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杜甫登高诗句赏析(100句)

2023-05-29 14:25: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诗句赏析

1、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2、身居高位者谁能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3、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D.本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穿插交游、劳作之事,用语自然,文气畅达,全诗看似散缓,实则浑成,展现了诗人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

5、“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见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匠心:巧妙的构思。这两句大意是:写文章不因袭古人,而独自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创作贵在创造,必须匠心独运,惨淡经营,不可因袭模仿,墨守古人为文之法。倘亦步亦趋,只步前人后尘,决写不出好作品。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长于写田园山水,其诗清新自然,闲适淡远,意匠如神,文思粲然,连大诗人李白对他都充满钦敬爱慕之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王士源为《孟浩然集》作序,〜是《孟浩然集序》中对孟浩然的赞语,可用于形容巧妙独特的文思,强调写作的独创性时也可化用此句。。

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8、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

9、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10、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11、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颔联在写景上的妙处。

12、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13、形容“秋兰”的诗词:元·余同麓《咏兰》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宋·史弥宁《秋兰三绝》叶叶低垂翠带长,花清干瘦吐微香。西风劣相添寒色,簇立晴蜓冻欲僵。宋·向子諲《点绛唇》春蕙秋兰,断岩空谷终难近。何如逸韵。十里香成阵。倾盖论交,白首情无尽。因君问。新声玉振。更觉花清润。明末清初·静诺《咏秋兰》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宋·高似孙《秋兰辞》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娟娟兮好修,行隐隐兮不渝。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秋

14、①《归园田居(其一)》通过对房屋、村舍、庭院等环境的描写,(或答“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恬淡自然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抒发了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②本诗通过对登高赋诗、相呼酌酒、归田务农、披衣言笑等典型活动的叙述,展现了与邻居共同生活、劳作的场面,抒发了躬耕生活的满足之情。

15、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16、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7、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1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9、(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20、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二、杜甫登高诗句赏析

1、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2、D.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地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是本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3、C(解析)C.“喜忧参半的语调”错,应该是“悠然自在的语调”。

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羁鸟”指被束缚的鸟,“池鱼”指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诗人虽“误入尘网”,却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对黑暗官场的厌倦,以及对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6、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7、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8、“诗意天竺”线上飞花令(第一期)活动

9、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10、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11、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12、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13、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14、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15、然后是所抒发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16、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

17、“术语”积累;例如雄浑、豪放、沉郁、清新、自然、俊朗、清幽、淡雅、冷峻、婉约、朴实、华美、洗练……

18、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9、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20、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三、诗句赏析手抄报

1、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2、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

3、答: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这些迭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

4、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5、C.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喜忧参半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6、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7、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

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9、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10、(注释)①将:岂,难道。②纪:经营。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3、“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14、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5、B.颔联描写水鸟和莲花,对仗工整,炼字精当;“遥”“迥”二字表明其为远景。

16、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17、蒸茗②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18、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0、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四、古诗赏析答题技巧

1、直抒胸臆。“乐哉今岁事”诗人直接说明今年真快乐,点出“乐”的情绪。

2、如唐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通过明暗互衬来表现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

3、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4、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5、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6、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7、“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9、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10、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11、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12、答: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13、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14、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15、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16、高耸的终南山似乎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

17、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壮其行色,鼓其勇气。

18、杳杳寒山道(唐)寒山

19、赏析: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注释)①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渭水畔的原野。②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③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五、诗句赏析角度有哪些

1、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2、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3、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4、B.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

5、“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6、(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7、B.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8、(1)这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9、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10、如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惨别的江岸,相对无言的凄清时刻,“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从侧面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11、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12、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13、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4、(注释)①轮鞅:指车马。

1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6、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1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见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鸟名,鹑鸡类。徘徊:来来回回地走。这两句大意是:一只失去伴侣的孔雀向东南缓缓地飞,每过五里就回顾徘徊,不忍远离。这两句刻画了孔雀失去伴侣后的痛苦神态,在原诗中起“兴”的作用,引出全篇焦仲卿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剧。作者以孔雀徘徊飞翔的形象暗喻诗中依依难别的夫妇,而且还能使人想起古诗《飞鹄行》中的双白鹄失去伴侣以后“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的情景和心理。因此用~起兴,就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它的含义,形成动人的艺术力量。这种起兴手法值得借鉴。

18、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19、D.“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与前面诗句形成因果关系,这样安闲恬静的田家之景触动了诗人的心绪,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抒情与写景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20、(注释)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霰(xiàn现):小雪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