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儿童的诗句五年级(100句)

2023-06-03 20:21: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儿童的诗句

1、“走”、“追”两个连续动作,将儿童的活泼的神态,好胜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2、诗歌以纯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的小娃形象,富有生活趣味,读来令人叫绝。

3、白话文释义: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4、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6、古代名人少小勤学的故事

7、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8、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9、沈一斋:擅长画凤凰的画家

10、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11、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12、这首《幼女词》是他最为后世所熟知的作品,同样以白描的手法,将女儿纯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13、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1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6、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7、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18、一年级下期描写儿童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

19、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20、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二、描写儿童的诗句五年级

1、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2、白话文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家中却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把主人的书都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资助给他读,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4、简简单单的乡下风光,他就能把目光注视在孩子身上,看孩子快走追蝴蝶,蝴蝶飞入菜花从中找不到的可爱场景。

5、分享、在看与点赞,支持一下吧。

6、那一段流金岁月,收藏于记忆深处,每每想起,几多甜蜜,几多惆怅。

7、这是李白被唐玄宗李隆基召见之后非常高兴,孩子们也嬉笑打闹,跟着大人玩儿起来,殊不知大人很快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后孩子们免不得又要伤心。

8、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

9、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0、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11、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2、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1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晩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4、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15、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6、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登(泰山)而晓天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庐山)东岳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外国长篇小说

20、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三、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幼稚的诗句

1、“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

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4、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如下:《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继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6、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7、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浮萍一道开”,以景作结,留下了无限遐想的余地,令人玩味不尽。

8、整首诗来看,不事雕琢,宛如大白话,却将采莲的画面,小娃的形象描绘得穷形尽性,宛在目前,

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0、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

11、建校15年来实行“专家办学,名人督学,行家管理”,本着“高起点,高追求,创名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小班授课,走精品之路,特色之路”,以实现“国际化,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为办学宗旨,突出“一笔一画写好字,国学经典诵读和校外实践研学活动”三大校本教育特色,提倡赏识教育,开好开齐、全部课程。重视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全面夯实素质教育基础,培养济世安邦人才。

12、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13、《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继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一年级新生,要求:户口本出生日期在2016年8月31日之前。

15、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请多多指教~

1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鱼游》

17、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8、不似怀人不似禅,梦回清泪一潸然。

19、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四、描写儿童的诗句 古诗

1、□◎重庆读经相关私塾学堂:弘毅厚谦学堂(大渡口区)、信谦学堂(南岸区)、典汇书院(九龙坡区)、静悦书堂(渝北区)、著谦学堂(南岸区)、诗谦学堂(沙坪坝区)、庆德学堂(渝北区)、昌圣教育(南岸区)、布泽学校伏羲班(忠县)、正邦私塾(南岸区)、同文学堂(南川区)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掉坐船中。

3、七年级新生,凡六年级毕业生均可报名我校七年级新生。

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5、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幼儿园、小学、初中各科优秀教师若干名。

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9、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10、小学:应届、往届大专及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

1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2、最值得玩味的是“偷”字,非但不是贬义词,反而为整个画面增添一层神秘感。

13、除了杨万里之外,还有很多描写儿童的有趣的古诗:

14、很多时候我们怀念童年,更多的是怀念那时天真单纯的我们。

1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陈师道《示三子》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16、那年的欢声笑语,仿佛还飘荡在原野里,时光却早已走远。

17、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18、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19、这是在说牧童偷懒在柳荫下睡着了,牛埋头吃草,越吃越远,一直吃到了柳荫西边。

20、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五、描写儿童的诗句六年级

1、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旧有踪。

2、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4、□◎关于读经教育(主要针对儿童):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经典包括中外文经典著作,以及音乐美术等经典作品。据统计,至今仅大陆地区已有一亿儿童从中受益。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7、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

8、匡衡能够讲解,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匡衡小名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人们都很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什么也讲不出来了。”不顾匡衡而去。

9、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描写的是前一秒牧童还在黄牛背上高歌,下一秒想去捕蝉,就立即闭口不唱,这一动一静形象刻画出了孩子的天真无邪。

13、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4、茂林处处见松鼠(宋·陆游·《初春幽居》)静坐时看松鼠饮(宋·刘子寰·《满江红》)昼岩松鼠静(宋·林逋·《湖山小隐》)荒村客到松鼠奔(明·陶望龄·《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松鼠下阶走(宋·蔡槃·《游古寺》)屋上鹤巢走松鼠(明·李延兴·《题画》)树深松鼠竞(明·孤松秀上·《仙岩山居(三首)》)

1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6、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17、写的是诗人淡淡的无奈:我和儿童都很爱鱼儿,但是我是来喂鱼的,你却是来钓鱼的。

18、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19、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额车。

20、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