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朗诵诗歌的技巧 博客(100句)

2023-06-01 16:31:3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朗诵诗歌的技巧

1、运用想象,大胆设计。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

2、掌握节奏和韵律诗歌节奏的规整和韵律的和谐是其艺术形式上最大的特点之在朗诵的时候节奏主要体现在语速的快、慢和语句的断、连上。几个方面协调配合,相互运用,造成思想情感的紧、急、舒、缓。这样节奏的鲜明和强化,并与韵律相结合,就造成诗歌所特有的旋律美和音乐性。

3、有利于开发右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己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有利增强自信。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全体学生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4、朗诵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将每一个字,都要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送进每位听众的耳朵里。任何一个字都不能是轻飘飘的、随便地吐出来,一定要有精神头,每个字都要有力度。

5、朗读者在分析体味文字作品的准备工作中,为了清楚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更好地实现朗读目的,往往在文字中做些标记,以提醒自己注意。我们把这些标记称做“朗读符号”。目前,朗读符号还没像标点符号那样,有着统一的标准。

6、一般来说,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诗歌的特点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具有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7、其诗歌的韵律使朗诵者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动听、顺口、能唱和的特色。

8、在《诗经》中有“诗言志”的说法,诗人通过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是在自己的心情最激动、感情最饱满的状态中将这种思想感情抒发出来。再加上诗歌受篇幅的限制,一定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奥的哲理表达出来,所以诗歌在表情达意的时候极其鲜明强烈,字里行间的思想观点热情洋溢。这就要求朗诵者的情感是丰富的,在朗诵的时候需要激情的发动和强烈的感染力。

9、(2)从标题开始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清楚、揣摩透,每一句话表情达意的需要都要把握准。

10、(2)起承转合诗歌的句子和句子之间常有起承转合的关系。

11、想要把一首诗歌朗诵好,就需要正确的诗歌朗诵的技巧。要朗诵诗歌,就应对诗歌的种类、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诗歌是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抒发感情和反映生活的。

12、我们生长在草长莺飞里,

13、注意朗读时的语速

14、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朗诵时也就不必拘泥于格式,但要理解诗意。也就是要求我们声随情动,在朗诵时要能领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对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15、朗诵诗歌注意事项: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18、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19、瞎说一气,不胡侃了。谢谢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支持!

20、a)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二、朗诵诗歌的技巧 博客

1、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旧——流流入黄河——流入海千年万年——永——不休永不休呵——爱延河终生——难忘——延河歌多少战马——在此饮多少战士——从此过多少英雄——杀敌回战刀沾着延水磨延河流入——黄河里如今歌声——遍全国。

2、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到,只有深刻的思想,没有想象的意境是不能形成诗词的,只能称之为论文;而只有环境的描述缺乏深刻的寓意也决不能称为好诗。所以要求朗诵者在朗诵诗词的时候必须具有两方面条件:一是鲜明的思想,充沛的激情;二是丰富、生动而具体的想。

3、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4、还有要跟着作者的感情走,在关键的地方把好脉络,调动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才能有抑扬顿挫之感,听着有音乐之美。所以朗诵者的感情调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5、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可以进行配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朗诵艺术的表演效果。

6、古诗词由于其言简意深的特点,所以在朗诵时有三点要求;1应该理解写诗的目的2还要注意每个字都要发音清晰3一定要读出诗的节奏。

7、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此外,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来体现节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8、就是说朗诵要说普通话。朗诵时每个字的音要准,平舌、卷舌要分得清;调要正,四声的发音分明。所以,要想朗诵效果好,一定学说普通话,发音标准、音调正确。

9、以后,以后……那红旗呵……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城楼……以后,以后……那南泥湾的镢头呵……开出了今天沙漠上第一块绿洲……

10、朗诵诗歌必须要知道诗歌朗诵哪几句是高潮,哪几句是侧重点,‍‍要注重作品中比较关键的部分,‍‍注意作者在哪些部分意念和感情最多。‍‍注意作品才能触景生情,在朗诵的过程中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11、好的声音重要,好的鉴赏力也很重要。

12、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13、b)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14、他(她)为什么这样处理?

15、问题:怎样诗歌朗诵,诗歌朗诵有什么技巧回答:技巧是:把握感情与线索,气托声来吐字情。面部表情要到位,手势辅助不可缺。李默然的朗诵技巧:气推声,声带字,气声相助字才清。记住“现在又事儿,嘴上有劲儿”

16、了解了诗歌的特点可以使我们为朗诵好诗歌做充分的准备,但仅仅有这些还不足够,我们经常看到诗歌作者本人在朗诵自己的作品时效果并不好。按理说他对自己的作品是最了解的,是最能陶醉于其中的,但由于他不善于运用朗诵技巧,表现出来的东西就缺乏艺术的感染力,打动不了观众的心灵。所以说,要朗诵好一首诗歌,除了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段。

17、在正式教之前,先有表情地朗诵给孩子听,父母一方最好在旁表示喜欢这首诗,说明这首诗如何好,要是××(孩子名)也会朗诵这首诗就好了,去看外婆时可以朗诵给外婆听,她一定也会喜欢的……这样来激起孩子想学会这首诗的愿望

18、它们把自己封闭在冰的薄膜后面。

19、郭沫若曾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从外在形式看,节奏具体表现在语音的强弱和语言的长短方面。语音的强弱处理有重读和轻读,语言的长短处理有快读和慢读,一般在具体的朗诵过程中交替地使用并且有规律地、大致整齐地安排就能够构成诗歌的节奏感。

20、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在朗诵诗歌

三、诗歌朗诵小技巧

1、中国古体诗词节奏比较规整,节拍感很强,要求很严格。五言诗要三断,七言诗要四断。

2、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3、古典诗词鉴赏口诀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4、例如《向日葵》这首歌谣诗:“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得你哟,白天仰着脸,夜晚低着头。那么好奇,思来想去……”这首诗开始朗诵时“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句要体现出孩子天真有趣的疑问,到底什么秘密?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尾音可以适当拖长。第二句“白天仰着脸,夜晚低着头”这两句声音应一升一降,增强对比,突出思考的过程。第三句中“好奇”用重音,以突出孩子的天真,“思来想去”声音渐弱渐收,充满联想。

5、除了《归你》还有伫立在朦胧的暮色中我久久伫立海鸥低翔,掠起阵阵浪花红树垂扬,披开彤云长发水母游荡,飘来舒展的身躯习习海风,送来飒飒凉意拂击海岸,溅起金珠粒粒飞越山巅,划破静谧搅得树涛此伏彼起虹练授染浩海色彩纷呈,艳丽娇美飞鹰留恋收翅麇集群群,如痴如醉置身这迷人的仙境我幽思绵绵,百感交集愿来分享这息人的安宁探求领略那人生的奥秘我心中的歌给你头上戴只花我端详,我赞美,我啧夸我心中的歌呀,象笛声那样轻扬幽婉幸福的种子在我心田中生根发芽我心中升起一座辉煌的宫殿你在那宝座上金光闪闪我把鲜花撒成地毯笑迎我的天仙下凡人间可惜你并非神仙只能为命运徒然慨叹我的尊位使你羞怯远离世俗偏见使你孤影自怜。。

6、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7、表达出诗歌朗诵文章的思想感情。‍‍

8、诗歌是和时代紧密结合的,这也是诗歌具有生命力的特征之一。所以朗诵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对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做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战斗性。

9、编写者用精练的词语高度概括了这些诗作的情感特点,这些感情基调也应成为朗读者感情表达的基调。朗读者事先应寻找相关提示,若无提示,自己要认真感受体会、总结提炼,以求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定向的准确无误。

10、首先要避免矫揉造作。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要自然,决不可以做作。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诵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不领会作者的情感而只是估计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听起来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自信。

11、吐字清晰,铿锵有力

12、春日的阳光碎片落在我们的睫毛上,

13、2注意几种关系的处理对仗关系在诗歌朗诵的时候经常可以碰到对仗关系的诗句,要么是上下句相对,要么是相同的词与词之间相对,这有点像生活中的对联。例如:

14、要有朗诵的基本常识,什么时候換气?什么时候气体下沉?什么时候要低吟浅唱?什么时候要慷慨激昂?要有一个再创作的态度,拿出自己最好的声音,一定能朗诵好。

15、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6、录音反馈,促进自我改进。

17、(5)重叠诗句的处理在诗歌中还经常出现内容相同的诗句重复出现。在艺术手法上是为了强调,这类句子是比较难处理的。要根据前后连贯的意思理解同一诗句在不同地方出现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和作用,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味道,切不可千篇一律地运用一个腔调。

18、像两个睡着的人在梦中交谈。

19、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要能正确地发音,有自然的表情,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此外,朗诵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基础。

20、音韵是诗歌富有音乐性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古诗词,必须押韵合辙,就是说在每一句诗句的末尾或隔一句的句末字都必须落在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上。如果考生的归音比较好,那么在朗诵的时候听上去自然就和谐优美,如果考生本身的语音基础不是很好,朗诵诗歌就很容易暴露自身的这一弱点。

四、朗诵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1、朗诵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如下:

2、听众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不领会作者的情感而只是估计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听起来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自信。

3、映出的是整个季节的温柔与绚烂。

4、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5、说普通话,音准调正

6、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7、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8、在朗诵这类诗句时一定要上下句语气相呼应。一般上句像是提出问题等待回答,语气是不稳定的,语调要稍稍扬起,形成动势,言尽而意不尽;下句是回答,带有归结性,语气就相对稳定下来,语调要稍稍降下,造成相对的静态,同时还要注意词性相同的对仗关系。比如上面例句中的“三山”和“二水”。这样对仗的句子读起来有起有落,形成语句自然而有规律的起伏变化,听起来和谐优美而生动。需要提醒的是:相对词汇的音势要读得大体一致,相互照应才能整齐匀称,统一完整。

9、诗词的朗诵需要突出音律感和韵味。

10、我们在听一些学过话剧表演、影视表演的人“朗诵”作品时,会发现在角色塑造、对话部分很有特点,可是在非对话部分、朗诵陈述的内容时就不一定很到位了;因为朗诵不是演话剧、演电影,听朗诵的作品也不是听话剧、不是听影视剧,而是听你在朗诵什么。

11、在选择好朗诵作品之后,首先应该通篇诵读一番,经过大概意思的了解,将其分为几个部分。

12、让我们一起在前人优美的诗词中追寻探索~

13、「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14、不同的诗歌表达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诗歌朗诵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非常重要,‍‍在朗诵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因为你必须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以及语句的具体含义,才能够做好朗诵。

15、(4)能合适地运用朗诵的方法朗诵出大家喜欢听的感觉(朗诵方法有很多,常用的都有16种。怎样合适地运用16种常用的朗诵方法是想朗诵出好听作品的朗诵者必须掌握的。

16、都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诗歌。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18、节奏和谐,语言流畅。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歌词句的停顿及节拍。

19、深刻理解诗歌确感情基调,使用标准普通话,吐齿清晰,适当停顿,但不要随意停顿。适当重音,语速根据心情语况时缓时急。把握住语气语调,注意仪表仪态及动作。

20、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心中想念毛泽东。

五、朗诵诗歌的技巧ppt

1、4诗歌的意境需要朗诵者的理解来表现。

2、其次要熟悉文章,对文章的分段,起承转合,标点符号,要融会贯通,不能卡顿,要一气呵成。

3、考生对朗诵的稿件内容要有正确的理解、真切的感受和艺术的处理。要把稿件的内容尽量生动、准确的表达出来,要好好理解稿件的内涵。如有条件最好请教有经验的专业老师指点,使你能深入的理解作品的结构与涵义,加深对内容的感受,提高朗诵的得分数。切忌临时抱佛脚。

4、现在,我们听到的大多数的“朗诵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朗诵作品,因为多年来,很多人被误导了(不夸张地说,80%以上的人被误导了);可以说,我们听到的、学的大多不是真正的“朗诵”艺术。

5、三山半落青天处,二水中分白鹭洲。

6、所有的水聚集到世界尽头,

7、千里——江陵——一日——还。

8、b)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9、(2)节奏诗歌的语言富于音乐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节奏的强烈和明快。

10、很多的诗歌都挺好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借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2、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诵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

13、其诗歌的韵律形成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朗诵起来可以造成因情赋声、以声传情,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增强抒情色彩。

14、朗诵中的停顿,不单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表情达意的需要。一般地说,停顿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三种。

15、必须了解整个剧本,对整篇作品有深刻、正确的理解和感受;理解全剧;理解规定情境;理解台词内容层次;理解台词目的;理解人物关系;理解人物情感;理解风格式样;理解叙说方式等。理解这个人物和这个段子在全剧中的地位。千万不能只背诵选定的片段,只片面字面的意思。

16、我们不仅要能听出别人朗诵的作品好在哪儿(这样才能学习借鉴),也能要听出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17、当你真正离开才懂得什么叫做心伤

18、注意诗歌朗诵时的感情

19、很多文字作品是作者用文学手法根据从生活中提炼的东西创作的,而朗诵者要用有魅力的声音把文字作品还原到生活中去。

20、好的朗诵是要适当停顿的,朗诵不是要求一口气不喘的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