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写的诗句(100句)
一、苏轼被贬写的诗词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而阅读苏轼的文学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他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最终在被贬经历中形成的豁达心态。它可以说是苏轼大部分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
3、想着自己的遭遇,内心渴望着与朋友、家人相伴,又是中秋佳节,作为一个满腹才华的才子苏轼也不免倍感人生路上的“梦幻”,不免有些孤独悲伤。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与苏轼感情深笃,期间更是在哥哥被贬谪时多有助益,而作为哥哥的苏轼自然也心有挂念,于是也就有了“把盏北望”。
4、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王润之是陪伴苏轼最长的人,他们一起生活了25年,一起经历了各种磨难,可以说王润之重新给了苏轼家庭的温暖。
7、译: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8、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9、少年的苏轼过的还是比较顺畅的,他从小就受到父亲文化气息的熏陶,他的文学天赋异禀,在苏轼21岁的时候,他随父亲,弟弟进京赶考,兄弟二人一举获得进士的头衔,同时,苏轼还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器重。
10、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11、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12、于是,词人接着写道:“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这里两句紧承“世事一场大梦”而来,进一步通过时令风物,来表现时光匆匆而引起心中的惆怅。从意思来说,前一句说秋风吹来,树叶零落,在回廊上发出声响。这是从视觉来写的,表现出了“秋风扫落叶”的凄凉。
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4、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15、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16、《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17、苏东坡想办法把钱塘江的水先引入人口稀少的茅山运河,经过茅山运河流了四里地,淤泥沉淀下来,再流到市中心的运河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
18、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仔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19、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0、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二、苏轼被贬写的诗句
1、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2、苏轼当时被贬到黄州当团练使,是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受,所以他的英雄气概无处抒发,就都写在他的诗、词里了
3、苏轼对他的变法又予以否定,故苏轼又一次被流放,这之后,苏轼也没有一直如此,当司马光的变法又不符合时代发展时,苏轼的罪名轻了,这时的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做了翰林。
4、此诗先是描写了雨过天晴、云开月明的景色,其实是表达他苦尽甘来、遇赦生还的喜悦心情,其中“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形容他清净圣洁的内心世界,即佛教禅宗所描述的“本自清净”的境界。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但是苏轼被降职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虽然他是在做官,但是仍然在言论,行为上受到种种限制,后来,哲宗继位,司马光的变法又登上政治舞台。
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9、我觉得苏轼的《归朝欢》,是最能表现苏轼被贬惠州后的心情的一首诗歌。这是一首“客中送客”的送别词,但却写的气势磅礴,乐观豪迈。
10、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3、从汴京到黄州,从一个人人敬重的朝廷官员,到生计都成问题的贬官,苏轼内心落差极大。
1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5、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16、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17、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18、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
19、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20、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三、苏轼被贬诗句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最让人感动的是,苏轼以“孤鸿”自比,说自己虽然孤寂,可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依然坚守本心,这一点非常难得。
3、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4、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5、是呀,没有痛苦的经历,苏轼怎能写出这样幽独的词呢,可是,没有苏轼的才华,又怎样写出这样高妙的词呢?
6、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7、黄庭坚曾评价这首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8、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9、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10、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11、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2、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13、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14、在这首词,虽然词浅却立意极深,尤其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可谓是惊艳了岁月之句,更是透着无穷的哲理。
15、虽然生计解决了,可他内心深处的幽独和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
16、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17、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8、苏轼的一生就像这几句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19、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20、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四、有关苏轼被贬的诗句
1、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2、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3、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4、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5、我余生已无多,势必将老死在这偏僻的海南荒村了,天帝该会派遣巫阳来召还我的游魂吧。高飞的鹘鸟逐渐消逝在广漠天空与苍莽原野的相接之处,而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青山犹如一丛黑发,那里可正是中原故地啊!
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8、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
9、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10、展开全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篇是他被贬后,游览赤壁作的诗,是最典型的几篇,里面的诗句都很典型。
1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的国家政策是重文轻武。苏轼和王安石一样,都属于文人,本来两个人应该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却遭到了苏轼的反对。于是苏轼就遭到的贬谪,两次被贬杭州,苏轼很淡然,在逆境之中保持自己的初心。
1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4、这首《满庭芳》词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但从词中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看,须是苏轼受到重大挫折后,大致可断为写于贬于黄州之后,当是宋神宗元丰三年之后几年内所作。
15、《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前四句主要是写苏轼被一贬再贬后,所面临的凄凉处境和仕途的险恶。后四句则主写苏轼豁达的胸襟,以及苏轼诙谐和幽默的一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16、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一题为“黄州临皋亭作”。苏轼因为写诗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成为失去自由的罪人。
17、但是从事实来看,这是很合理的。因为他被贬的时候已经57岁了,这首词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在那之前大半辈子他都在这样过来的。这一次更无奈,仅仅这一年,他就先从定州去了英州。结果在路上时,又被调去了惠州。所以这个时候他是很难受的,其实明白了这些背景,再来看这首词又是不一样的感受。因为这些字都是发自肺腑的,虽然没提起一个愁字,但是读来总让人心疼。苏轼他不是圣人,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到了目的地后又重新振作起来了,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会难过,重要的是能否还能重新开始做自己。
18、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19、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苏轼本人在《留侯论》也中也曾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0、在这里生活了多年后,他也逐渐有些释然了,不过自己心中那无法实现的抱负让他并不会感到真的释然。在黄州时期,他还留下了一首极其放荡不羁的词,乃《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韵如下:
五、苏轼被贬时写下的诗
1、苦难与苏轼互相成全,才有了这样一篇杰作。
2、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5、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
6、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7、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865376455
8、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
9、上半部分的其他句子也非常的美。在被雨声惊醒后,作者想重新尝试着去睡,但是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这个时间已经是秋天了,窗外的寒蛩不停地叫着,像是在催人纺布,身下的竹席也有点凉。一切都带着淡淡的忧伤。到了这里其实他一点也没有说愁这个字,但是却满眼都是愁。以景衬情,情景结合。词的下阕是回忆,想起来时的路上,他还能与好友一起在江亭饮酒听歌。最后一句,是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其实是不太被人认可的。
10、苏东坡最经典的一首婉约词,一个名句流传千古,与柳永词不相上下
1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2、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13、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可见“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是自然现象,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写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14、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15、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 西江月
16、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7、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三人都先苏轼而去,可想而知晚年的苏轼有多悲伤,不仅被贬,还连累了自己心爱的人同自己一起受苦而害病去世,大文豪的一生是真的命途多舛啊。
18、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19、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2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