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诗经的成语(100句)
一、形容诗经的成语
1、异政殊俗—《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因以“异政殊俗”喻指偏离正道的政教和风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衣冠楚楚)服装整齐漂亮。(《诗经·国风·曹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4、(出处):《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瓶竭罍耻)语本《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瓶皆盛水器,罍大而瓶小。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6、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8、(释义)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
9、(拼音):jūnzǐhàoqiú
10、(释义)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11、译: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12、(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13、(硕大无朋)《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郑玄笺:“硕,谓壮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无朋,平均不朋党。”后用以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14、(天高地厚)①《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后多以“天高地厚”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②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15、作伐为媒:出自《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用伐柯需用斧子来比喻娶妻需有媒灼,后来就用前者借代后者。
16、(桑土绸缪)《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17、(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诗经·国风·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8、出自:《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19、(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诗经·国风·邶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20、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二、描写诗经的成语
1、诗歌与职业无关——数学家诗人和他的诗
2、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3、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投桃报李,“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的耳提面命,“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的暴虎冯河,等等。
4、兄弟阋墙:阋xì,指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5、(夜未央)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6、(黍秀宫庭)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语本《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
7、(举例造句):我本渔樵,不是白驹空谷。
8、出处:《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0、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11、(燕尔新婚)形容新婚的欢乐。语出《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陆德明释文:“宴,本又作‘燕’。”孔颖达疏:“安爱汝之新昏,其恩如兄弟也。”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12、(载沉载浮)谓在水中上下沉浮。(《诗经·小雅·彤弓》:“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13、(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先把房屋门窗修好,比喻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4、《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15、(寒泉之思)《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16、出自:《大雅·绵》:“周原瞧瞧,董茶如饴。”
17、释义:春秋时卫国浚城的一处泉水,不管春夏秋冬,它的泉水都是冷的,被称作“寒泉”。诗人以寒泉比母,用寒泉之思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后人常用“寒泉”代表母爱。不过学界对此诗的解读并不统例如《毛诗序》认为这是赞美孝子的诗,而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
18、《诗经》中的野合诗,纯真而不失野性
19、(临深履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
20、(蹐地跼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三、诗经里的成语
1、(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3、(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奋刻苦,认真负责。(《诗经·大雅·荡》:“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4、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忧心如焚)心里忧愁得像火烧,形容十分焦急。(《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6、出自:《大雅·抑》:“白圭之后,尚可磨也;斯言之站,不可为也。”
7、(成语):白驹空谷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9、(德音莫违)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0、万圣节一到,这些爸妈又要把孩子玩坏了...
11、(折冲御侮)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
12、(释义)意思是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13、后因以“瞻云陟屺”比喻思亲。(生不逢时)谓生得不是时候。常作时运不济之叹。语出《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14、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5、释义: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16、岛瘦郊寒骨瘦如柴胡肥锺瘦环肥燕瘦郊寒岛瘦绿肥红瘦马瘦毛长面黄肌瘦挑肥拣瘦兄肥弟瘦燕瘦环肥越瘦秦肥
17、(局地扣天)见“局天扣地”。
18、(必恭必敬)十分恭敬貌。必,通“毕”。语本《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19、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20、(释义)意思是舌头灵巧,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四、关于诗经的成语和解释
1、(松茂竹苞)《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2、(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诗经·颂·闵予小子》:“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3、(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4、(鸡鸣候旦)见“鸡鸣戒旦”。
5、(溥天率土)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6、清程麟《此中人语‧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7、《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8、(施衿结褵)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9、(衮实无阙)衮衣无缺损。比喻帝王治理无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
10、谓生得不是时候。常作时运不济之叹。语出《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11、(天保九如)《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如”字,祝颂福寿绵长。后遂以“天保九如”为祝寿颂词。
12、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3、(胡天胡帝)①语本《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14、(秋水伊人)《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以“秋水伊人”谓对景怀人。
15、这些冷门词牌名,简直比诗还美!
16、(信誓旦旦)谓誓言诚恳可信。(《诗经·国风·卫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7、(释义)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18、拼音tóumùbàoqióng
19、(出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0、亦作“切瑳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五、诗经的成语有哪些
1、(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求之不得)①怎样寻求都求不到,形容要求很迫切或机会很难得;②亦指愿望终得实现。(《诗经·国风·周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倦尾赤色)喻困苦之极。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朱熹集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4、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5、造句:为了白天的事,他忧心忡忡,辗转反侧。
6、(举例造句):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
7、他山之石:《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8、(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9、以下是源自《国风•周南》中的成语
10、(遭家不造)语出《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郑玄笺:“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孔颖达疏:“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崩,家事无人为之。”本为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用以泛指家中遭遇不幸。
11、(故宫禾黍)语出《诗·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後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后以“故宫禾黍”比喻怀念故国的情思。
12、(左宜右有)《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后因以“左宜右有”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亦作“左宜右宜”。
13、(杼柚其空)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语本《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14、(举例造句):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
15、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16、(翩其反矣)《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朱熹集传:“翩,反貌。弓之为物,张之则内向而来,弛之则外反而去。”后用来表示完全相反的意思。
17、(绰绰有裕)形容非常宽裕,用不完。(《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18、螓首蛾眉:意思是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9、(出谷迁乔)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鸝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20、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