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的古诗二年级(100句)
一、描写西湖的古诗
1、诗人与友人在船上宴饮,看太阳走了,微雨来了;听雨打船的声音;感受西湖的美。
2、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3、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西湖与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远的历史中,各种宗教团体和道观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边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其中尤以吴越国时期为鼎盛。当时各代国王热心佛学,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后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风光的代表性景点,而拥有中国室内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灵隐寺更是西湖各收费景点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
6、欲问庵中事,人驯虎亦驯。杨梅几番熟,谁为惜余春。
7、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掠水风花缭绕。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惟有踏青心,纵早起、不嫌寒峭。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8、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9、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10、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11、民乐袁公惠,为亭古涧边。名标公姓氏,要与万人传。
12、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3、玉像存深洞,烟霞分外多。焚香千骑人。猿鸟不经过。
14、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15、尔学五古子,缘何绘九师。堂高秋月淡,日用少人知。
16、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7、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18、水光潋滟晴山色空蒙雨亦奇欲西湖比西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边水茫茫荷花夜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湖东行足绿杨荫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风光与四同接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杨万《晓静慈寺送林》春题湖(唐)白居易湖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颗珠碧毯线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杭州半勾留湖
19、启闭何人见,湍流一涧分。仙家无路人,空石楼云。
2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二、关于西湖的古诗二年级
1、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4、描写“西湖景色”古诗有《苏堤春晓》、《晓出净慈寺》、《钱塘湖春行》、《望湖楼醉书》、《双峰插云》《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双峰插云》清·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5、〔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一首,名字我记不得了,是宋代的。夏日炎炎长,芭蕉飘清香,双鸟共相嬉,心定自然凉。
9、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10、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1、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范例:何须泊、唐须泊。
13、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正是白居易春行西湖的切身体验。即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以至于白居易不知道该把眼光看向哪里好,所展现的是一种应接不暇的状态。所以白居易便骑上马,踏在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的西湖畔。可见这里白居易从驻足细看,转到了上马踏青。
14、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正烟F950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一片天机云锦,见凌波碧翠,照日胭脂。是西湖西子,晴抹雨妆时。便相将无情秋思,向菰蒲深处红衣。醺醺里,半篙香梦,月转星移。
15、——(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16、那么问题来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现在苏东坡的字画还有吗?还值钱吗?我来告诉大家,苏东坡写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书法中的国宝,现在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他的书法现在如果购买要上亿元一副。你说苏东坡厉不厉害?我们现在再来读一下这首描写西湖最好的诗。
17、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8、这首诗也像一篇短小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为止,一路上,介绍西湖的美景。在湖青山绿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19、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生动,能够展现欢快洒脱的风貌,富有表现力。
20、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即白居易行到孤山寺的北面,于贾公亭上西望,白云很低,重重叠叠,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水面初平”,说明此时正值春水初涨的时候,水面与堤岸才会齐平。而“云脚低”,则说明雨水刚停。此番景象,其实不仅仅是西湖,江南一带的春湖,大都是这样的水态天容。
三、描写西湖的古诗
1、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旨在突出西湖的勃勃生机。它的意思是说,几只早来的黄鹂,正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谁家的燕子,正在衔泥筑巢。不论是黄鹂,还是燕子,都是为了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同时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莺莺燕燕的动态描写,突出了春光的可贵,也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4、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5、范例:周漾绫、童漾绫。
6、Recommendedreading
7、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苏东坡《湖上初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0、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11、出处:李叔同《西湖》“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1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13、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14、点评:须泊二字乍看新颖,品味过后又显得波澜不惊。名中意境平淡素雅,能够展现从容自若、宁静惬意的风貌,别具风范。
15、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16、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7、点评:清坚二字既有简明干练之意,又能展现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寓意深远,富有启示意义。如果想为孩子取个励志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富有新意的选择。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和西施究竟哪里相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家看苏东坡比喻的有没有道理。
19、陟彼崖上门,门深路还绝。香草递仙风,怪林藏古雪。
20、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四、描写西湖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1、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2、探春(西湖十咏·苏堤春晓)
3、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4、西施是战国时期的浙江诸暨人,经常在河边洗衣服,河边的鱼看到西施后,觉得西施太美了,都沉到河底了,所以人们称西施为沉鱼;王昭君是西汉时的美女,嫁给匈奴后走到塞外时,大雁看到她的美丽,忘了扇翅膀从空中掉了下来,所以王昭君被称为落雁;貂蝉是东汉时的美女,据说貂蝉在拜月亮时,月亮觉得自己没有貂蝉漂亮,就躲在云朵后面了,所以貂蝉被称为闭月;杨玉环是唐朝人,他非常喜欢花,有一次她在摸一朵花时花马上萎缩回去,连花儿都觉得杨玉环比自己漂亮,所以杨玉环被称为羞花。这四个美女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关于他们的故事,小朋友们长大了可以看看。
5、范例:胡清嘉、祝清嘉。
6、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7、崒堵藏真骨,东冈气象殊。烟云扫不尽,苔藓一痕无。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小朋友们大家好,波波老师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一首轻松地七律,白居易描写西湖的诗《钱塘湖春行》。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宋〕佚名《长相思·去年秋》: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11、吴越江分断,山光还映发。白鸟东飞来,应随渡江月。
12、出处:阮元《晚过西湖》:“独拏小艇过西湖,狎鹭盟鸥好画图。”
13、几个田田漾细风,乍看绿叶想花红。昆明湖上浮轻舫,六月春光讶许同。
14、点评:这个名字形式新奇特别,格调会稍有争议,也因此显得极为生动夺目,令人印象深刻。
15、有角翻害身,沉泉避刀。故依金地慈,非惮沧溟远。
16、春光湖水满,春色柳洲深。莫作风中线,条条系客心。
17、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18、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19、两涧飞来处,云深合一桥。不知歧路别,从此人烟霄。
20、开函测深浅,启闭以时均。欲识白公惠,堂堂勒翠珉。
五、描写西湖的古诗10首
1、点评:点字入名有着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风采,十分精妙。点枝作为名字,则适合搭配带有花卉意象的姓氏,展现缤纷烂漫的意境。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描写“西湖景色”古诗有《苏堤春晓》、《晓出净慈寺》、《钱塘湖春行》、《望湖楼醉书》、《双峰插云》《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双峰插云》清·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不仅仅源于它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它能为杭州百姓做出巨大贡献。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刚到杭州的时候,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为了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白居易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又疏通城里与西湖相通的六口古井,以解决杭州人的饮水问题。
5、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6、点评:名中意境温暖和煦,既能展现明媚春景,又饱含自白居易筑堤以来千载岁月荏苒,西湖风光依旧的寄托。
7、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
8、点评:名中意境虽然稍显寒冷,但又不失圆满。若是恰逢月圆之夜出生,那三潭印月的诗意想必也十分应景,富有纪念意义。
9、写水,西湖,荷花,抒情
10、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11、轩压冰壶上,风生玉宇间。客来清彻骨,不待看湖山。
12、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13、念奴娇 宋代:辛弃疾
14、范例:安涤烦、辛涤烦。
15、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16、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17、方外元无地,空中忽有门。请君从此人,辄莫羡桃源。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9、范例:江疏影、兰疏影。
20、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