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孝顺的成语大全长篇(100句)

2023-01-26 18:23:1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孝顺的成语

1、⽗慈⼦孝:⽗:指⽗母;⼦:⼦⼥。⽗母对⼦⼥慈爱,⼦⼥对⽗母孝顺。

2、舐犊情深、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父爱如山、恩深义重、恩重如山、千恩万谢、敬谢不敏、感极涕零、感激不劲感恩怀德、恩重泰山、大恩大德、(伯俞泣杖)指孝顺父母.(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

3、王裒póu,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lùé对双亲的悼念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4、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5、(解释):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6、孝子爱日: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7、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8、解释:意思是特别谦虚的人,才可以涉越过滔滔大河。

9、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10、恩逾慈母: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11、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

12、中国女性不是柔弱女子,她们的胆量和见识,让人敬佩叹服。

13、(不辱椿萱、扬名显亲)

14、后来指人们在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之后,要学会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举一反三。

15、出自:《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16、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17、这是天下母亲的本性,也是女性明亮的品德。

18、出自:《周易·谦》:“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19、出自:《周易·杂》:“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20、出自:《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二、关于孝顺的成语大全长篇

1、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2、出自:《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3、敬老尊贤 ( jìng lǎo zūn xián )

4、关于孝顺老人的名人故事

5、义不背亲: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6、他四岁丧父,是母亲一人把他带大。

7、(拼音):xiǎnqīnyángmíng

8、爱老慈幼,读音( ài lǎo cí yòu )释义:慈:慈爱。 爱护老人与儿童。例句:爱老慈幼是人应有的美德之一。

9、菽水承欢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10、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11、后来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12、7/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3、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14、意思是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15、当您在爱情的时是爱情。但您在您结婚后的数年载里分离相聚就是亲情。在孩子与老人你选择了割舍你的无微不至这就是亲情,也是对老人的孝顺。其实很简单,也是很复杂的4个字。

16、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17、20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8、解释: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整日自强不息,即使在夜晚也要小心谨慎,就好像如临危境,毫不懈怠,这样就没有灾难了。

19、孩子离不开母亲的教导,母亲的人格很多时候就是孩子的人品。

20、拼音:shìdúqíngshēn

三、关于孝顺的成语故事

1、解释:意思是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2、尺蠖(huò)之屈

3、白云亲舍 ( bái yún qīn shè )

4、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出处:《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6、译文:说到这里,就这样躺在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7、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8、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9、解释:意思是万物都是同类相聚。

10、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衔⾷哺其母。⽐喻⼦⼥报答⽗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1、(拼音):ēnyúcímǔ

12、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3、解释:小畜,是一个卦名,“畜”解释为积聚。古人用西来象征“阴方”,在“阴方”蓄积阳气,所畜之阳自然十分微小,阳气依然在上行,还没有蓄积大,阳气集聚尚未充足,虽阴阳已经交合,但却没有畅行,尚不能和阳成雨,因而乌云密布然而却未下雨。

14、对待爱情,女子一直非常勇敢、执着。

15、解释:意思是水井被治理得十分干净,井水清洁可饮,但大家却不去饮用,看到这样的情况,使我的心中隐隐哀痛;这甘甜清洁的井水大家应该去饮用啊,君王和圣明应该与大家一齐享福。

16、(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17、解释:意思是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

18、女性一生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身份,母亲、姐妹、妻子、女儿......

19、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20、(出自):汉·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四、关于孝顺的名言

1、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2、解释:意思是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3、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罔极之恩、昊天罔极)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不辱椿萱、扬名显亲)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承欢膝下、冬温夏凊)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乌鸟私情、扇枕温被)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孝子爱日: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义不背亲: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陟岵陟屺: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恩逾慈母: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4、(拼音):cùncǎochūnhuī

5、出自:《周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6、后来比喻做事条件不具备,就草率从事,必然徒劳无功。

7、“昔孟母,择邻处”,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

8、后来形容人很有才学和智谋。

9、(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10、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11、解释:意思是从一件事物中了解到道理,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这样天下所有的事情也就都能理解了。

12、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13、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别的东西吗?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处:三国志魏书

15、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16、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17、后来指不是根据常理能想象到的。

18、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才女,让须眉男子望尘莫及。

19、扇枕温袭;恣蚊饱血、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爱老慈幼祝哽祝噎陟岵陟屺

20、(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五、关于孝顺的成语故事300字

1、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2、30个孝心成语和二十四个孝心故事

3、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4、后来指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很显然,气血虚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缓衰老,就要从气血两字入手。而阿胶味甘,性平,能补血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气补虚,除风化痰清肺,利小便,润大肠。这些滋补功效确实十分适合老年人滋补。

6、惩忿(fèn)窒(zhì)欲

7、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8、(热心快肠) 形容热情直爽。

9、⽼莱娱亲:表⽰孝顺⽗母。

10、解释: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路不通时选择改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11、正如孔子所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2、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13、少林小龙武校壮观集合场面

14、出自:《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15、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

16、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7、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18、解释: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

19、后来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20、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