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赞美无锡的诗句最有名(100句)

2023-01-27 18:47:0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无锡的名诗句

1、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注)小团月:即小龙团茶,又叫龙凤团茶,是宋朝贡茶。宋朝时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多做成团饼状。孙登无语:《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孙盛: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晋书·阮籍列传》:“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4、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5、(注)录于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艺文篇。宣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汉平帝追谥号“褒成宣尼公”。

6、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7、无锡旅游应该首打太湖牌。李白与‘太湖明珠’曾有的渊源,可以视为无锡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李白目前留下的近千首诗作中,有14首作品写到了太湖。他还发现,李白一生中有两次大的漫游举动,时间长达30多年。每次漫游,李白都将太湖周边地区,如苏州、无锡、湖州等作为必游之地,李白撰写的“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等,或描绘太湖的浩渺壮丽,或追踪范蠡的行踪,或表达归卧五湖的决心。惠山寺原有唐代“昌师院”,而“昌师院”与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中所提到“昌禅师山池”时间相符,而该诗所描述的景物与现存的惠山寺文物古迹又非常吻合。

8、以梅自况,借梅抒情,咏物而不滞于物,遗形而取神。花格与人格共舞,梅花从此走入文人日常生活,植梅、养梅、画梅、诗梅、赏梅,成为文人自比人格、交往清友的一种方式。

9、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走进泰伯庙,可见庙貌庄严、殿宇深沉,单孔拱形石桥北,花岗岩石牌坊所镌“至德名邦”四字尤其醒目。至德殿巍然而立,泰伯像古朴庄重、高贵典雅,让人不由想起孔子所称的“至德”和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列的“世家”第一。

12、李纲的梅花诗,大体上就是这种历史和时代的梅文化的孕动和体现。《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十》曰:“天生丽质绝尘埃,肯把胭脂漫污腮。幸有清香过于雪,对人何止白皑皑。”写了梅花的清高绝尘,不丢其气节。其十二曰:“小轩幽槛最相宜,对酒难禁绰约姿。莫讶落英飘万点,待看青子缀疏枝。”写了梅花的幽然淡泊,不失其心志。

13、哪一首诗词最能代表无锡的风格和气质?

14、这是描写无锡五绝的诗梅园孤山梅著名,此地更多情。梅树含苞放,丹心比玉晶。锡惠公园明珠惠似龙,山两一园中。亭榭环池建,园园花木葱。蠡园遥看景色妍,湖石柳丝绵。洞壑如云兽,廊亭映水天。蠡湖患共乐难留,皆然岂可求。保身知进退,功隐五湖游。西施庄夹城村本义,念施始更名。范施德勋在,与共情亦真。鼋头渚鼋头壮逼真,眺望碧波粼。环水峰峦隐,山迎似锦屏。马迹山大岛势如城,山雄享重名。当年游击战,日寇胆心惊。洞庭山轻舟靠洞庭,花漫山花馨。四季果丰硕,太湖扬石名。

15、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

16、别无锡南禅莲老(宋·曹勋)

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8、在无锡游览期间,皮日休写诗数首,其中《惠山泉》借诗讥讽唐相李德裕滥用职权,通过传递公文的官方驿站,递送二泉水为其享用,其意妙不可言。

19、蠡湖地区,是无锡太湖山水组合奇佳、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天赐风水宝地。相传范蠡偕西施隐于蠡湖,他们泛舟湖上,晨看“烟收远树山徐出”,暮见“月落寒涛水正平”,渡过了美好的时光。人们为了纪念范蠡,五里湖又称为蠡湖。

20、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岭望太湖

二、赞美无锡的诗句最有名

1、来去的扁舟就像一根棹一样轻,眼前的湖光春色明了。青山原是无情物,只有莺啼迎我来,送我走。

2、唐代诗人用力写梅花,那些著名诗人几乎无不写过梅花。这可能与唐代长安等地遍种梅花有关。唐代关中气候温暖,适合梅花生长。杜甫诗说:“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如果我们浏览一下《全唐诗》,梅园、梅馆、梅亭、梅湖、梅州、梅岭、梅溪、梅湾、梅涧、梅圃……这样的词语特别多,在唐人的诗中,梅花逐渐从审美背景向审美景观转移,到了唐末就进一步转移向审美意象了。

3、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4、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5、梅花是孤独的,它与众花无缘。诗人亦是孤独的,他的见识认知与众人有别。李纲极力主张抗金,可众人大都主张和议。李纲短暂出任过宋高宗的宰相,可与副宰相们都不太合拍,皇帝也常常站在其他立场,不完全赞同李纲的策论。君王的冷淡,官场的冷淡,置身其间的冷淡,这与梅花不是很相似吗?“偏得幽人带笑看”,是被嘲笑,还是被同样喜欢淡泊的世外之人看好?可此解,可彼解,耐人寻味。

6、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2)

7、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8、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

9、路入桃源九曲环,早春放棹碧云间。

10、一川秋色背人去,满路黄花迎子归。

11、是如何创造出最诗情画意的美丽

12、俯仰任登览,悠哉身世忘。

13、到了宋代,在诗人们的笔下,梅花逐渐被定格为“清雅”、“孤高”、“野逸”、“淡泊”、“幽然”、“气节”、“寂寞”等审美理想。

14、位于无锡惠山第一峰白石坞下的惠山泉,相传为唐大历年间无锡令敬澄开凿,因僧人惠照在此居住,故名“惠山泉”。惠山有九龙十三泉,二泉最负盛名。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

15、明代苏州状元吴宽是碧山吟社秦旭等“十老”的晚辈,又是诗友。他常被邀请来无锡惠山相聚。《题碧山吟社图》是吴宽为沈周所作《碧山吟社图》而作的一首题画诗,叙事巧妙、写景自然。

16、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17、明代无锡状元孙继皋的《鼋头渚游眺同蒋文学王茂才》描写了从船上远眺鼋头渚所见,吟出“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他写下此诗三百年后,这里果然建成了著名的太湖最佳名胜。当时交通不发达,取道无锡者不可能都到太湖边去走一走,否则,相关的诗篇可能会更丰富。

18、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慕名多次来品泉,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

19、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南湖胜迹苏东坡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

20、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三、形容无锡的诗句

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出自清代诗人夏子麟的《游鼋头渚三首其二》

3、过历山湛长史草堂(1)

4、李纲曾为唐人宋璟的《梅花赋》写过一个序言,宋璟是唐代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史书姚宋并提,姚指姚崇,宋指宋璟,都做过宰相,向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梅花赋》是宋璟青年时的咏梅小赋,被后人看作咏梅佳作,乾隆皇帝尤为赏识,曾亲笔书录并赋诗一首。

5、(注)水居,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高攀龙辞官还乡,在蠡湖边的鱼池头水中构筑一座小楼,小楼四面开窗,可以望山,可以观水,可以清风送爽,可以阳光普照,可以明月作伴,因而高攀龙题名“五可楼”。其外围筑一条曲堤,堤外便是蠡湖。高攀龙曾于此读书27年。如今易地在金城湾建高子水居,融入环蠡湖风景区。

6、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

7、林芳含雨湿,岫日开云光。

8、来去扁舟一棹轻,眼光春色隔船明。

9、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1、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12、蠡园是一处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是演绎范蠡西施爱情传说的地方,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

13、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14、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

15、明代诗人王永积在《五里湖》诗中赞誉蠡湖是垂钓的好去处:

16、江南文脉|“大上海”与“小上海”的昨天、今天、明天

17、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8、天气由凉转暖了,鼋头渚光景无边。江南路已经是莺飞草长,这样湖山正好放船游览一番。

19、他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四、描写江苏无锡的诗句

1、李纲家族自祖辈起移居江南,他出生在江南华亭(今上海区域,古代松江府),成长在无锡,并以常州府无锡学籍参加了科举,所谓无锡考生,由此,李纲自称无锡人是合乎情理的。

2、(注)参见苏轼《和三唐人惠山诗》,其诗序云:“余昔为钱塘絬,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既去五年,复为潮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箫然,有出群之姿,用其耻砋各赋三首。”。据此,苏轼、秦观、参寥各赋三首惠山诗之事,约在宋元丰二年(1079)。

3、关于唐诗中含"树"的诗句你可以在百度里去用《全唐诗库》搜索一下也可以用这个网址《全唐诗库》首页有内容检索你只要输入一个“树”字所以含“树”的唐诗都检索出来了那可多的很哟

4、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5、太湖烟波浩渺,激起千倾波浪万千诗,或忆旧事,赞范蠡,叹西施;或寄情七十二峰,让人浮想联翩;或登高远眺,一览云涛鸥群起;郭沫若曾发出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盛赞。

6、姜夔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忆王孙姜夔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姜夔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7、江南记忆|灵官庙弄里的童年时光

8、湖水温情而灵动,博大而开阔。水面丝绸般的光滑,粼粼碧波、点点白帆、丛丛芦苇,以及湖边的小镇楼阁绘成了一幅极具水乡风情的画面,有“太湖天下秀”之称。

9、穷途散尽三千客,故国难忘十二楼。

10、锡惠公园内的“天下第二泉”,

11、层阿疲且引,绝岩畅方禁。

12、阳羡溪头蟹正肥,三年客尽拂征衣。

13、清圣祖玄烨、高宗弘历多次下江南,曾在黄埠墩盘桓或借宿。玄烨题了“兰若”的匾额。

14、李纲《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十四》说:“广平援笔赋梅花,富艳清便底死夸。况有西湖隐君子,句中能道影横斜。”前两句说的就是宋璟,宋璟字广平。后两句说的是林逋,林逋在西湖小孤山隐居,梅妻鹤子。李纲在序言中说:“予谓梅花非特占百卉之先,其标格清高始非余花所及,辞语形容尤难为工。唯标格之独高,故众美之咸具,下视群芳不足比,数桃李逊嫮、梨杏推妍、玫瑰包羞、芍药厚颜,相彼百花,孰敢争先。”标格独高,众美咸有,傲视群芳,无敢争先,这就是李纲心中的梅花,也是李纲借解读梅花以自抒情怀,自剖人格。

1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6、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小青梅综合整理

17、鼋头渚游眺同蒋文学王茂才(明·孙继皋)

18、树藏亭子清风里,路绕云根小洞边。

19、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20、出自清代诗人叶孝基的《重游震泽泊舟鼋头渚》。译文:荫壁拳曲的松树扎根在墙壁阴凉的地方,吞夜雾,蹲卧在水边嶙峋的石头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

五、描写无锡的诗句有哪些

1、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2、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

3、高世泰是高攀龙的侄子,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后半生处在清朝。休官回家后,他没再做官。当时,东林书院已拆毁近20年,他建造了东林书院原有的燕居庙,取出珍藏的原孔子牌位放进去,春秋二季加以祭祀。《谒至德祠》是写泰伯庙的代表诗作之高世泰咏今思古,感怀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泰伯庙庙址在句吴古都梅里(今无锡新吴区梅村街道),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明弘治年间重建,后多次重修,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如今的泰伯庙,是海内外吴氏宗亲的根之所系,联络中心,一年一度的泰伯庙会更把至德精神发扬光大。

4、站在大运河边,眺望黄埠墩,只见河浪拍打“小岛”四周,泛起朵朵水花。树木掩映下的精致建筑隐约可见,一条条货船从旁边来来往往。春节前,本地园林、文史专家夏刚草又一次前往黄埠墩,发现刻有《过无锡》的诗碑还竖立在黄埠墩的正气楼前,修复完好的建筑、游船码头,令这处景点熠熠生辉。

5、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6、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来。

7、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

8、欲将土胃浣纯灰,不遣胭脂到水隈。荫壁虬松吞宿雾,蹲波怪石锁苍苔。

9、明清两代,几经荒废,秦家后裔几经修缮复社。后由太平军烧为灰烬。民国初,唐文治根据惠山摩崖石刻,撰记,现置碧山吟社后院左侧。民国初,修建惠山小学时,发现文征明题字匾,方知原址。上世纪50年代起,碧山吟社得到修复,亦有锡邑诗人活动,终未成气候。

10、江南文脉|那些美味的江南面条为什么都与乾隆皇帝相关?

11、辍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12、同苏子瞻僧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1)

13、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14、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15、买地有资酬野衲,品泉无谱问茶仙。

16、出自清代诗人夏子麟的《游鼋头渚三首其一》。译文:天气由凉转暖了,鼋头渚光景无边。江南路已经是莺飞草长,这样湖山正好放船游览一番。

17、唐·皮日休(834—883后),唐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有《皮子文薮》、《松陵集》。

18、壁虬松吞宿雾,蹲波怪石锁苍苔。

19、明代诗人王永积在《五里湖》诗中赞誉蠡湖是垂钓的好去处:鸬鹚出没鱼同患,却笑沧江垂钓叟。

20、唐末有位官至副宰相的诗人陆希声,隐居宜兴颐山,写了《阳羡杂咏十九首》,其中《梅花坞》写道:“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陆希声以梅花的特色来表达傲视流俗的人格态度,解读自己闲隐绝俗的生活方式和人格理念,这与李纲梅花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取向几乎一样。在他笔下,梅花被称为“君”,审美主体表现出了把审美对象人格化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