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100句)

2023-05-08 17:10:3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芒种节气

1、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请转发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吧!

2、定期更新好玩、新鲜的健康生活内容

3、我是365平凡之路,很高兴回答本问题。

4、芒种节气的含义是可种植芒之谷类作物。芒种的到来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芒种节气吃什么好:吃鸡蛋:芒种节气有吃鸡蛋的习俗,鸡蛋不仅能经受炎热的天气,还能给生活带来圆满。饮茶:江西一带还有饮茶的习俗,据说饮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梅子:每年的六月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也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喝雄黄酒:芒种前后,人们都有喝雄黄酒驱毒的习俗。

5、夏季是黄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春末夏初的鲤鱼产卵量达到高潮,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芒种的气候温热潮湿,此时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

6、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7、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8、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9、继古开今,艾草还为人世芳。

10、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11、湿气是夏季百病之源,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还因为饮食的习惯,湿气就容易入侵机体。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12、在不会引起脾胃不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苦饮酸」,吃一些带苦味的食物,如苦菊、苦瓜等蔬菜,以及酸梅汤这类开胃、生津、敛汗的饮料,慎食冷饮冷食。

13、孕期请勿服用红豆薏米水。

14、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中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15、不过,这个版本的歌词过于洗脑

16、茶水有经验的保健医生常指导人们用喝茶的方式补钾。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如果缺钾,人就会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热能力降低。缺钾严重时,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无力。茶叶含钾较多,约占其比重的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17、伊利蒙牛的(收入突破)

18、“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19、✓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20、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顾名思义,“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所以说芒种是一个代表成熟与收获的节气。

二、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芒种有三候。芒种一候“螳螂生”。古人认为芒种时节螳螂感阴气初生,于是破茧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芒种二候“䴗(jú)始鸣”。“劳燕分飞”,燕指燕子,劳指伯劳鸟,伯劳鸟就是“䴗”。

2、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3、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其含义为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和谷物类作物需要播种,人们忙于农作物的收割与播种,此时节又称“芒种”。谷雨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在农业中,谷雨时节就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而此时雨水正好充足,有利于庄稼的生长。

4、芒种时节,长江沿岸多雨,而黄淮平原也开始进入雨季,芒种前后如果有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以及大风、冰雹的话,常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导致农业损失。

5、中医认为,睡眠与醒寤是阴阳盛衰交替的结果。《黄帝内经》曰:

6、✓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7、由于天气闷热,我们可以多喝绿豆汤来降暑,它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并且养生。还有比如:菊花茶、金银花茶等都是不错的。同时我们需要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等。

8、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

9、饮食清补的同时,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10、芒种时可选择游泳、跑步、打球等方式进行运动,以促进排汗,增强体质。也可练毛孔调息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

11、绿豆粥,推荐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粥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者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导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12、在南方,每年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13、“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14、“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15、绿诏莲花放, 炎风暑雨情。

16、饮食方面,芒种时节仍以健脾胃祛湿为基本原则,平日可以炒些薏米红小豆泡水或煮开代茶饮。

17、大数据中国云谷不啰嗦发展又几何

18、用糖腌制后煮汤或做成果干来吃,会好一些。

19、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着升高,雨量比较充沛。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着升高,雨量比较充沛。但如果遇到大风、冰雹等天气,往往会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收割、储藏,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20、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因持续降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潮湿,天气闷热,物品极易发霉,再加上蚊虫肆虐,所以此时极易传染疾病。生活方面需注意防潮防虫,勤换衣物。因冷暖变化比较频繁,还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

三、芒种节气养生

1、主治:腰肾蕴积虚劳,咽干,胃痛,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等。

2、这个时期,有种植豌豆和蚕豆也可以收割了,这两种作物种植不是很普遍,有的只是农民家里自留地种植一点,只有大规模种植蚕豆和豌豆地区也要忙着收割。

3、演唱:李宜珊(人大代表)

4、全市发展着(每个小我)

5、芒种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气温升高,而谷雨气候特点是降水明显增多。

6、忙着收割小麦。我国小麦面积种植很广,一般到6月初就可以收割了。当然忙着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小麦成熟期雷阵雨频繁,这样会影响小麦收割的进度,所以一般这个时候都是和天气赛跑,农民时刻关注着天气预报的动态,一旦有好天气立马就抢手小麦。现在的小麦收割基本都是用联合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脱粒,一边麦秆还田,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小麦收割效率。小麦收割完后,还要晒小麦、如果价格不好的话,可能还要储存起来择时再卖。

7、《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8、✓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9、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10、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9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

11、芒种节气期间常见的养阴生津食材,包括白茅根、西瓜、桑葚、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山药、小米、银耳、泥鳅、鸭肉等,可以用这些食材制作出一些美味又养生的好菜。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12、每一年都是新的呼和浩特

13、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1期。

14、以下几种精油,很适合养护心经。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可以疏肝解郁,提升睡眠品质;檀香精油可以使人平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夏天耗损的血气能量;花梨木精油具有镇定、收敛、稳定、平衡的特性,对于正向(躁动,过于兴奋)与负向(沮丧、低潮)的心情激动都有收敛归一的作用。用上面这些精油调配5%浓度的按摩油,每天早晚多加强心经的按摩,可以让大脑安静下来,并疏通气血滋养脏腑。

15、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16、“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17、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18、缓解视疲劳,专注假性近视防控

19、精神调养方面,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解除身体疲劳,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20、午时天热,人易出汗,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一方面,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另一方面,通过洗澡可以使毛孔疏松。体内“阳热”易于发泄。而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四、芒种节气图片

1、种植水稻。这种水稻我们当地所说的一季晚稻,这种水稻一年只种一季。农民同样要深耕细作水田,施肥耙平,起秧苗,移栽秧苗,流程一个不能少。

2、芒种是在北京时间6月5日12时58分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此时,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进入 “芒种”时节,气温不断升高、雨量日渐充沛、空气湿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来了。芒种为五月节。这个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始熟,田野里开始弥漫新麦的清香。水稻过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是绿悠悠的一片。

3、人过中年都腰痛,腰痛多由湿生成,用这个按压手穴止腰痛的方法,测试体内湿气消除与否,颇有道理。

4、吃鸡蛋:芒种节气有吃鸡蛋的习俗,鸡蛋不仅能经受炎热的天气,还能给生活带来圆满。饮茶:江西一带还有饮茶的习俗,据说饮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梅子:每年的六月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也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喝雄黄酒:芒种前后,人们都有喝雄黄酒驱毒的习俗。

5、芒种,六月六日,太阳黄经为75度。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节气的气候特征也有差异。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这种天气叫做“黄梅天”。

6、“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7、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8、芒种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所以芒种时节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饮食穿衣都需要注意。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10、原料:樱桃、鸡蛋、醪糟(米酒)

11、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12、芒种是二十四个节气之夏季的第三个节日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种。芒收芒种连收带种。

13、双手以臂带动沿体侧向前伸展,由下向前向上,高过头顶时,仰头挺胸,掌心向上,略停一个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14、★★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B

15、芒种时节的养生多喝温开水,少喝含糖饮料;睡眠要充足,保持心平气和;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要频繁进出空调的房间。芒种时节因为阳气旺盛,最重要的就是养心。皇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经掌管所有脏腑运作,应该要保持清明。

16、作为日常保健,可不拘泥于上述练习时间。

17、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18、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19、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20、很多网友应该都听过吧?

五、芒种节气吃什么食物

1、相逢问蚕生, 幸得称人情。

2、芒种节气阳气最盛,此时先熟的子实也带着充足的阳气。

3、芒种是夏季,芒种一般是在每年6月份到来,是夏天当中的第三个节气,所以芒种是属于夏天的,这个时候气温慢慢的上升,太阳光强烈,要注意避暑、以防中暑。

4、然后以肩带动双掌依次推天,左右循环。一左一右为一次。10次为一组。

5、那芒种前后该忙什么呢?

6、小心受寒通常会在芒种节气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这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气温还会有冷的时候,御寒的衣服不要收起,以免受寒。保持情绪稳定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7、6月6号就是芒种了,还有差不多个把星期的时间,农民就要迎来忙着收割小麦和耕种水稻等农作物的农忙时节。

8、由于空气潮湿,天气湿热,身体也易出现湿热,因此人们容易变得懒散乏力。中医认为「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容易伴随感冒。

9、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10、可以播种红苋菜还有种植第二茬长豆角,第一茬完了之后,刚好接着第二茬豆角可以上市。

11、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的第3个。在公历的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斗指巳位(南偏东向)。芒,指有芒的谷物,如晚稻、黍、稷等;芒也指忙,即从芒种开始要忙着种有芒的农作物,所以叫芒种。

12、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13、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用大篇的笔墨描述了芒种当天送花神的习俗。

14、②全身放松,两眼微闭或两眼平视,但要视而不见,两膝盖微屈,思想集中,呼吸绵绵,呼气时意念想全身毛孔都张开,向外排气,使一切病气、浊气都排出去,吸气时意念想全身毛孔都在采气,内脏各器官也与宇宙之气同呼吸。

15、芒种后麦子类作物开始成熟,自然界阳气继续生长。南方地区进入了梅雨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这个节气要注意预防湿热,保持身体阴阳平衡,可选用麦芽竹叶茶。

16、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降雨量充沛,气温走高。这时湿气比较大,天气又比较闷热;这样的天气就会导致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能贪凉,饮食宜清补。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白术、茯苓、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木瓜、椰、香瓜等。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

17、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18、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19、清热祛湿:淮山茯苓饮食调养: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太参、白术、茯苓、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木瓜、椰、香瓜等。药膳推荐:苡仁赤豆汤苡仁、赤小豆各30克红枣5枚白糖1匙前2味洗净入锅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时加红枣、白糖煮30分钟至豆烂离火当点心吃可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健脾养肝:百合蜜桃正当时饮食调养:宜服健脾益气养阴生津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绿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药膳推荐:薏苡百合荸荠煲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荠250克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用温水发透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将荸荠、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可健脾、养阴、清热。

20、“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