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语录词(100句)
一、佛语名言
1、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2、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九九归终成正果。无色无相,无嗔无狂。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3、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4、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21):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
6、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7、时间识人,落难知心。
8、做人要有担当,要能拿得起,否则就会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但什么都拿着也不行,还得学会放下。所谓放下,不是放弃万物,而是放下错误;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强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绝望。一念拿起,有所作为;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9、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0、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1、3)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2、梵音随风飘,烟际认钟楼。
1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4、无人可篡改你的人生,只是在困苦曲折中,我们要多些把握自己的勇气,敢于坚定地选择,更要大度地放弃。内心强大,不是一味的隐忍,而是在经历百转千回后,发现自己依然倔强地站立。只要灵魂不倒,谁也摧毁不了你,别为了拒绝凋零后的凄美,而惧怕盛开时的绚烂。
1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6、26)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7、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8、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19、8)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0、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二、佛语经典语录词
1、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2、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4、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6、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为了别人的看法一味的改变自己,到了最后,做不成别人,也找不回自己。
7、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8、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9、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0、18)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1、唯美|励志|伤感|爱情|搞笑
12、(17):清澈光明,心开意解,如花绽放。
13、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14、(35):根华仁波切教给我们一个窍诀: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15、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6、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7、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8、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9、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0、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三、佛语名言名句
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3、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5、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6、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7、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8、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10、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1、(1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2、凡事不以恶意揣度别人,不以私利给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诋毁他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13、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4、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15、学会知足,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知足常乐;学会承受,因为轮回的路上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承受并勇敢面对;学会倾听,因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解脱与安慰;学会尊重,因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16、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17、佛学经典语录励志精选
18、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19、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20、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四、佛语名言100句
1、(8):兰亭序)兰亭字,青花瓷,怎落笔,都可惜菩提语)菩提树,听禅语,怎痛诉,难相聚流星雨)流星雨,千年遇,怎品读,难成赋琉璃盏)琉璃盏,覆彼岸,怎垂怜,都不晚胭脂寒)胭脂寒,如云烟,怎敷衍,都不愿琵琶弦)琵琶弦,恋人远,怎欺骗,都思恋姻缘线)姻缘线,许相见,怎牵绊,难执念三生缘)三生缘,成诗篇,怎挥剑,难了断
2、人生高低起伏,真正的智慧,是在悲观中突围,减少那些人我的对立,输赢的对比,从自己的拥有中,去发现,去惜福。现实的艰难,恰恰是对人生信念的一种成全,不在于你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你能够运用多少对人生积极的理念,更不必要去埋怨,经历了多少辛苦还走不好这一生。生活需要思想,更需要努力。
3、1)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生活是个万花筒,酸甜苦辣尽藏其中。人生,到底还是活一回心境。境界不同,心境迥异。看重者心苦,看轻者洒脱;执着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劳累,无欲者清闲。清茶一盅,淡看风云变幻,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5、(4) 世间万物皆空。只有它的空才能包容一切。一切都是固定的,不能强求
6、(29):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7、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8、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11、快乐是一种心情,无关物欲。心怀豁达、宽容与感恩,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聪明的人懂得放弃,幸福的人懂得超脱。能安于真实拥有,超脱得失苦乐,是一种至上的人生境界。“生气不如争气”,那些琐碎的、令人心烦的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生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才会优雅从容
12、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3、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二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
15、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6、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19、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20、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五、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1、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2、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3、虚怀若竹。海纳百川。悠然雅静。淡泊明志。典雅清丽。有容乃大。乐天知命。游目骋怀。登山临水。辩才无碍。
4、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7、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9、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忘记,而是给自己一个坦然接受的理由。回避痛苦,痛苦永远存在。只有从心里承认,并试着接受,慢慢适应了那一块伤疤的存在,才能随时间不知不觉地治愈。
10、心如止水,不是心如死灰,而是学会宽容。世界本来完美,是我们看不到它的完美。以求完美的心态,活在这个世界里,心就会很累,充满焦虑不安。心如止水的人,不是对任何人和事都失去了兴趣,而是领悟了残缺是人生的常态,从而学会了包容一切不完美。因为宽容,所以美丽;因为包容,所以坦然。
11、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这“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呢?这一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大千世界”是对人类社会的统称,源自第六章宗教神话佛教术语。据《华严经》卷四说:以须弥山(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座山,在它周围四方有东胜神、南赡部、西牛贺、北倶庐四个洲,人类就住在南赡部洲)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和七山八海,叫做一个世界。累计一千个世界,叫做“小千世界”;累计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累计一千个“中千世界”,才叫做“大千世界”。因此以“千”为单位,经过三次累计而来,准确的叫法应是“三千大千世界”。宇宙中有无数“大千世界”,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术语逐渐通俗化,世人常用来形容广大而丰富多彩的世界。
12、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度所有众生后才作证佛果)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13、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1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5、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16、个性|经典|秒赞|最火|最红
17、(31):禅修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点上,首先必须有一种观照,同时,把这种观照化成一种实际的生活。什么交关照?就是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8、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9、10)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