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100句)
一、绝句
1、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2、泰山到底怎么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3、春风摇曳靓娇姿,嫩绿鹅黄斗秀奇。
4、别梦依稀慈母泪,坟前烧纸慰心伤。
5、《绝句》中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6、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色,诗中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出黄、翠、白、青色泽交错的画面,展示了草堂周边春天的明媚景色。《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古诗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7、“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8、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9、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10、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11、大家看,这首押的是仄声韵,且不符合粘替对。像这种不符合替对粘、押仄声韵者也属于古绝。
12、风过湖面水茫茫,细雨丝丝染柳黄。
13、(仄)仄(平)平平仄仄,
14、群鸟鸣湖柳,虫蛩唱悦娱。
15、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16、祈盼南方回远客,翻飞双翼剪丝绦。
17、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成双成对的鸳鸯静睡不动
18、茗, 今平声,在古四声中是上声;碧,今去声,古四声中是入声字。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问题:为什么诗人都喜欢用“绝句”作诗名?
二、绝句二首
1、先标出这首诗的平仄,然后分析是否符合替对粘,说出这首押的平声韵 还是仄声韵。
2、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尽管潭水千尺不是实指),历来为人所传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描写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十分动人。
3、这首诗是李白参加当时的政治斗争失败,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后写的。早上辞别长江上游高在彩云间的白帝城,一天功夫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山峦层叠,猿猴不断尖厉叫鸣,船快如飞,转瞬间就过了关山重重。
4、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5、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6、树上鸟歌扬,新花绽嫩黄。
7、“古四声”自元朝周德清后,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四声,为了以示区别,我们称之为“今四声”,“今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8、(43)辛丑冬歌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理解):春天暖烘烘的太阳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10、走马成:言其作诗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可成章。《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李白《与韩荆州书》:“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11、濛濛细雨润桃华,岸柳黄鹂唱彩霞。
12、又到春盛处,风过送郁芬。
13、(23)郭振廷诗词选——秋韵
14、布谷枝头叫,田中麦色茵。
1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6、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7、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8、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19、(21)郭振廷律诗十五首——秋韵
20、(1)首尾截式,即截取首尾两联——八句组成。
三、绝句其二唐杜甫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金屋无人见泪痕。(平仄平平仄仄平)
3、截取“仄起平受式”律诗中四句而成的五绝或七绝,计有4种截法: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巧遇霢丝增丽色,花红柳绿扮佳春。
6、道旁遥祭奠,深拜忆萱恩。
7、十岁:公元851年(大中五年),韩偓十岁。
8、终要登上泰山的巅峰,才能遍看群山的矮小。
9、诗中把合律的绝句称为“小律诗”。后人不解其中差别,人云亦云,这或许是很多人误解绝句必须是格律诗的原由吧。
10、风摇棠棣枝,雨洗落红时。
1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2、(20)郭振廷绝句十八首——秋韵
13、驱车登古原。(平平平仄平)
14、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四字一绝,这个观念是自然形成的,从《诗经》以来,绝大多数诗都是以四句为一个段落。《诗经》里的诗,大多数是四言四句,古人称为“一章”。汉魏时代的诗,以四句为全篇的很少,故没有必要把四句的诗定一个诗体名词,即四句一绝还没有成为规格。但在较长的诗篇里,四句一绝的创作方法已自然形成。到晋宋以后,由于民间歌谣的影响,诗人喜欢模仿四句的民歌,就大量出现了五言四句的小诗。齐梁以后,四句一绝成为诗的规格,并给以“绝”的名称。在南朝时代,“断句”、“短句”与“绝(句)”都曾用以指代五言四句诗。
17、惊雷催换色,燕子闹初春。
18、(仄)仄 平平仄仄平(韵)。
19、节临惊蛰起雷霆,丽日熏风拂草青。
20、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四、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古绝和律绝的区别
2、六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近体诗的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根据每句字数,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当前所言近体诗一般很少涉及六言。和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相比,六言绝句比较少见,从唐诗看,有四绝、六绝,唐宋及以后诸代,六言绝句不乏名篇。
3、二月暖风巡,桃枝雨润新。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蔷薇舒绿叶,漫步赏春光。
6、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7、(27)高歌庆新春——郭振廷迎春诗词选
8、律绝就是格律化了的绝句,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的规则,具体就是:1)句内平仄相间;2)联内平仄相对;3)联间平仄相粘;4)押平声韵。
9、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0、点滴入林催嫩绿,枝头摆动靓桃花。
11、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极力看见想要归巢的飞鸟。
12、这首绝句符合对粘替。 无论失粘、失替、失对,均为诗家大忌,也是最基础的低级错误,大家创作时一定注意。
13、春来地气氤,远望柳丝新。
14、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15、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独钓寒江雪。(仄仄平平仄)
18、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19、春分时节到,绿色满田畴。
2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丛林花似锦,满目映红云。
4、春风拂过雪冰融,岸柳轻摇细雨濛。
5、寂寞空庭春欲晚,(仄仄平平平仄仄)
6、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7、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8、澍泽春光秀,丰收雨带来。
9、下面我们以七绝为例,来看看四种格式的具体情况: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12、(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13、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14、这里所说的分类,是按格律进行的分类。
15、翠柳黄莺唱,春光四月奇。
16、《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句盛行于唐朝时期,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17、杜甫有不少诗题目就是《绝句》,例如:
18、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
19、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2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