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贬后的人生态度(100句)
一、白居易被贬后的心态的诗句
1、“我掐住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2、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蹉。
3、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公元808年,白居易任左拾遗,充当着谏官的角色。
5、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光”的可爱、俏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自己曾经恨春、怨春,如今知道是自己错怪了“春光”,内心惜春、恋春的情感便表现得更为强烈。“人间四月芳菲尽”,有象征自己在官场生涯的衰落和遭受挫折之意,在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中,诗人“长恨春归无觅处”,叹恨自己因招惹权贵而被贬谪,找不到“春光”。
6、我们不盛赞他终身奉儒守官,不夸张他让力士脱靴,但我们也不会揣测他是吃饭撑死的,不模糊他是掉进水中捞月溺死的。他可以编纂自己厚厚的诗集,长寿且自足,后人看也好不看也罢,他曾用诗歌达到讽谏的目的,身边亦有元稹这样的知己。“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7、他们作为阳光的补充,呵护人们过冬
8、白居易,一个从始至终用心感受、永远热爱眼前一切美好事物的诗人,也是大自然的发现者和歌颂者。这样的诗人,怎能不让人钦佩与喜爱呢?
9、还有一个典故更加有名,就是宋代释惠洪的《冷斋夜话》里面记载的,白居易每次作诗,会请一个老太太来看,如果老太太能看得懂,他就把这首诗记载下来;如果老太太说看不懂,他就一直改,改到老太太可以读懂为止。但是也有专家说,这件事情其实不可信。不管怎样,这件事情在我们脑海里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太太代表当时文化水平不是非常高的老人,白居易许多诗歌的阅读对象层次都是比较低的,知识比较浅的,所以他没有什么挑战人们知识积累的作品,就像通俗诗人一样,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10、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11、白居易的大半生就没缺过钱。任校书郎时,俸钱只有万六千;做太子宾客和刑部侍郎时,俸钱就有七八万;等到做太子少傅,月俸高达十万。即便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俸钱仍有四五万。白居易最后在刑部尚书任上退休,领半薪,每年也有五十多万钱。
12、可惜,现实与想象总是有差距,白居易的一生并非如他的名字那样顺遂,经历了一个从“兼济”走向“独善”的生命历程。
13、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比元稹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要晚五年,比刘禹锡贬为朗州(治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司马要晚十年。此后,白居易避祸远嫌,居官常引病自免,不复谔谔直言,作诗态度亦有所转变,讽谕之作渐少;不同的是,刘禹锡有豪猛之气,在贬谪期间仍火力全开,屡有讽喻之作,如《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进一步强化其诗人特质。
14、甚至一桶水兜头而下浇下来
15、元稹死后,白居易积攒8年的悲痛,酝酿出了那句最深最重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君之悲已在尽头,我之悲仍旧漂泊,未完待续。
16、冬天猛然回过头来,又慢慢走远了
17、原文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8、815年,白居易因越职言事、遭人诽谤后被贬为江州司马。究其原因为他写的诸多讽喻诗得罪了当时的达官权贵,“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暮春初夏,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春天的气息,看不到姹紫嫣红一片片。可是登上庐山顶处的大林寺,却意外发现,那里的桃花竟然才刚开始盛开。这似乎是大自然赐予白居易的一个惊喜,让他在不如意的生活境地中,收获一份愉悦美好的心情。
20、就像他在《对酒五首》其二里写的:
二、白居易被贬后的人生态度
1、从“兼济”走向“独善”
2、有人捧着炉火问我:“一共九九八十一天
3、后来,白居易梦见与元稹同游。梦里的他们都是年轻时的模样,骑马踏青,年华和风姿像阳光一般耀眼。随口说个题目就开始联句,从郊外一路联到城北,串连的诗句飞扬飘香。
4、德宗贞元二十年(804):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英姿勃发的才子,名扬天下,从此,仕途摆在他的脚下。
6、8: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7、我听见有些炉具悄悄地说着话
8、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9、一是中隐。白居易有首诗叫《中隐》,虽然很长,但是很好读,很好理解,是白居易对自己独善其身的理论总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10、而在春天里,他们又彼此踩踏
11、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12、元稹更好玩儿,他说,我生病了神魂颠倒的,根本梦不到你,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人到我梦里来捣乱。看他的《酬乐天频梦微之》:
13、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14、说得都有道理。象一楼一样说的,多关心关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想要得到,你就必须付出。只有付出了,你才能得到。曾经我第一个女友,她比我大两岁,我们彼此很相爱,但她家里不同意,我也不强求,必竟她比我大两岁,就我当时的状况什么都没。纯一打工仔。分手一年后她结婚了。两年我们没联系。我不怪她也不恨她。而且也很理解她。所以我们成了比朋友,比知心朋友还要知心的那种。我们也曾聊过去。但不聊将来,因为我们只有各自的将来了。。。我觉得你应该先多多关心一下老婆,偶尔表现一下。把她从前男友的世界拉回来,让她知道你们在一起比从前要幸福,很幸福。。。不行就先礼后兵。到这地步了,你老婆还不醒悟,没救了。。。祝你们幸福。收起
15、他想到自己不曾经历的开元盛世,和年轻时写的《长恨歌》。
16、“月亮成年累月折射太阳的光芒
17、在《与元九书》的前半部分,白居易列举文学史上自“周衰秦兴”以来的重要诗人作品,认为他们诗歌中讽刺时政的实用性整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如果诗歌是一株植物,它的根源是情感,意义是果实。在任职左拾遗时期的白居易看来,结出的果实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他践行这一准则积极谏言,既是为了报答皇帝知遇的恩情,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在文学上复兴诗歌实用性的远大抱负。
18、元稹被贬他乡,又身患重病,心情本已经冰冷至极,此时又被告知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在那一瞬间,愁苦、惦念、悲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昏暗的环境下再被这样的坏消息填充,可以想见此时元稹的心情就像那残灯一样——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
19、荣启期先生老了依然知足常乐,接舆“凤歌笑孔丘”那是佯狂。何必要用大把的金钱买下庄宅?城东的春光明媚,我可以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爱心馈赠。
20、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白居易被贬后的心情
1、不过一向热衷于进言讽谏的白居易,也不只得罪了杜牧这一个人。
2、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在河南一个“世敦儒业”的官宦家庭。
3、傍晚时分,路过江边。流光溢彩的夕阳,像鎏了金的宝石,倒映在江水之上,如同给平静的水面铺了一层橙红色的光辉。半绿半红的江水,映入诗人的眼帘,缓缓欲坠的夕阳,正在向诗人展示雄浑壮美的身姿和色彩。
4、或许更方便了解人生,和社会
5、杨贵妃成为中国最杰出诗人绕不开的注点。李白见过她,留下的《清平调》一点都不清平,将贵妃的雍容描摹到极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杨贵妃的死讯传到长安时,杜甫在曲江边吞声痛苦。到白居易写《长恨歌》时,时间已经过去50年了。大唐王朝乃至整个古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拐点,在安史之乱,在贵妃之死。后来,山河重整,极盛一去不复返。
6、你们是神兽,最终神兽被剁成肉酱。我是乌龟,却在泥巴地里逍遥地摇着尾巴。诗句中没有嘲讽,没有报复,只有通透和了然。他借着庄子的潇洒,道出了人生祸福之间的相互倚重。
7、他们万念俱灰,自己吓死自己。”
8、纶言难下笔,谏纸易盈箱。
9、本来是自己梦到了元稹,还非得说成是元稹有事找他,闯进了自己的梦中。元稹听闻立即回应了一首更加“甜蜜”的答谢诗——《酬乐天频梦微之》
10、我感到身心安宁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岂能仅限于长安和洛阳?能游水、赏竹、看花面前都是生活,可以弹琴、赋诗、饮酒便是到了家乡。
11、于是往后,白居易的官职越来越高,与时事有关的诗句却越来越少。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后任苏、杭刺史;827年,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晚年因为党政愈发激烈隐居避祸,常去香山寺,优游卒岁。
12、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大约是在公元815年至820年之间,公元820年他被重新召回长安做官,两年之后,由于当时牛李党争的混乱局势,朝政昏暗,白居易不满当时的政治生活,主动提出外任。这首《暮江吟》就是在前往杭州担任杭州刺史的途中所写。
13、白居易活了76岁,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唐。他熬死了8个皇帝,第9个皇帝唐宣宗亲自为他写悼诗。白居易的人缘不错,和大多数著名的诗人都有往来,他的人生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唐史。
14、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15、为了躲避战乱,白居易自小便过着颠沛流离、动荡不安的生活,一路行来,目之所及皆是下层百姓的贫苦无助。
16、有人统计,他一生拥有过33个女人。那些女人以自己饱满的青春,弥补了他的缺憾,丰润着他的诗情。可是,历史只记住了伟大的诗人,却忽略了被牺牲掉的33个女人。
17、炉膛由通红变成炮铜灰,蓝灰
18、试图与人类比高,不断从炉膛中跳出来
19、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0、在演讲一开始,我想先来谈谈白居易的一首诗——《咏怀》。《咏怀》就是抒发自己的怀抱,白居易非常喜欢用这个题目,他有好几首诗的题目都是《咏怀》。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咏怀》:
四、白居易被贬后积极的诗句
1、当炉火熄灭,土地一场冬眠后悠悠醒转
2、自古以来,家,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就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只有在家里,才可以完全身心放松、随心所欲、不用害怕。家是我们休整的港湾,家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家是我们心灵的乐园。
3、9: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4、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
5、读白居易的诗,总是能让人为他笔下无限美好的大自然所叹服,并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他的另一首诗《暮江吟》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6、818年冬天,老白被高升为忠州(今重庆市)刺史,来到忠州后,他“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为了长久之计,老白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辛勤耕耘,开辟出一块土地,命名为“东坡”,自己种植了一些桃树、杏树,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他在《步东坡》写道:
7、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
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这样的小官与白居易的理想相差甚远,但也正因这份基层工作,使得白居易对于百姓贫苦的生活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10、那些砖石的骨骼,铁骨在铮铮作响
11、他笃信佛教,曾手书《楞严经》传世,到宋代时被赵明诚看到,赵明诚带经书回家与李清超一起欣赏,看了三个多小时,犹不知困倦。
12、我老了,只好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上苍,只要让我身心安逸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或许在来年春天的时候,我会在庐山的脚下搭建一个草堂。
13、三是逃禅。白居易有很多描写坐禅的诗歌,例如《斋戒满夜戏招梦得》写道:“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这就是他晚年中风之后的生活,白天吃斋,夜晚坐禅。
14、下面就以《与元九书》为线索对白居易的生平进行概述。
15、白居易死后,李商隐为他写墓志铭,也拿到了一笔丰厚的润笔费,这是白居易生前特地交待的。李商隐这个人,才高贫寒,脾气倔强,用这种方式资助他,再好不过。
16、从白居易的性格来看,他比较喜欢仗义执言。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他在诗歌里面也批评朝政,有的时候锋芒毕露。比如《卖炭翁》《秦中吟》,这些都是批评朝廷的政治。我来念几句:“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说的是,官吏并不考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只追求自己的政绩,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他讽刺宰相:“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人们把细沙铺在河边,新来的丞相,马蹄子踩在沙上面,看起来很气派,不会沾上泥。这种诗,再加上他前面直言不讳的上奏,白居易在朝廷里面肯定树敌不少,为他后来遭贬埋下了祸根。
17、宪宗元和八年(813):惜牡丹花
18、庐山风景优美,远离尘嚣,是我逃名的好地方,司马这卑微的官职竟成了我的送老之官。只要身心足够宁静舒泰,哪里不是我的故乡呢?岂独是那遥不可及的长安?
19、像朋友一样紧紧地握住……
20、从《长恨歌》到《琵琶行》,隔了整整十年。从《长恨歌》到《琵琶行》,他从惋惜爱情到思考人生。笔调从浓烈变得清透,他的思想更加深邃稳健,他成熟了,也在磨折里老去了。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在民间流行很广。唐宣宗形容:“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五、白居易被贬的原因
1、那时他结识了当地名士符离五子,和他们游玩唱歌,谈诗论文。他以与符离五子切磋为由,天黑跑去与湘灵私会,天亮才回。少年的心扉被一簇懵懂的爱火撞开,无处躲藏肆意绽放,漫长的夜晚转瞬就是白昼。“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3、无论谁在哪里,赠、寄、酬、唱、和、答诗不断。
4、53岁时,他又去找湘灵,湘灵依旧未嫁。白居易走后,湘灵许身佛门。他和湘灵的故事纠纠缠缠了40年,终于到此了解。
5、一起登科,一起在中央任职,又同年被贬,相似的经历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随手翻看手头的诗集,其唱和诗篇比比皆是。
6、如果说前半生的乐天,是命运眷顾,上天垂怜;后半生的乐天,就是纵有风波,依旧内心淡然。
7、元稹在家排行老白居易这样随意称呼他,已是兄弟之情了,如果弄个“君”或官职出来,虽觉尊敬,却嫌生分也。元稹收到信以后是怎样的呢?看到信就哭了,把妻子女儿弄得惊恐万分,以为出大事了。呵呵,我们看元稹在《得乐天书》里怎么写的吧:
8、本应退休,却舍不得丢下官帽上的装饰物;本应交还公家配给的车辆,却舍不得红色车轮而不愿交车。
9、人的境遇是不可控的,但自己的心态却是可以调整的。
10、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11、比如两人在互相“推诿”中显示出的另类友谊:
12、所以在了解白居易之后,他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诗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乐天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刻苦和自洽的人生艺术做到了。“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看似易,实也不易。不然古往今来,何来那么多悲愤的诗篇和郁郁而终的文人呢?
13、白居易和元稹做了一辈子的好哥儿们。他们是同科进士,同时做官,又同时被贬,同时被擢升。白居易做中书舍人时,是元稹写的制词。元稹做翰林学士时,是白居易拟写的诏书。
14、天下谁不爱荣华富贵呢?谁不喜欢占公家的便宜呢?
15、不远处来了两个骑大马的人,得意忘形,神色张扬,原来是皇宫内的太监们啊。
16、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诗中用了啼鸟,河畔草,树头花。乐景写哀(反衬)来表现春生和风
17、官场失意,情场失意,并不妨碍他和女人们的耳鬓厮磨。以他的官制,只能蓄养三个家伎,他就三年一换,明明未老就遣散,还大言不惭:“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他的家伎中最有名的是樊素和小蛮,“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善歌,小蛮善舞,樊素唇美,小蛮腰纤。“樱桃嘴”、“小蛮腰”这两个词延用至今。
18、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虽知几年京宫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19、但人年纪大了就必须告老退休,功成名遂就应该退下来。
20、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