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名言关于诚信(100句)
一、韩非子名言
1、(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2、剧中,反复强调:从细节入手。既是假扮律师的图马斯的妻子的自我提醒,也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找到撬开男主嘴巴的榔头。
3、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4、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5、译文:有形体的事物,再大的也是从细微起来的;存在了很久的事务,必定是从细微开始聚集起来的。
6、《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理论。该书是研究韩非法治、哲学、伦理、社会思想的主要资料。书中记述了众多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历史亦有重要价值。《韩非子》的许多篇章在作者生前即已流行,至西汉时期经人整理,成为定本流传至今。
7、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8、译文:防止奸邪的办法,最好是禁止产生奸邪之心,其次是禁止传播奸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为。
9、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10、韩非深爱韩国,但不被韩王重视。入秦后陈书秦王攻赵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其报复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1、名言:术已知奸,以刑止刑
12、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治学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
13、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4、(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这两句大意是: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寻求粱肉;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不会去期望有文采的锦绣。
15、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16、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17、(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18、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19、感悟: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轻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难独当一面,他们要靠那些沉静的人、稳重的人。假如我们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稳重、安静一点,那么你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取得新的进步。
20、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是回忆录式的线性叙事结构。线性依旧可以很好的说明故事的问题,而此处重要的是线性叙事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展现出不同的逻辑,得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理解。
二、韩非子名言关于诚信
1、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希望能帮助到你哈!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韩非子》
3、(解析)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被欲望吞噬永不满足的人,可能一生都会困于烦扰痛苦中,得不到解脱。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5、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6、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7、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8、译文:对触犯众怒的臣下不处理,对犯罪的臣下迟迟不加以法办,就会使得群臣暗中憎恶和恐惧,这样久了还没有发觉,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9、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10、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没有制度、规则、法治的约束,没有人民的主权、治权,上下一日百战的戏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11、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华言论及著作。
12、译文:经常修剪枝叶,不能使枝大而主干小;枝大而主干小,就经常受不住风吹,经不起风吹,
13、(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冶强指的是国家太平强盛。弱乱就是国家纷乱衰弱。阿就是不公正,偏袒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14、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15、《韩非子》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16、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17、韩非子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对同志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亦作“吹毛求瑕”。
1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9、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如果千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百乘重臣窥隙候变,从而夺得臣民,改朝换代;如果万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千乘重臣鼾睡于侧,伺机篡国夺权)。
20、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三、韩非子名言
1、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
3、(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大意是: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4、《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5、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
6、只有实行法治,以法治国,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能遵法守法。相反,若贪赃卖法,举事不公,阿曲权贵,人民自然不服。
7、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8、(解析)安全还是危险,在于是否能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
9、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0、(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常可就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11、(感悟)自出《韩非子·喻老》。这几句大意是:千丈长的大堤,因蝼蚁的洞而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苗而焚毁。
1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
13、(解析)这世上并不存在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关系,夫妻更是如此。相爱时就亲近,不爱就疏远。
14、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5、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16、山大,不易跨越,但正因为其大,困难多,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所以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17、译文:君主犯下错误却不听忠臣的劝谏,而一意孤行,就会身败名裂而为人所耻笑。
18、(解析)这世上并不存在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关系,夫妻更是如此。相爱时就亲近,不爱就疏远。
19、(解析)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俗话说:“勿多言,言多必失。”
20、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
四、二年级下册韩非子名言
1、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嘻。
2、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认为赏罚对官对民都应一样,不论上下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该赏就赏,该罚就罚,赏罚得当,公正严明,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使百姓乐于奉公守法。
3、(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巧妙而狡诈的“机智”,往往会适得其反;拙朴的诚,才能最终赢得人们的信赖。
4、(感悟)自出《韩非子·解老》。这几句大意是和氏之璧,无须用五彩来装饰它;隋侯之珠,无须用白银黄金来装饰它。因为它们本来的质地已经美得无与伦比了,没有什么东西足以用来装饰它们。
5、(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6、阅读《韩非子》时注意两点:第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受百家争鸣浪潮的激荡,其思想虽以法家为主体,但多少也沾染了百家的色彩,这在书中时时有所体现。第可以结合相关著作阅读,历代集注《韩非子》以今人梁启雄的《韩子浅解》最为优异,该书不仅对每篇原著都有题解,而且还对各篇真伪作了考证。
7、阿娜瓦格纳对于弗吉尼亚古德曼这个人物的把握绝对是整部电影的出彩之处。这个人物的嵌套是整部剧的剧中剧,她是托马斯的妻子,而她本来的身份是话剧演员。而在剧中她又饰演了两个角色之间的反串,扮演著名的律师以无罪辩护为借口,循循善诱,一点一点的撬开男主的嘴巴。一点点撕下男主伪善的面具,一点点从细节入手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只有从细节入手,反复推敲,将细节的撕裂性发挥到极致。
8、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9、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10、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11、(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12、译文:不将房屋的裂缝塞住,却只想着将墙壁粉刷漂亮,一旦暴风骤雨来临,房屋一定会倒塌。
13、(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大意是:以肉去除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14、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15、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16、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17、(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
18、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19、如果实行严刑峻法,那么人人畏法不敢犯事,故可以禁止暴乱,若实行儒家的厚德仁政,人就有恃无恐,则难以制止乱事。对法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可以批判地继承。
2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五、法家韩非子名言
1、译文:将便宜的东西放在幽静偏僻的地方,及时是曾参、史猷那样的高洁之士也有盗取的嫌疑,将百金悬挂在闹市,即使大盗也不会去抢夺。
2、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3、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4、(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
5、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
6、点上方蓝字关注世界名著每日读,陪你有品位阅读
7、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政治决策、经济情报还是军事机密、科技成就,一切应该保守机密的事情都应该严守机密,谨防泄露,一旦泄密,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泄密,将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今天仍有教育意义,每个人都要引为鉴戒。
8、(感悟)自出《韩非子·安危》。这两句大意是针刺骨上的病毒,局部感到小痛而整个身体却得到长远的健康;耳听深刻的忠言,心里感到小不舒服而国家却得到长久的洪福。
9、选自韩非的《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1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1、(感悟)大意是: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13、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5、“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16、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17、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人无有不善——孟子
1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20、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官场是恶虎相争的角斗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紧握权柄,时时抑制、杀戮爱臣、贵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