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英文版简短(100句)

2023-01-04 13:31:1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1、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2、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3、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日,月光变得又大又圆,后羿更加思念爱妻,可自己又上不了天,只好再次院中摆下供品遥祭嫦娥仙子,年年如此,此情传到民间,世人效仿,日久成俗。人们以月饼、瓜果相送,有“合家团圆”、“吉祥平安”之意,故传到明代俗称“团圆节”,便有“中秋节”拜月等种种说法。

4、将传统农历元旦(也就是正月初现在的春节)挪至公历一月一号,名为元旦。然后又依次制定了春、夏、秋、冬四个节日,即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更名为春节,端午节更名为夏节,八月十五更名为秋节,冬至更名为冬节。

5、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6、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7、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9、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10、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

11、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12、而正好在这时,有一只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仙,被召上天宫登记,它正好就遇到了被天帝处罚,押往月宫的嫦娥。这只兔子就非常好奇,嫦娥到底犯了什么罪行?一番打听后,它知道了嫦娥被迫服下长生不老药,飞向月宫的事情。它很同情嫦娥,认为嫦娥被判罚,让她永远忍受孤独寂寞,很不公平,它想要帮助嫦娥。它忽然就想到自己有几个孩子,在一番思考后,兔子回到家中,它决定将自己的一个孩子,送到月宫之中,去陪伴嫦娥,让她没有那么孤独。

1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中音在线”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14、每年八月十五京城百姓都要设供拜月供奉兔儿爷,还亲切地称它“兔儿爷”“兔奶奶”。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盼。

15、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16、因此,后羿之名扬天下,受到百姓的敬仰和爱戴。有一个能歌善舞、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嫦娥,慕名嫁给了后羿。婚后,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后羿除给年轻人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嫦娥在一起,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17、注:诗人独自在屋内静享月光,遥想妻子与家人同在天涯相望。美好的月色不堪赠送,只能希冀梦里相见。

18、后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19、蹦蹦,你的牙怎么嵌在胡萝卜里了|一天一个睡前故事

20、后来,因为唐明皇自己本就是一位通晓音律的君王,所以他心中默默把仙女演奏的乐声默记下来,回到宫中,便传给了杨贵妃,这就是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二、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英文版简短

1、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2、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3、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5、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6、注:淮海在月光下白若银子。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而桂树疯长会撑破月亮,还需人间修治。由实转虚,诗人的想象任意遨游!

7、3年里,我们带着群众脱贫致富,建乡村车间、建创业商铺、建乡村巴扎,为村民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脱贫增收搭建“舞台”;我们拓宽劳务输出途径,联系企业单位、工业园区、周边县市,多措并举帮助村民就业增收……一分耕耘,一份收获,2018年我们村顺利通过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可喜的变化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8、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谈,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间的。从官方角度讲,中秋节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成为一种全国性节日的。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阴历为公历,并对传统节日进行了调整。

9、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10、玉兔在月宫里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11、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2、冰壶秋月宾饯日月宾饯日月冰壸秋月不日不月霸王风月百星不如一月步月登云闭月羞花残冬腊月嘲风弄月嘲风咏月春花秋月

13、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14、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15、若本文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和朋友一起订阅

16、熬夜——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17、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18、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19、说起中秋佳节,在中国,人们便会自然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几个年了,至今仍为地球人所喜闻乐道,成为中秋由来起源的典故。

20、嫦娥始终想要和后羿再次相遇,那就只能再次做出长生不老药,而被送往月宫的玉兔便成了嫦娥最好的帮手,以后每到中秋之时,地面的人们便可以看到月球全貌,据说就有人看到,月宫之中有一只玉兔,正拿着玉杵捣制丹药。而人间的百姓们,知道嫦娥的遭遇之后,也非常的同情她,于是每到中秋之时,便通过赏月,吃月饼等方式来纪念嫦娥,再后来,中秋节也变成了寄托对故乡,亲人思念之情的节日,寄托着期盼家人团结,家庭和谐美满的节日。

三、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剧本

1、注:异国祝寿,恰逢中秋。“来劝”、“放开”如风卷残云后金月冉冉升起的动图效果。乡思客愁,佳节便也了无欢意。

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3、天空无边无际,可怜的嫦娥啊,不知飞向何方,在月亮上也许能看到自己的亲人吧?慢慢地,嫦娥飞向月亮,从此住在广寒宫里。

4、故事二:兔爷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京城地区爆发一场瘟疫,很多人染上瘟疫,恐惧、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京城。身居月亮广寒宫的嫦娥目睹百姓的苦难,心中不忍,便派自己身边的玉兔下凡为百姓祛灾除病。玉兔下界后担心百姓忌讳自己的白色装扮,便在途中借了神像的战袍与铠甲穿上。为更快治愈所有病人,玉兔时而骑虎或鹿,时而骑象或麒麟,长途跋涉为百姓治病。忙中出错,双耳外露。同时,百姓们窥见月亮上终日捣药的玉兔不见了,大家终于明白这个兔面人身的郎中乃是嫦娥派下来的玉兔。玉兔回宫后,百姓非常感激他,供奉其为祛灾除病之神。并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各种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样子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5、中秋节传说故事四:玄宗游月

6、宝宝阅读华中西南总群129680910

7、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8、我在巴尔格勒津村驻村5年了,这是我在这里度过的第五个中秋节,我会和队员及乡亲们一起赏月、吃月饼,畅谈村里的发展变化,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

9、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蓬蒙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为保仙药,情急之下把所有仙药全部吞下,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

10、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

11、前期,我们引导本村食品厂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协调资金10万元引进了5台烤箱,更新和完善了生产设备,日产麻糖总量可达2吨。同时,大力打造外销平台,通过各大网站和抖音平台等方式,扩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12、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关于中秋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13、羿娶了嫦娥姑娘为妻,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14、“嫦娥”若是也对他有意,便将手帕换成戒指再给到青年,这样一来二去,二人也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若是想追求哪位姑娘,男子就会提前认好心仪女子的帕子,与众人争抢。

15、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16、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7、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18、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9、后羿舍不得嫦娥,因此久久没有下定决定该如何处理这颗药,就把灵药带回家后放置一边。结果嫦娥没有受得住诱惑,偷吃了灵药,飞上天宫,从此和后羿分隔两地。

20、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名称

1、家长在阅读时,不要太多的运用反问的口气,要知道是你在给他讲故事,而不是在进行问答题。家长要赋予声音各种不同的效果。想要让你的孩子富有想象力,我们家长自己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对照图书直读哦~

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我在工作队过的第二个中秋节,虽然不能陪家人一起过节,但我并不觉得遗憾。

3、附图:小时候历史课本里的唐明皇游月宫

4、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今年是我和队员们一起在村里过的第四个中秋节。

5、必须说的秘密|一天一个睡前故事

6、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7、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徙弟多了,人员也就复杂了。有一个心术不正的小人,名叫蓬蒙的也乘机混了进来。

8、元朝统治末期,人们无法忍受朝廷的暴政,纷纷举起大旗抵抗统治阶级。朱元璋是起义中的佼佼者,但朝廷军队戒备森严,有时信息不能得到传递。这时候军事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让手下把八月十五起义的纸条包在月饼陷里,然后以拜访为名义把月饼送给各路起义军队,通知他们做好八月十五的起义准备。

9、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10、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

11、故事八:月下独酌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12、中秋的传说多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它与元末农民起义的传说有关。

13、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14、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5、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桂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谁家最勤劳,金叶子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16、中秋典故之一——嫦娥奔月,中秋节日由来

1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8、大羿回来之后,才发觉嫦娥已经不见了,这时他才看到,在天空之中月亮上,嫦娥正站在一棵桂树之下,凝望着他。虽然嫦娥为了不让长生不老药落入歹人手中,才自己服下了长生不老药,但是这件事情被天帝知道后,他仍然要处罚了嫦娥,让她独自一人呆在月宫上,永远忍受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19、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20、到了八月起义军队集合到一块,星火燎原,打败元军。朱元璋传令中秋节要军民同乐,做了很多月饼赏赐给各路臣民,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因此流传了下来。

五、关于中秋节的故事20个字

1、注:同是望月,昔日繁华对照今日凄清,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物是人非。

2、摘要:中秋节晚上,合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瓜果,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

3、感恩。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4、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用神弓,射掉了九个太阳,保护了人民,受到了王母娘娘的称赞,并且得到一颗灵药。如果二人分享即可长生不老,如果一人独食即可升天成仙。

5、即使是在当代,春节也还基本上保持着自古以来的风貌。相比较而言,中秋节似乎有点过于简单,因为除了吃月饼、玩月、拜月,我们几乎找不到更多的程式化的节日内容和庆祝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中秋节是一种传统节日的话,它的形成时间应该较晚。

6、关于中秋节,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秋节和月亮,赏月有关,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月球上有一座宫殿,叫广寒宫,而嫦娥仙子便居住在广寒宫之中。据说,每当月圆之夜,夜幕降临后,人们便可以看到月球上,嫦娥独自一人在一棵桂树之下,凝望着地面。

7、自治区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

8、常言道,“月是故乡明”,虽然离家远,但对我来说,“饼是村中甜”,在不断服务群众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实践中,我坚信广阔农村可以大有作为,村子就是我奋斗的最佳舞台。

9、又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中的“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等。这些描述中的中秋节更像是达官显贵和市民阶层的一种娱乐和游艺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节日。

10、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11、这首诗就是这个故事的真髓,你可以慢慢体会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请采纳

12、大羿的这个弟子心术不正,也想要长生不老,于是他就想盗出这颗丹药,自己服用,一天大羿有事出门,大羿的这个弟子便闯进了大羿家中。他威胁嫦娥,让嫦娥交出丹药,但是被嫦娥果断的拒绝了,于是他便自己动手找了起来,就在他快要找到这颗丹药的时候,嫦娥害怕他找到丹药后,危害百姓。于是,嫦娥立刻抢过丹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下丹药后,开始向空中飘去,一直停在了月亮之上。

13、这个中秋节,社区里很是热闹,各族居民在一起载歌载舞,用彼此亲切的问候和友善的眼神交织出民族团结的温馨画面。这些温馨的画面总能让我想起家人团聚的时候,社区也越来越像我的第二个家。居民们给工作队员和社区干部送来了月饼和水果,他们是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与这么多“家人“一起度过的中秋节让我感到十分幸福。

14、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5、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16、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17、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的一些习俗,在中秋节这一天,通常家人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在一些地区,中秋节的习俗,还有饮桂花酒等等。在古代,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赏月,赋诗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中秋节也是我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18、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进了卧室,对嫦娥非礼,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19、可是无论吴刚怎样努力,树也只是受一道刀伤就马上愈合了,桂树总也砍不倒,因此月亮也有了“桂宫”、“桂魄”的别名,“蟾宫折桂”也由此而出。毛泽东的词提到的“吴刚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饮。

20、小时候就听外公说过,中秋节时,月亮上的月宫之中,会有一只玉兔,手握玉杵捣药,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在上古时期,天空之中曾有十颗太阳,片刻不停的照射大地,大地上根本就长不出庄稼,无数百姓饿死在干旱之中,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大羿,他力大无穷,大羿登上昆仑之巅,用一把神弓,将天空中的九个太阳射去,只留下一个太阳继续照射大地,滋养生灵,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