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韩非名言天行九歌(100句)

2023-05-27 16:30:4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韩非名言

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2、因可势,求易道。——《韩非子·观行》

3、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5、当然不会,我换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倒还要感谢那个人呢。

6、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7、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8、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韩非子·观行》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0、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1、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12、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13、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4、虚静无事,以暗见疵。——《韩非子·主道》

15、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6、韩非说:“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有利于君主之用。而立法的目的是尊公废私,“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法令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标准,“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而且执法必须要严,“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就是说谁违犯了法令就应当无赦。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反对贤人政治,提出“尚法而不尚贤”。他认为,对君主而言,无需待贤君而治,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都是千世不一出,绝大多数的君主是“中人”,“中人”只要“抱法处势”就可以治天下。甚至暴君如桀纣,若能“抱法处势”亦可以治天下。

17、统治人民的人,应在邪恶的事情尚未萌芽时便有所禁止。

18、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诡使》

19、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2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二、韩非名言天行九歌

1、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韩非子·饰邪》

2、选自韩非的《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3、人处疾则贵医。出自《韩非子·解老》

4、《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为韩非对先秦时期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5、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6、出自先秦《韩非子·说疑》。不辜,无罪。非,不是。明,明智。也,句末语气助词。奖赏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民,这不是所谓的明智。这句话以赏罚分明才是明智之举。

7、人有病,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治好.所以特别尊重医生。可用来说病人应该尊重医生;也可用来比喻人有了困难.就要尊重前来帮助的人。

8、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著名思想家,法家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9、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出自《韩非子·难一》

1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1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2、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13、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说是法术势结合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文字犀利,逻辑严密。

14、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5、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16、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17、出自先秦《韩非子·五蠹》。贾,做买卖。袖子长善于跳舞,金钱多善于做买卖。这句话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为喻,说明一个道理:有所凭借才能做好事情。

1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19、 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0、韩非(?一前233年),世称韩非子,韩国人,战国晚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和李斯同在荀子门下求学。他融合法家各种学说,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以法为主”的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他的主张得到了秦王羸政的赏识,请他到秦国效力。在秦国,韩非备受重用,遭到李斯的妒忌,后被李斯陷害而死。著有《韩非子》。

三、韩非子名言

1、民无信不立。——孔子

2、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扬权》

3、阿娜瓦格纳对于弗吉尼亚古德曼这个人物的把握绝对是整部电影的出彩之处。这个人物的嵌套是整部剧的剧中剧,她是托马斯的妻子,而她本来的身份是话剧演员。而在剧中她又饰演了两个角色之间的反串,扮演著名的律师以无罪辩护为借口,循循善诱,一点一点的撬开男主的嘴巴。一点点撕下男主伪善的面具,一点点从细节入手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只有从细节入手,反复推敲,将细节的撕裂性发挥到极致。

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出自《韩非子·孤愤》

5、释义:韩非子认为,君主必须得到臣下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建功立业。如果没有臣下的配合,就好像一只手单独来拍,即使拍得很快,也不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成语“孤掌难鸣”的由来。

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8、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韩非子·初见秦》

9、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10、就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来谈谈最近大火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11、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12、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13、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有度》

1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5、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17、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18、1:想见我,或是不想见我的人,终于,还是要见面了——韩非2:有的人在浅摊上只能说等死,而有的人确实在等待水落石出,水太深的地方会掩藏太多的真相,只有等潮水退去,才能看清楚那些不为人知的杂草和暗礁——卫庄3:在最深的夜里,连自己的影子都会离你而去——江左煤狼4:在政客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垫脚石或绊脚石,所有可能强过自己的人都是潜在的威胁——卫庄5:天空没有痕迹,风雨已在心中6:水面的涟漪虽然暂时消散了,但是仍会有人记得,风曾经吹过7:向黑暗走去的人,或许会被黑暗吞噬,或许会被化作明灯——水云歌

19、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出自《韩非子·大体》

20、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曾与秦国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但未被采纳。于是“观往者得失之变”,著书立说。其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羸政(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后来出使秦国,被李斯及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传世著作为《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威势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其地位。韩非还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

四、韩非的经典名句

1、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2、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刑过,惩罚有罪之人。遗,遗漏。匹夫,指最平常的百姓。依法惩罚有罪之人要不避权贵,奖赏有功之人要不遗漏贫贱普通之人。这句话以赏罚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4、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5、释义:上千丈长的河堤,坚固无比,蝼蚁的洞穴虽小,却能导致河堤溃决。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出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小事如果不注意,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6、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韩非子·主道》

8、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9、释义:享福的时候,轮不到我,但有灾祸了,却会连累到我。

10、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出自《韩非子·五蠹》

11、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12、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13、释义: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他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没有刺不透的东西;又夸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够刺透。有人就问:“拿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楚国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

14、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15、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16、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的行为漏洞。

17、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

18、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19、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20、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五、韩非名言不管多小的事情

1、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2、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

3、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4、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7、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8、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子·解老》

9、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子·心度》

10、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11、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2、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1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出自《韩非子·主道》

14、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5、“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

16、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17、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出自《韩非子·说难》

18、当然不会,我换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倒还要感谢那个人呢。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释义:没有被大山绊倒,却被小土堆绊倒了。很多时候,越是大的困难,人们就越重视,反而容易战胜困难;而越是小的困难,人们就越不当回事,反而被小困难坏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