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雨寄托思念的文字(100句)
一、借夏雨寄托思念的诗句
1、(水中绿荷浅析)雨水喧泄的时光,拉下窗幔,只打开心扉,任雨声充盈于耳,任岁月的花开花落,都如过眼云烟;甜蜜的,伤痛的,都如这斜倾天地间的雨珠,随风飘,随风舞……作者以柔婉的诗语,吟哦诗心,读来令人思绪万千……
2、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3、家家户户都不例人人皆知
4、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5、夏雨观雨的诗句如下: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有约》
6、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陆游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7、管道升在《我侬词》中写道:“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里的水是男女双方情感升华的重要媒介,水乳交融方成就美好爱情。
8、是,小学学的《诗经*采薇》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9、秋天,如诗,如画,如梦
10、或云蒸成霞蔚或缭绕化雾霭
11、并不如烟那些春天播下的种子
12、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春雨唐代:徐凝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春雨后唐代:孟郊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13、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14、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5、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16、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17、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18、诗歌五:《思念永远》作者:徐克弘
19、戴叔伦在《宿灵岩石》中描写夏雨之急促为“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林黛玉在《秋窗风雨夕》中一句“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生动展示了秋雨的凄冷之感。而蒋捷在《虞美人·冬雨》中“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却生生打破了冬雨一贯给人以冰冷刺骨之感,借红杜鹃突出了冬雨的可爱。
20、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二、借雨寄托思念的文字
1、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2、诗词里的秋天,几句诗情,尽揽绝美的山水风月。
3、淘一首好诗,会一位故人
4、(平子浅析)回忆校园生活总是那么甜蜜。行年经久,渐渐懂得同窗之情才是最珍贵的。翻开日记,那些细节于时光深处,于岁月之巅,依然令人沉醉。欣慰自己悉心留存,积淀在心里最柔软地方,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明媚。
5、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
6、(平子浅析)从无形化有形,作者巧妙运用题眼表达一种心境。“苦”?这里是否深藏或留白更好?快速切题,从雨联想到泪,表达想哭就哭的率真;紧跟亲身经历,体会一种感受,不经历风雨怎会明白外面的世界?选择了在江湖闯荡的人,唯有自己去拼搏,才能明白其间的悲欢甘苦……
7、中秋特刊|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中秋佳节,淘诗词雅集
8、似水柔情蜜意,千年潇潇不息……
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爱情如水,干净纯洁,时而温柔,时而热烈。古诗词中以水来象征爱情、表现爱情美好的句子同样有很多。
10、(yuny浅析)微诗构思不落俗套。诗人的笔触,借“雨做的云”,抒写乡愁,时空的跳跃,有耳目一新之感。开篇“噙着”一词,引领詩行。那乡愁,已穿越时空;第二句,破折号的运用,这乡愁,愈发悠悠绵长;尾句,“娘的衣襟”在动词“跌落,湿透”的烘托下,情感深化。故乡,娘亲,母与子的血浓与水,已深深地印在游子的心海里。欣赏诗人这份独特的乡愁情结!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12、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13、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4、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5、李白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美景与美酒面前,人生的烦恼不过是下酒菜。
16、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的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17、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1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诗歌一:《夏天的思念》作者:让东清
20、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三、夏雨思念诗句大全
1、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3、(柳汀浅析)此诗读着让人有一股淡淡的忧伤,生活的艰辛咄咄逼人,也许,我们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如越聚越厚的云烟,只能在喉哽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想跟老师说,加油,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最棒的!
4、(婉清简评)简单自然的情感渲泄,隐喻出一种质扑纯真的品格。在现实真假难辩的社会,也不失一种清纯的靓丽风景。
5、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9、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10、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11、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写道“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将水比做美人流动的眼波,暗含着诗人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中没有流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不舍之情。
1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1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4、简陋的教室,留下每一天的故事。汇集成一本厚重的日记。
15、(无语浅析)“风/撩起串串珠帘”多么美的雨景啊!一串、一串、接一串,晶莹剔透。全诗紧扣住那朵雨做的云的特质,把自己置身那雨中,重笔描摹黯然愁绪就这样如雨般飘舞,其中滋味,难以估量,任读者自己品读……
16、(天海浅析)“灵魂延伸”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追求生命的价值”正确的世界观,正能量滿满。人生在世,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令人深思,名利和身外之物都无关,每个人只有用心感悟体会,才会一路收获。“慈爱”很重要,缺失是人生的遗憾。
1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18、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19、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20、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泪痕红悒鲛绡透。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四、借雨寄托情感的诗句
1、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2、探视我不倦的阅读你喊着我的乳名与我相认
3、亭亭独立、清香飘然,在静默的角落,他们与世无争、恣意盛放,开出了另一番风情万种的模样。
4、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5、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6、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7、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8、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9、本期诗评人:霞光寻梅问雪婉清拼搏无语yuny理解温馨月挑战溪子平子水中绿荷周郎黄自强继续芳香郑斌天海柳汀小草阿范儿钟明那一份执念中天一柱
10、牵挂思念萦绕着传统的民俗
11、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12、(那一份执念简评)作者潦潦几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唯美动人的美景。冰雪随季节流转幻化成云雾霞光,读罢,眼前呈现了一副迷人的图画。画面感极强,代入感很深,此诗令人心旷神怡!佳作,赞!
13、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14、李之仪在《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里的水同样也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象征,代表了永恒的爱。
15、杨万里在《小池》中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以形象的笔触,写出了泉水缓慢流动、树荫与水流交相辉映的美好之感。
16、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17、广阔的平原,还有海的故乡
18、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19、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20、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五、带夏雨的诗句
1、中国诗歌报微诗创作室编辑部
2、(渝●周郎浅析)泪,怎么可能逆流?怎么逆流?作者为读者挖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原来,云才是那泪。那些离别,那些强忍,不想被看见心底的娇弱,所以,化作洁白的云,即使最后,也要留下更美的一面。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思念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越远越浓,越不经意越是想起。就像李清照一般的人物,也深深陷在其中。
5、(黄自强浅析)一首厚爱,是儿女对父母深情地总结,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就没有儿女的长大成人,赞美父母博大的胸怀,感激父母付出的艰辛,多少次梦里回味,忘不了父母慈祥的面容,精心打磨作品,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6、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7、罗衾不耐,孤枕难忍。号角催晓,漏滴花阴。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8、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9、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10、安静又热烈,清冽又肃然,沉默了一个夏天之后,风一吹,诗人们就醒了。
11、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2、那些与水有关的“前尘往事”吧
13、宿云梦馆宋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客中夜生明袁凯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宿龙宫滩唐韩愈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苏遮幕宋周邦彦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4、烧一张张纸钱送上吃的喝的等及寒衣
15、范成大的这首《喜晴》是写夏雨的最经典的一句。“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窗户间熟透的梅子已经掉落满地,墙下的竹笋已成林。雨下个不停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16、(平子浅析)作者眼里的小溪是明澈,善良,没有选择针尖对麦芒,而是一种包容,由实到虚,给人留下想象。从“干涸”“奔流”到“广袤”运用对比,让人渐渐顿悟,时光年轮中都积聚深深浅浅的痕迹。无论何种形式,都以最初模样面对,心伤,哭泣,甚至……到最后只能沉默接纳,聚散来去,何必痛苦,如此,便好。
17、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之深代表作者自己对好友汪伦的感情之深,比喻形象生动。
18、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19、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20、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诗(文学体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