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重阳节快乐能说吗?(100句)

2023-05-08 17:06: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重阳节快乐能说吗

1、记得要敬老哦~~~~~~~~~~~~~

2、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对于一些热门的节日来说,这样的节日就显得有些冷门。可是作为国内的传统节日来说,重阳节可是祭祖的大节日。因此,重阳节也有着自己特有的习俗和禁忌。

3、家里有老人家的还是应该多多陪伴,毕竟老人的年龄大了,行动以及生活方面,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的潮气蓬勃,所以不管有没有时间,都应该去尽可能的让老人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

4、秋季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此时许多的公园都会开展赏菊类的活动,这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乐趣。

5、重阳登高景色好,秋风送爽艳阳照。鹤发银髯身康健,老有所养无烦恼。敬老爱老好风尚,共创和谐同欢笑。金色九月庆收获,锦绣中华更妖娆!

6、多多少少对重阳节有些感激了,孩子能用儿童节博得父母宠爱,父母也完全可以借着重阳节和子女多团圆。

7、小时候爷爷奶奶从来不舍得打我们,还在我们挨打的时候保护我们。每次去爷爷奶奶家吃饭都要吃到撑,奶奶怕我们吃不饱就不停的夹菜盛饭。(有没有同感?)

8、重阳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诸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9、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0、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

11、去年我是第一次过重阳节,也不是特意去的,就是机缘巧合下正好那天回老家了,就借着节假日的由头给父母过了次重阳节。

12、奇奇相逢的节日不宜说节日快乐。

1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不可以用“重阳节快乐”作重阳节的祝福语。因为九月九重阳节,其意在于登高避凶,一年中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全家走到高处,避开低处的大凶之气,一般不宜用“重阳节快乐”等祝福语。古代节日一般为奇数与奇数的重叠,例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而重阳节则源于避开凶气,到高处去以求平安,故而有了重阳登高一说。因此逢重阳节之际,送上“安康”、“健康”、“平安”的祝福可能更适宜。据记载,重阳节插茱萸之习俗和汝南人恒景有关,汝河一代深受瘟魔之害,恒景到此地后也不堪其害,后恒景四处求师,于九月九日以茱萸叶和菊花酒击退瘟魔,故随后九九重阳节便有了插茱萸以辟邪去凶的习俗,人们将茱萸放在身上、锦囊中或别在头上,到清代出现了贴在家中门户上的习惯。

1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7、祝大家重阳节快乐祝贺之词肺腑生,大局安定暖人心。家国齐心搞建设,重建文明振国魂。阳光普照华夏地,节俭勤奋筑长城。快马加鞭兴伟业,乐看圆梦是我们。

18、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提醒晚辈孝敬长辈的节日,这一天可千万别让长辈再辛苦操劳了,尤其是做饭这件事,最好由晚辈代劳,让长辈可以好好休息一天。

19、不可以用“重阳节快乐”作重阳节的祝福语。因为九月九重阳节,其意在于登高避凶,一年中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全家走到高处,避开低处的大凶之气,一般不宜用“重阳节快乐”等祝福语。

20、可以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相较而言,“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是近两年才冒出的说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人们对清明节的内涵了解不够深。

二、重阳节快乐能说吗?

1、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扩展资料古代节日一般为奇数与奇数的重叠,例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而重阳节则源于避开凶气,到高处去以求平安,故而有了重阳登高一说。因此逢重阳节之际,送上“安康”、“健康”、“平安”的祝福可能更适宜。

2、不能说节日快乐九九重阳,九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为恰当。

3、关注VIP物流人,给生活加点料

4、遇到长辈朋友,道一声“重阳安泰”更为应景哦!

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6、重阳糕,重阳节传统习俗之因为糕与“高”同音。(想到传统节日首先想到美食,这大概就是吃货吧!)

7、“少”是指每次喝茶要少,因为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老年人心功能较差,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量多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造成心力衰竭。另外,大量饮茶后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中元节”,民间又俗称“鬼节”,是最不宜说节日快乐的。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表示,中元节是个追思先人的节日,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活动,在这样一个肃穆、庄重的节日,祝福快乐不适宜,也并不吉利。

10、名称由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11、花飘香,芬芳的是思念;身插茱萸,传递的是牵挂;登高望远,祈求的是平安;斟满美酒,碰响的是祝福;重阳节,愿快乐相伴,平安相随!

12、因为九月九重阳节,其意在于登高避凶,一年中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全家走到高处,避开低处的大凶之气,一般不宜用“重阳节快乐”等祝福语。

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国庆长假刚走不久,重阳节又向我们走来了。今天(9月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14、重阳节不少人会喝菊花酒,但也有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在此节日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尝几杯。重阳节喝茶不仅有意境还可以养生,但有三大方面需要注意:早、少、淡。

1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佩茱萸是家喻户晓的重阳节传统活动,茱萸结果正当重阳,又有消毒、防虫的功效,于是佩茱萸就成重阳习俗的一部分。

1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17、您查询的是:重阳节快乐查询结果:共包含5个汉字,总笔画数32画。去除重复汉字后:共包含5个汉字,总笔画数32画。以下为单个汉字笔画数:9画zhòng重6画yáng阳5画jié节7画kuài快5画lè乐

18、重阳节快乐Joyfulfestival重阳节快乐的英文是:HappyDoubleNinthFestival.详细解释:happy英(ˈhæpi)美(ˈhæpi)adj.快乐的;幸福的;巧妙的;〈口〉有点醉意的;(例句)Marinawasaconfident,happychild玛丽娜是个自信、快乐的孩子。double英(ˈdʌbl)美(ˈdʌbəl)adj.双的;两倍的;两面派的;双人用的;vt.使加倍;把…对折;重复;vi.加倍,加倍努力;快步走;(例句)Thegovernmentcommittedadoubleblunder.

19、可是,在所有花朵中,菊花是用来祭奠的,并不是用来送给活人的,尤其是黄色和白色的菊花,千万不能用来送人!

20、给朋友说重阳节快乐,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是正好是那个重阳节的日期,在这一天你可以做他们春节快乐,他们肯定会感到高兴的,因为重阳节来说就是老人的节日,对自己家人和老人的一种祝福,做法是完全没有错的,当然了,也不排除当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具体还是需要看你们怎么去对待。

三、重阳节快乐能不能说

1、有的地方在九月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

2、3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3、英文名:DoubleNinthFestival

4、奇数又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重阳节的禁忌。

5、我还没出去工作的时候,也跟着父母常去,小的时候没条件,跟着父母坐长途车,再转公交车。

6、悬茱萸,福满堂,九九重阳好运到;赏秋菊,品香茶,惬意无忧乐逍遥;踱步出,有山水,登高远眺心情妙。九九重阳,愿你开心久久,幸福久久!

7、(重阳节你有什么祝福给长辈?或者对电台的话题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

8、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为恰当。

9、忌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否则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10、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称为节日,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

11、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送鲜花的方式,来为亲人庆祝节日,而如今正是赏菊花、品菊花茶的季节,不少年轻人很容易为了应景,选择菊花作为礼物。

12、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如果家中有老人的亲们,无论工作怎么忙,不妨花费一杯茶的时间陪陪老人家。

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4、莫道重阳秋风凉,果实累累喜洋洋;莫道重阳雨霏霏,红叶挂满心头醉;莫道重阳夕阳红,阅尽风霜霞光美;莫道重阳话凄凉,登高远眺思绪飞!祝重阳节快乐!

15、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奇数六个偶数,奇奇相逢和偶偶相逢都成了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月数日数奇奇相逢。一月又称正月,正月正是传统的大年初一直到初五都是正规的节日。三月三是沐浴节,接着就是清明节,五月五是端午节,七月七是乞巧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九月九是重阳节。十作为从头开始,已经是数字的结束,后面的也不被人们所重视。由此可见,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16、而且迷妹提醒一句,哪怕是黄色的花也是不宜让活人佩戴的哦!

1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8、亲爱的爷爷奶奶:重阳节即将来临,想起从前您们养育我是的那份无微不至,在此祝回您们身体健康,答福如东海,并在今后的日子快快乐乐的!亲爱的爷爷奶奶:首先祝您重阳节快乐!寿比南山!没有永恒的幸福,确有永恒的爱。在生活中,您让我知道了“爱”原来是这般幸福的感觉。您带领我从懵懂一步步走向成熟,让我满怀信心去编织我瑰丽的人生。您是最普通的人,您讲最普通的话,但这最单纯的感情让我有了最真切的感动。重阳节快乐!我会好好珍惜!爱是如此简单!我爱您!

19、简介: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20、当然,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做晚辈的对父母的愿望在这里,祝福全中国的老人,包括我的父母长辈们,一切都好,开开心心每一天!

四、重阳节是否能说快乐

1、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所以作为秋冬容易入寒的季节里,古人就特别注重这方面的保养。虽然现在这波操作已经很少有人延续,但是也不妨碍我们了解。

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4、谐音:“久久”,意味着长长久久

5、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6、中元节是个追思先人的节日,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活动,在这样一个肃穆、庄重的节日,祝福快乐不适宜,也并不吉利。“中元节”,民间又俗称“鬼节”,是最不宜说节日快乐的。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重阳登高步步高,身康体健百病消。人生着眼在高处,眼界宽阔烦恼少!饮一壶菊花酒,吃一次九重糕。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谱人生新华章!

9、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10、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1、你还真笨啊...............陌生人发的直接删了不就完了、嗬嗬嗬........................

12、因为从古自今从来就没有过,只有单个的,然后再葬在一起,要是弄个双的就大大增加了抬棺的难度,而且尺寸也是个问题收起

13、由此可见,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称为节日,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

14、重阳佳节到,团聚多欢笑,祝福跟着来,按时作报告老人身体越发好,妻子身材更苗条,孩子学习上层楼,自己财源滚滚到!

15、一到节日,人们总会互道节日快乐,但是重阳节是为了镇压邪气而存在的,而且重阳的寓意更是老人健康长寿。所以,我们更应该用平安康泰来代替快乐。

16、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曹娥救父投江这两种影响最为广泛。端午到来,很多人会和身边的朋友道一声“端午节快乐”,但端午节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因此说祝福的话用“端午安康”最恰当。

17、由此可见,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重阳节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如果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

18、重阳节忌说节日快乐。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19、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0、由来: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五、可以说重阳节快乐吗

1、故考证《易经》中有依据,是鬼节,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篇,便是说这重阳节的,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也叫鬼节,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惯。

2、重阳节最重要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

3、古代节日一般为奇数与奇数的重叠,例如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而重阳节则源于避开凶气,到高处去以求平安,故而有了重阳登高一说。因此逢重阳节之际,送上“安康”、“健康”、“平安”的祝福可能更适宜。

4、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5、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得

6、忌行房事。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7、端午节也不宜说节日快乐,该节日最早并非始于对屈原的纪念,而是“避邪”之日——农历五月,先秦时代被称为恶月,初五称“毒日”,五月初五就是禳毒驱邪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更好的说法是“端午安康”。

8、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重阳节快乐!六十年内不分离,七老八十手牵手,共渡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月九日重阳日,十指紧扣笑会首!双喜临门,佳期欣逢佳日;三阳播彩,小阳春叠重阳。重阳节快乐。久久重阳民族节,登高插茱赏菊花,天高气爽金九月,劝君回家顾爹娘,万事当崇孝为先,事业才能更辉煌,我辈当顺民族义,继往开来发大财!

9、既然说是给父母过重阳节,还是得照旧搬出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好在父母身体都还不错,就开车去了临市的衡山。

10、快乐就是心情愉悦,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心满意足,赏心悦目,兴高彩烈。一般说来,心胸宽大,肯帮助别人,自己也知足的人比较容易获得快乐的感觉。也就是常言所说的知足者常乐也.

11、第一次上山的时候我才1岁,那时候我爸跟我妈两个人轮流抱着我徒步上山,海拔6000多米的山,为了祈求菩萨的保佑,他们一步一步抱着我走上去的。

12、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这是因为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13、因为重阳节是祭祖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14、我介绍完寄几啦,你还知道我的什么呢?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6、祝福天下所有人幸福安康!

17、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18、忌煮饭。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19、平时过节我们都喜欢对亲朋好友献上祝福,说声节日快乐,但在重阳节这一天你不能跟别人说节日快乐,想知道为什么吗?

20、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