、残月、栖鸦;有近处的江畔枫树、渔舟灯火、桥下客船。这些景物的远近、明暗、位置、层次都被诗人形象地勾画出来。特有的夜色气氛,已使客船上的旅人愁思难眠,而乌鸦的不时啼叫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又加深了深夜的孤寂气氛。在一首诗里,既能把景物写得这样真实、形象、幽美,又能把自己的满怀愁绪表现得这样充分,实不多见。

5、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他们相视无言。他们进入睡乡时,瑟瑟的秋风掠过,有没有惊醒他们,打断梦中的香甜?从不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了深沉的夜半钟声。枫桥江边的码头,又迎来了趁夜而来的客船。

6、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7、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应该能够听到码头半夜敲响的钟声。

8、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9、是凄清、寒冷、孤独和黑暗,却又有那么一点星星之光陪伴着。多听几遍,多念几遍,多想几遍。那黑的夜,白的霜,点点渔火和孤独的人,远处隐约传来了几声钟响。智在只好以歌声来诠释了。希望你能喜欢。

10、作者又听到了什么?——乌啼、钟声(板书)

11、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12、一码不扫,可以扫天下?

13、《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径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的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夜寒天、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枫桥”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江边的枫树。二是“枫桥”本名“封桥”,因作者的枫桥夜泊而更名。“钟声”指得是枫桥附近寒山寺中所敲的无常钟(此为当地风俗,也叫分夜钟)。

14、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5、枫桥夜泊》传统的名句是哪两句《枫桥夜泊》传统的名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

16、“江枫渔火对愁眠”,读着读着,哪个字眼触动你的心?——愁

17、枫桥夜泊古诗意思: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师: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它像千年好酒,醇厚绵长,像散发着芳香的清茶,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所以,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诗是跳跃的音符,诗是无声的图画,诗是感人的故事,诗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让我们喜欢并热爱诗歌吧。

19、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枫桥夜泊的意思全解

1、小结: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2、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3、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4、《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如下:

5、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6、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67

7、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

8、詩的前幅佈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鐘。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鐘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9、《枫桥夜泊》是张继落第后在回乡的客船上,晚上做的一首诗。通篇表现了作者落第后的惆怅感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在乌啼山那边落下,已经很晚了)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叶在摇曳,显得周围环境很静,孤独的渔火在跳动,我却睡不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里的钟声,我在客船上就能隐约听到)通篇都在写环境的静,以静衬托作者心中的落第的伤感。江边的枫叶、渔火,如果周围繁华,这些是不在意的。之所以在意这些,证明周围太静,连这些都能成为视觉重点。听觉重点在寒山寺的钟声,钟声是沉闷的,又是在城外。既然城里能听见,证明作者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静的。

10、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有小桥、有流水,渔船上还闪烁着灯火,有人家。这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11、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12、yèbànzhōngshēngdàokèchuán。

13、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4、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哇?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15、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16、——月落、枫桥、渔火、霜满天(板书)

17、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点评《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枫桥夜泊(fēngqiáoyèbó)基本释义诗篇名。唐代张继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枫桥镇。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江南水乡的秋夜风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远,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解释:

19、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0、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四、枫桥夜泊的意思20字

1、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

3、描写了深秋时诗人在苏州城外的寒山寺边枫桥下船上看到清寂景象,听到乌啼及钟声,写出了诗人对泊舟枫桥之夜心绪不宁,倍感凄清寂寥怀念之情。

4、《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5、此外,也有人认为第一句诗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

6、根据节奏朗读这首诗。

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张继漂泊在他乡,这时他心里有点儿(引说:思乡),有点儿(引说:忧愁、孤独、寂寞)

9、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10、有谁知道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秋天

11、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扬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12、在浩翰的古典诗歌里,能把枫桥、寒山寺的秋夜景色写得这样好,除张继外,还没有第二人。由于这首诗的问世,提高了枫桥、寒山寺的声誉,使它至今仍是国内外游人观览的胜迹。那么这首名作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诗人能够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的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得十分和谐,构成了此地特有的一幅秋天夜景图,并且能够十分自然地把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其中。

1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1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言话”基本解释:说话,谈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宋·苏轼《归去来集字》诗之三“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此与今日上海话中“言话”的用法是一致的。

16、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7、你在这么美的夜色里,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会感觉怎样?

18、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9、⑶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还有一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20、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五、枫桥夜泊的意思10字

1、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2、jiāngfēngyúhuǒduìchóumián。

3、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4、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5、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6、“泊”有两个读音,在这首诗里读作“bó”,那它还有一个读音该怎么读呢?请大家组词说明:湖泊(pō)停泊(bó)(板书)

7、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诗句。

8、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9、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表现了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0、生:在江苏省苏州城外的枫桥镇。

11、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2、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3、⑴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14、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

15、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七绝,题目枫桥夜泊的意思是,诗人夜间乘船停泊在枫桥这个地方的港口。

16、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17、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8、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19、——霜满天秋霜季节是指每年的九月、十月份,表示深秋来临。

2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