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有军字的古诗(100句)

2023-01-23 15:24: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军字的诗句

1、出自宋代诗人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2、子反命军吏察夷伤(《左传·成公十六年》)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5、军回人更多,尽系西戎来。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8、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9、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旅宿(杜牧)

10、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塞上曲二首》作者:戴叔伦)

11、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12、③形容词,弥漫,充满,遍。如成语“漫山遍野”,如:

13、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14、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陈子昂 孟秋首归路。

15、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七下《贾生》)

16、“求”字的本义是“皮衣”,后造“裘”表示;大概“皮裘贵重,努力寻求才能得到”,所以“求”转指“寻找”“寻求”。常见义项和例释如下:

17、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七下《河中石兽》)

18、▲图示(温岭三中毕业生叶心拟绘)

1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七下《晚春》)

20、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 右军墨池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二、有军字的古诗

1、张建西第54军部队大院子弟,现居郑州。

2、“夷”的本义是“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泛指“少数民族”;在战国前后,“夷”成为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后引申指“外国”“外国人”。古代人拿着弓是为了平定天下,或许东夷人当年是常被讨平的对象,“夷”后借指“铲平”“消除”;引申为“平坦”“平安”“平常”等意思。常见义项和例释如下:

3、②动词,植物开花。如: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苏颋)

6、《说文解字》:“夷,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

7、▲图示(温岭三中学生廖雨欣、陈渔绘)

8、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骆宾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9、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九下《出师表》)

11、陆俨少篆刻作品:春消息

12、感谢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九上《醉翁亭记》)

14、向暮酒酣宾客散,水天狼藉变余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5、⑤副词,再,又。如成语“死灰复燃”,如:

16、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康《运命论》)

17、⑥形容词,重复,复杂。如:

18、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

19、(参考译文:复,前往回来的意思。字形采用“彳”作形旁,采用“复”作声旁。)

20、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和题丹景山至德寺》作者:徐氏)

三、有军字的诗

1、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罗贯中《隆中对》)

2、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三月三日忆微之(白居易)

3、《说文解字》:復,往來也。从彳复聲。

4、④形容词,平坦,平安。如成语“化险为夷”“匪夷所思”,如:

5、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横吹曲辞"关山月》张籍)

6、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吕氏春秋·振乱》)

7、探字寻根读诗文165:求

8、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七上《诫子书》)

9、②名词,外国,外国人。如成语“以夷制夷”,如:

10、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11、①动词,寻找,寻求。如成语“缘木求鱼”,如:

12、军人,不是高山,却有着比山还豪迈的雄心;不是大江,却有着比江水更澎湃的激情;不是诗人,却挥洒出无数壮丽的诗篇;不是哲人,却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讲述着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奉献。是军人“无怨无悔做奉献”;是军人“舍小家,为大家”,为国戍边,奉献着青春;是军人在洪水地震之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抒写着军人的可爱与伟大。

13、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九下《送东阳马生序》)

1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15、春的本义是①“四季的第一季”,从一年级的孟浩然《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九年级秦观《行香子》里的“小园几许,收尽春光”,古代文人墨客对她的赞美比比皆是;春天是一年之首,也可以泛指②“年”,如“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引申指③“生机”,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又指④“春意”“春色”“美好的时光”,如成语“满面春风”,诗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冯延巳《赠范晔诗》)。

16、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7、②形容词,漫长,无边无际。如成语“漫无边际”,如:

18、春天让万物蠢蠢欲动,《说文》解释“蠢”曰:“虫动也。”日本汉学家白川静认为:“春天到来,虫豸出动,谓‘蠢’。”春天让人情感勃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春天,总是令人充满遐想。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七下《望岳》)

20、军回人更多,尽系西戎来。(《唐乐府十首"边军过》刘驾)

四、军字的古诗

1、(探字寻根读诗文)156:夷

2、岩峦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3、(探字寻根读诗文)151:秀

4、邮箱:2777380394@qq.com

5、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6、(探字寻根读诗文)178:春(旾、萅)

7、“春”在“汉字叔叔”的“字源网”(https://hanziyuan.net/)中的甲骨文字形大多是这样的:(),龙仲子在《汉字的故事》中认为这是最早的“春”字,“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个有点变形的‘木’字,下面的()其实是一个‘日’字。大概是因为树木长得过于茂密,太阳都被它遮去了半边,成了这个()样子。而上面那棵树长得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你看它的叶子(),一扭一扭的,简直把自己长疯了。”而“生”的楚系简帛文字中就有类似的形体(),扭枝摆叶,生机无限!

8、《说文解字》:秀,上諱。漢光武帝名也。

9、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独觉(柳宗元)

10、邓散木篆刻作品:天真烂漫是吾师

11、(探字寻根读诗文)181:复(復、複)

12、祝词切切连成文福满人间情意真王氏骄儿英雄志军民共乐享天伦一份耕耘一份金帆扬万里渡贤人风疏雨淡人间路顺水行舟候佳音呵呵,军字开头诗句意思有些受限,希望你喜欢!

13、“复”字甲骨文上部的中间是窖穴(或者城邑)的俯瞰形状,其上下两端表示两个出入通道;下部的“夊”是一只脚趾朝下的脚,表示可以进出。第一种金文字形,许晖在《这个字,原来这个意思》中认为:“中间的方形城邑用圆形加一黑点(城中的人)来示意,上下两端城门各添加了一横,表示台阶。当然也可以视作一所住宅里面的房屋前后有台阶出入之形。”后来又在左边增加表示行走的“彳”,小篆由金文直接演变过来。隶变后,楷书写成“復”,简化后,还原为最初的“复”字;另有“複”字简化后也写成“复”。

14、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送李骑曹灵州归觐》张籍)

15、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16、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答友问(白居易)诗歌全文如下:子夜吴歌(李白)

17、①动词,谷物吐穗开花。如谚语“六月看谷秀”,如:

18、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19、②动词,探求,探索。如成语“上下求索”,如:

20、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五、有军字的诗词

1、小眯、小桥、沙沙、盘旋的鹰、翔子、敏而、勤声

2、冀复得兔(三下《守株待兔》)

3、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4、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5、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六上《伯牙鼓琴》)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寒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斜柳。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7、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8、最著名的肯定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与“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句。

9、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旅宿(杜牧)

10、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当我们孩子长大后,什么样的名字才是能让他引为傲的呢?我认为,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才是最重要的。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可以从时节、时代、出生地、诗句、哲理、成语、希望等方面构思,如巧妙地结合姓氏,则取名更是事半功倍,当中韵味耐人追寻,犹如佳音,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道几回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11、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

12、①动词,回来,回去。如成语“循环往复”,如:

13、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 送李秀才入军 李山甫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14、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6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7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8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9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10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11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12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13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14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15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16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

15、青和军的诗句:“草青见军过,草白见军回。”出自:古诗《唐乐府十首・边军过》,作者为古代诗人刘驾

16、●跨越历史时期长,从近代史、党史、军史直到眼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涉及面广,凡跟“军”相关的几乎都关联到了,而且全是“军”字打头;●以诗歌或其他形式集中、连续刊发“军”字打头的作品,在国内、军内尚属首次,开了“军”字系列组诗先河;●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都有提及;●父辈、子辈、军娃、军营、军旅、军队、军人都有包含;●形式和体裁多样,用多种表现手法把单一的跟“军”相关的人、物、事表达的富有诗意;●编辑和排版以及制作处理上,整体统筹、策划和设计,使之更加突出、醒目、引人关注;●作品总数118篇。

17、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説文解字》: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19、(探字寻根读诗文)186:漫

20、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