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登高望远的名句(100句)

2023-05-27 15:56:5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

1、《登飞来峰》的诗意是: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3、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4、诗歌中,孟浩然对山间景色的勾勒非常精美,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美妙的田园牧歌图画。“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充分显示出了诗人的想象力,王维诗作中的“诗中有画”也不过如此。

5、平生奇观,爱登高临远,寻幽选胜。欲上层巅穷望眼,一半崎岖危径。万瓦鳞鳞,四山簇簇,咫尺疏林映。山川城郭,恍然多少清兴。

6、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

7、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六丁,道教阴神,分别是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六神将。

9、《九月十日即事》——唐代诗人李白

10、译文:只有天在上面,再没有比此山更高的了。

11、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2、描写西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13、《望岳》(作者)杜甫(朝代)唐

14、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15、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6、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7、“闲云”“石井”两句指,相传唐代有文氏贞女在此升仙,建有贞仙祠,山涧潭旁有贞女所用麻篮、水婉、梳妆镜等象形石;山巅有白石,纹理横斜,积翠斑烂,都有着神秘色彩。

1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9、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20、菜肴中一层层金黄色的鸡蛋片就如那波涛汹涌的黄河,“黄河”上点缀着的三角形火腿肠好似那扬帆远航的商船。岸上是用不同形状的黄瓜、火腿切片搭建的鹳雀楼;在最高层是用紫色茄子深色调人形,好似诗人正在眺望远方。翠绿的青椒高低排列,搭配着橙红的胡萝卜片,正如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没。

二、描写登高望远的名句

1、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2、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3、他写的关于“登高望远”的诗是《登高》,原文如下:

4、无疑是与韶光最好的辉映,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登鹳雀楼中说明登高望远的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7、(释义):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

8、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9、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10、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1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2、日华月华,太阳和月亮的光华。

13、当年李白曾经写出“吾爱孟夫子”这样的唐诗名句,由此可以看得出他在那些诗人们当中的地位了。

14、(释义):登上慈恩寺塔极目远驰,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构思佳作,探寻胜境。

15、《登阖闾古城》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16、△贞山云海图源四会发布

17、葛坡龙竹,见《广东新语·山语·罗浮》:“罗浮之洞凡十余。最胜者曰‘黄龙‘,葛洪西庵之故基也。”葛坡,即是葛洪当年故居所在的山麓。同书《草语》:“《六帖》云:罗浮第三峰有竹,大径七尺围,节长丈谓之’龙公竹‘,尝有鸾凤栖宿。”题目中的曲筇,就是罗浮山所产的有弯可把的竹手杖。

18、收获那一份难得的诗情画意~

19、烟,指“星岩烟雨”。以道士烧灶炼丹而冒烟作比喻。

20、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三、关于登高望远的诗句古诗

1、远望泰山,青色的山峰连绵不断,远观是大片大片的郁郁青青,令人顿觉蓬勃;连绵山峦横跨齐鲁两国,读来更觉气势磅礴。“夫如何?”一句设问,新颖独到,更添一层神秘莫测,让人不禁猜想其气势是否更加磅礴,景观是否更加震撼。横亘齐鲁此类的说法,别的山不能用,这是泰山所独有的。惊叹、仰慕、甚至是不知该怎么说才好的“夫如何”,先把泰山的形象构建了起来,作者的情感也由此体现。

2、什么展示了重阳节登高望远诗句,茱萸展示了重阳节登高望远诗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少一人。

3、(释义):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4、俯瞰泰山(虚写),诗人不仅望岳,更要攀岳,这里是作者想象自己俯瞰泰山之景,“会当”为终要,简单二字,却蕴含了豪情壮志。作者要克服重重困难登顶,实现雄心壮志,意欲征服一切,真是豪迈(“诗豪”刘禹锡都要赞叹的程度),那般豪情壮志,凌云气概。谁读了这首诗,不会自觉念出这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6、曲度霓裳穿碧落,奏出《霓裳羽衣曲》这样清幽的乐音直上云霄。

7、“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登高望远引发愁绪,诗兴大发,都是因为眼前的这种景色。“薄暮”虽然像是一层薄薄的暮色,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受确实非常的深刻,因为这一层独属于黄昏的颜色,更容易激发出我们内心对于故人的思念,对于故乡的等待和盼望。

8、香山,在德庆县城西北边二里,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踪迹。

9、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10、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1、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高适《宋中十首》

12、而在这个相对凋敝的秋天,悲秋之情更是在我们心中激荡。

13、《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14、诗歌首联写登高的所见所闻写了哪些景物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作用:渲染烘托出秋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之感、写内心之愁作铺垫。

15、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6、Walkingonthesunnyroadofhappyeducation

17、《代书寄北海赵充道太博》年代: 宋 作者: 邵雍自从终鲜罢吟哦,聊为临风一浩歌。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百年可惜无时再,千里相思事更多。今日樽罍真北海,况君雅重风不过。

18、王乔,神话人物,传为东汉时河东人,有神术,曾为叶县令,常自县至京师,而不见车骑。临至,必有双凫飞来,人举网得之,则为乔所穿之鞋。舄,鞋子。

19、还是一件充满诗情画意的事情哦~

20、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四、写登高望远的古诗词

1、行进在幸福教育的阳光路上

2、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只知“烂柯”而不知斧的下落,

5、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7、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8、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欧阳詹《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10、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11、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2、残照斜敛余红,横陈平远,一抹轻烟暝。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遥空澄莹。鹤岭云平,龙江波渺,不羡潇湘咏。襟怀舒旷,曲栏倚了还凭。

13、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羊士谔《寄裴校书》

14、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15、凝视泰山,此时层云升起,作者心胸震荡,有种神秘缥缈之感;不觉已薄暮冥冥,作者却仍在凝视飞鸟归巢,像是被此景震撼地缓不过劲一般,再细读,又能感到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颂与热爱。

16、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17、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18、与烂柯山的传奇故事串联起来,

19、《登鹳雀楼》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见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诗人感慨道:“若想把千里的风光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一层楼。”

20、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五、关于登高望远的诗词

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2、 登高望远,看路途遥远,心生迷惘 蓦然回首,忆往事飘渺,倍感惆怅 正值青春岁月时,只感进退维谷日

3、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玉笛谁能传妙音,即使拥有玉笛,还有谁能用来传递美妙的乐声呢?

5、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6、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7、诗歌中孟浩然对山间景色的勾勒非常精美,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美妙的田园牧歌图画。“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充分显示出了诗人的想象力,王维诗作中的“诗中有画”也不过如此。

8、作为盛唐最著名的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之孟浩然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名气。虽然他的一辈子仕途科举非常不得意,但是在一帮诗人当中收获的名气却很大。

9、对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

10、并据道教的原理对有关景物作了生动的比拟。

11、登山途中,大家满脸洋溢着兴奋的表情,相互之间亲密谈笑,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团结协作,没有一名老师放弃。经过四十分钟的徙步攀登,所有教师全部到达顶峰,整个过程充满了温馨、愉快,大家的欢声笑语在山风中回荡。

12、远眺(yuǎntiào)

13、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4、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飞上如同昆仑仙境的山峰。

16、昆仑层城阻且辽,苍梧九疑烟雾遥。

17、霜飞动地燕草凋,沙飞石走天萧条。

18、螺髻双盘晚雾浓,在浓重的晚雾中,双峰像是重盘的双螺髻。

19、茂林处处见松鼠(宋·陆游·《初春幽居》)静坐时看松鼠饮(宋·刘子寰·《满江红》)昼岩松鼠静(宋·林逋·《湖山小隐》)荒村客到松鼠奔(明·陶望龄·《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松鼠下阶走(宋·蔡槃·《游古寺》)屋上鹤巢走松鼠(明·李延兴·《题画》)树深松鼠竞(明·孤松秀上·《仙岩山居(三首)》)

20、温馨提示:敬请期待“舌尖上的诗词”第7期——202班左晨熙作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