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西湖雪景图(100句)

2023-05-12 17:08:1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西湖雪景

1、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2、其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

3、冬至后寒风渐衰,湖面冰层时折断。

4、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5、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

6、译文: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7、《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8、来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9、千百年来西湖声名在外,所以大部分时候,这里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但这不并不能遮盖住西湖的美丽!而雪后的西湖,如果清晨起得早,可以看见纯洁如童话般的银白世界!如果遇上的是雪,也别有一番意境。

10、冬至后,阴冷寒风就渐渐衰竭,湖面上的冰层时有折断。

11、释文:冬至后寒风渐衰,湖面冰层时折断。如摇动云母的扇子靛蓝色,像破碎珊瑚树满盘枝杈。斜汀水藻动鱼应能感觉到,高出的水波生而大雁不知。山影浅淡看到瓦砾,日色清冷送起涟漪。悬崖崩坏在蒲苇岸横碎四散,竹篙速撑兰舟相随。曾到黄河看水击冲浪,像大鹏飞起,雪风频吹。

12、杭州的这场雪让西湖终现雪景,湖似镜面,美不胜收。

13、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14、2015年12月5日初冬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簌簌地下了一夜。瞬间银妆素裹,让大家分外惊喜。

15、湖暖开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娱人。

16、西湖雪景的特点:宁静清绝、幽静深远、洁白广阔。

17、杭州下雪已经够意外了,断桥残雪的景象再现,让人无法抗拒,西湖的硬景和大雪的软景配合的天衣无缝,美到爆,在我的记忆里,杭州似乎和雪没有关系,原本想去东北雪乡看雪的我,看到杭州西湖的惊艳雪景,这种诗情画意的美比雪乡单纯的看雪还要有韵味。

18、杭州下雪了,西南冰冻成雕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雪景刷爆朋友圈,都沉侵在玩雪的氛围中,似乎忘记了在杭州,有一种美叫杭州下雪,西湖雪景,茫茫白色一片天,落雪无意人有趣,去过雪乡玩江南,本来杭州绿色美,西湖雪景更加艳。

19、《水仙子·西湖探梅》——元代:杨朝英

20、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

二、西湖雪景图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就让我们跟着摄影师的镜头

5、西湖的雪景因为难以捕捉所以弥足珍贵,雪花的飘落因为浅淡所以要耐心等待,等待时的幻想因为前人的铺垫而充满神秘,焦灼后的激情让你在尽收眼底后的贪婪里才惊觉这是在人间。

6、《冬至后西湖泛舟》唐代诗人李郢

7、织文机学羽难飘.,织布织出来的羽毛,如何生动?

8、释义:雪后初霁,天地仿佛巨大冰壶,皎洁晶莹。我往西湖看梅,骑着小驴踏着雪渡过溪上小桥,嘲笑王维《雪中骑驴图》与这境界相差太远。拣几处好的梅景,提壶饮酒。对着壶中的美酒,看着眼前花如笑颜般的倒影,倘若无钱饮酒,自然可以典当自己宝剑换酒喝,尽可醉倒在这西湖!文中作者张岱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望采纳从三个角度描写西湖雪景的,分别是:

9、雪天里,既有“曲径通幽处”的古意,又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情境,自然是不可多得的赏雪好去处。

1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11、简练自然、不加雕琢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白描。我就记得这点了,凑或用吧,采用白描的好处还写吗?我第一次回答,好歹支持一下

12、因为,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淡远旷达,清澈幽深,疏朗意丰,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13、《湖心亭看雪》描写西湖雪景的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文章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悠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1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5、西湖雪后宋代:赵蕃行到湖边却笋舆,眼中浑似画屏纡。梅花又作临风笑,亦有高人似旧无。林逋观梅明代:罗亨信昨夜西湖雪半消,枝南枝北尽琼瑶。杖藜试过溪桥去,香气侵人思欲飘。移梅元代:萨都剌几夜幽香恼梦魂,殷勤来倩陇头人。凿开东阁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来新体态,疏枝犹带旧精神。今朝伴我清吟处,不许诗怀更有尘。西湖雪清代:方芳佩湖水莽无痕,云峰失故态。猗与苎萝女,遽尔施粉黛素梅四九元代:王冕月明海底夜无烟,恰似西湖雪后天。清气逼人禁不得,玉箫吹上大楼船。

16、留言&后台发图告诉小杭酱吧!

17、可惜的是由于近现代,全球气候的变暖,杭州越来越少的降雪,使得西湖雪景变得更为难能可贵!

18、如果是你没赶上第一场雪,也不要感觉过于的可惜,据气象台预告在未来3天当中还是有雪来临的,届时一定不要再错过(当然不建议深夜去等着天亮拍雪景啦)。带上你和你的另一伴来一睹她的芳容!

19、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20、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三、西湖雪景描写

1、《水仙子·西湖探梅》元·杨朝英

2、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3、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出自清魏宪《西湖春晓》。

4、宝石山是冬天里观赏西湖雪景的绝佳胜地,每逢雪天,也是登高观赏断桥残雪这一美景的不二选择。

5、摘抄如下: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地下来了。湖里除了我们的一支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堕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柳宗元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渔翁在垂钓,它很可以借来说明眼前的景物。

6、①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7、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8、私藏好久的杭州雪景图!

9、原文: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10、在西湖还有一个只有冬天雪后才能看到的美景,那就是断桥残雪。也正因为如此,断桥残雪的美景才显得更为珍贵。

11、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2、湖面如同摇动云母的扇子当是靛(殿是通假字,通靛)蓝色,像破碎珊瑚树一样满盘枝杈。

13、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14、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5、斜汀里的水藻动鱼儿应该能感觉到,高出的水波生而大雁不知。

16、译文:驴背上驮着诗词书籍,革囊盛酒,在早上的时候踩在西湖堤上的残雪。露洒在云门,璇阶玉宇,散发着洁白的光。

1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8、描写西湖雪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特点: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雪后的西湖肃穆、静谧.

19、如何把这篇好文章分享给我们的好朋友?

20、①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四、西湖雪景视频

1、特点:冬季西湖独有风姿,西湖的雪景华而不俗,清而不寒”,空阔朗润,别有风情。因为有了西湖,连雪花也成了拥有灵性的诗人;因为雪的沐浴,西湖便陡然高雅了许多。

2、新浪微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3、曾经到黄河看过水击冲浪,像大鹏一样飞起,雪风频吹。

4、赞美西湖雪景的诗句具体如下:《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水仙子·西湖探梅》元:杨朝英原文: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重别西湖》唐:李绅原文: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提前感受这雪西湖的寂静之美

8、《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9、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10、在此,还可以将现代城市文明与古时农耕文化尽收眼底,一种古今文明的冲击感油然而生。

11、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唐·白居易《长恨歌》

12、杨公堤西面的“茅乡水情”,有着一片碧波荡漾的水域。苇草花树、古道民居、白鹭飞鸟,无不处处野趣、步步风景。

13、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

14、《水仙子·西湖探梅》元:杨朝英

15、就要一夜美回临安城了!

16、图丨Nicolas魏&苏彦文

17、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隼励秋深拂翠翘.鹰隼在寒秋抚着寒翠的枝条。

20、分布在西湖景区群山深处的“景中村”,比如翁家山、杨梅岭、茅家埠、梅家坞等村庄,亦是观赏雪景的胜地。

五、西湖雪景图片高清

1、北高峰在杭州灵隐寺后,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上有观景平台。北高峰群山屏绕,湖水镜涵,由上视下,西湖盛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有一览杭州小之感。

2、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写作手法是白描.文中作者张岱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3、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4、西湖的雪景是很难得的,慕名而来的人也总是很多的,所以赶上这次下雪的朋友,一定要一大早去,不然真是连雪都被踩没了。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都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天人合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7、分布在西湖景区群山深处的“景中村”,比如翁家山、杨梅岭、茅家埠、梅家坞等村庄,亦是观赏雪景的胜地。分布在莽莽群山中的“景中村”茶园,白雪雪皑皑,加上梯田特有的蜿蜒曲线,次级而下层次分明的画面感,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8、钟敬文《西湖的雪景》是现代文学中一篇著名的游记。游记是记叙文的一种,自然也就有时间、地点、人物,出游的经过等这些要素。

9、《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宋代诗人杨万里

10、山影浅淡里能看到瓦砾,日色清冷送起涟漪。

11、与北方的雪不同的是,江南的雪多了份诗意盎然,薄薄的雪片如鹅毛一般从天飘落,落在西湖,落在断桥,落在湖心亭,更落在了杭州人的心里。

12、(2)角度,拍摄风雪景观难度最大。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恶劣的环境令人生畏,但也正是如此,倘拍摄出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无疑会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风雪的拍摄,若采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则可拍出被风吹卷的雪花的流动感,从而增加作品画面的线条结构。

13、悬崖崩坏在蒲苇岸横碎四散,竹篙速撑兰舟相随。

14、写雪景,第一可以详细描写雪花的形状,在空中飘动的姿态。你可以用拟人,写雪花一忽儿这儿嬉戏,那儿调皮什么的。第可以通过写静止的事物。如树上、房屋、地上、村庄、山上的雪景怎样。第写动的事物。如雪中的动物,雪中的人。人,大人小孩又不一样。这些都是很好的描写对象。另外,可以借鉴一些优秀习作来帮助自己提高。

1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的表达效果:

16、杭州八卦田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东南侧的玉皇山南麓。每逢杭州下雪时,都会有不少杭州市民登顶玉皇山观赏八卦田太极雪景,“望田兴叹”一番,除此之外,还可以一览壮观的钱塘江。

17、《重别西湖》——唐代:李绅

18、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特点:

19、最近几天暴雪突降浙北,杭城也开始飘起了雪花,雪后的西子湖畔已经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由此可见雪后西湖之美!

20、聂心汤,明朝末期太守。从站在湖心亭大雪天的岛上景色和环顾岛外景色描写。近景写心境,远景写感受,最著名的是远景的感受:太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