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句有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的特点的诗人是(100句)
一、山水田园诗句
1、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2、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3、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4、(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5、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公交线路:m226路→m354路,全程约7公里从观澜步行约490米,到达河东村站乘坐m226路,经过4站,到达松元市场站乘坐m354路,经过8站,到达君子布村口站步行约220米,到达山水田园农庄
8、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曩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9、(1)第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10、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11、答:(1)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12、(2)“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13、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4、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15、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16、它朴素、清新,常常平白如素笺,奢靡华丽退场,只余干净纯澈,是国人心中不能磨灭的情结。
17、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8、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19、《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代:范成大
20、从思想内容上看山水田园诗有如下一些共性和内涵: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樵、渔、牧民们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有的关于民生,有的是随性而作;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有所寄托的内容也要注意区别才行。
二、山水田园诗句有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的特点的诗人是
1、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2、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3、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4、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5、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6、太白与我谈,为我开天关.
7、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答:(1)答:桃花流水鳜鱼肥。
11、答:(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
12、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13、(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3分)
14、(答案)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1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16、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1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8、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9、(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20、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三、山水田园诗句
1、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3、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4、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5、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6、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7、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8、(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9、注意积累常见意象与寓意。例如:
10、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11、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即把握诗歌意象。
1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14、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2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四、山水田园诗句段
1、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2、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3、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4、(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5、(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1分)
6、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7、(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8、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9、分析意境:幽静,幽美。日落,鸟投林,一片幽静,原野之上人悠闲的远望,客乘月赏景不忍关门体现了景色的幽美。
10、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11、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2、(2)答: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13、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14、(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3分)答:
15、(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16、你还知道哪些田园诗呢?
17、它的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是中国诗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先来回顾一下这首新诗吧:
18、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19、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20、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五、山水田园诗的诗
1、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2、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
3、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答:(1)“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6、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7、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8、比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的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9、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例:
10、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11、(注)①玉花:喻雪花。
12、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13、(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4、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例:
15、什么是渲染手法呢?它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比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者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16、——“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
17、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18、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19、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由远到近
2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朴天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