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元好问词作的艺术风格是(100句)

2023-04-29 19:56:5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元好问词

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3、漳壑风来号万穷。尽入长松悲啸。

4、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5、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6、《岐阳》是金朝元好问创作的组诗。第一首写关中形胜之地,为凶狠的蒙古军所围困,人民遭受深重灾难,感觉自己救国无策,而空望岐阳,凄泪满裳。第二首写岐阳之役的惨状,控诉蒙古军残杀无辜的暴行,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悲愤。第三首从金朝当年全盛时写到今天衰败的可悲,慨叹由于政治腐败,抗敌不力,险要的山川没有起到屏障作用。全诗沉挚悲凉,字字血泪,感人至深。

7、风台月榭,朱唇檀板,多病全疏酒盏。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心情又减。

8、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旨趣和艺术特征。

9、月窟秋清桂叶丹,仙家酿熟水芝残。香来宝地三千界,露入金茎十二盘。天澹澹,夜漫漫,五湖豪客酒肠宽。醉来独跨苍鸾去,太华峰高玉井寒。

10、《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11、该词中化用了李商隐的“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瘦几枝”,而其下片的“红蔷薇架碧芭蕉”则是完全袭用了韩偓《深院》中的原句。对此赵永源在其专著中作出了如下的统计:“遗山300多首词中,有240多首与唐诗有染,”由此可知,元好问对唐诗有着怎样的特殊偏好。

12、71青玉案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

13、散曲:《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后庭花破子》、《喜春来春宴》、《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14、13903508888

15、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16、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17、这首曲子上曲写景,下曲抒情。绿叶阴、池水、亭台构筑了一个幽静阴凉的避暑去处。乳燕、雏莺、鸣蝉的声音此起彼伏,为静景增添了不少活泼生动的情趣。“骤雨过”三句,可称得上是这段景语的点睛之笔。由此,作者对园中好景生起美景难留、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慨叹。

18、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19、无物慰蹉跎,占一丘、一壑婆娑。闲来点检平生事,天南地北,几多尘土,何限风波。花坞与松坡,尽先生、少小经过。老来诗酒犹堪任,家山在眼,亲朋满坐,不醉如何。

20、48江城子效花间体咏海棠

二、元好问词作的艺术风格是

1、(注)以上《彊村丛书·遗山乐府》卷中,间以凌张诸本校订。

2、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3、最后四句从正面称赞殉情大雁,寄寓了词人对殉情大雁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其中,“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殉情大雁给人的感动之深。

4、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

5、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中老。

6、再回野史亭,将各个角落看了一圈,却仍然找不到那位老太太的身影,这反而让我这个不信鬼的人心下飘过了一丝紧张,赶紧回到墙根儿,看到旁边的一摞废砖,把这些砖头搬到墙根儿,总算翻到了墙外。脚落地的那一刹那,我深深地出了口长气。

7、出貂蝉陵园继续南行,走到忻禹路的转弯处,看到了韩岩村的牌子,韩岩村牌的旁边还有一个更大的牌子,上面写着“遗山故里欢迎您”,这块牌子的底下还写着“摄像王建红”,我猜想这可能是专门做游客摄像生意的广告。这两块牌子的后面建了一个微型天安门样式的大殿,到大殿前打问这是不是元好问的墓祠,站在路边的一个妇女告诉我,墓祠在我来的路上。找到了美人墓,却没有找到遗山先生的墓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心底下的好色。

8、其中,“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出铺垫。之后三句由殉情大雁而及人间的痴情男女,其中的“痴儿女”三字饱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结拍四句对大雁殉情前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

9、元好问词风以豪放为主,是苏、辛之后豪放词风的高手,然于疏快豪放之中又不乏深婉风致。元好问,字裕之,世称遗山先生,金朝末年至元朝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词作既有《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江城子》那样雄浑直切、慷慨激越的作品,又有《摸鱼儿》那样的以健笔写抒情、风格清丽哀婉的作品。元好问存词近三百八十首,为金代词坛之最。

10、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1、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

12、1迈陂塘〔摸鱼儿〕雁丘词

13、金粉拂霓裳,凌波微步,瘦玉亭亭倚秋渚。澹香高韵,费尽一天清露。恼人容易被、西风误。微雨岸花,斜阳汀树,自惜风流怨迟暮。珠帘青竹,应有阿溪新句。断魂谁解与,烟中语。

14、江上窪尊,人道有、浮休遗迹。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人易老,时难得;欢未减,悲还及。身前与身后,杳无终极。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

15、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1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7、《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18、《摸鱼儿雁丘词》爱情诗元·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

19、《鹧鸪天·十步宫香出绣帘》元·元好问十步宫香出绣帘。恼人帘底月纤纤。五花骄马垂杨渡,孤负仙郎侧帽檐。...

20、漫漫晴波,澹澹云罗。傍春江、是处经过。桃花解笑,杨柳能歌。尽百年身,千古意,两蹉跎。酒恶无聊,诗苦成魔。只闲情、不易消磨。几人樵径,何处山阿。恨夕阳迟,芳草远,落红多。(作者原注)时在淅江。

三、元好问词的特色

1、再见新正,去岁逐贫,今年逐穷。算公田二顷,谁如元亮,吴牛十角,未比龟蒙。面目堪憎,语言无味,五鬼行来此病同。齑盐里,似杨雄寂寞,韩愈龙钟。何人炮凤烹龙,且莫笑、先生饭甑空。便看来朝镜,都无勋业;拈将诗笔,犹有神通。花柳横陈,江山呈露,尽入经营惨澹中。闲身在,看薄批明月,细切清风。

2、这也是一出悲剧。金泰和年中,大名府有一对男女因为感情的事,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压力,两人投水自杀,巧合的是,他们自杀的这个荷塘,这一年所长出的荷花均为并蒂莲,有感于这个故事,元好问填出此词。该词写得哀婉牵魂,故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评价说:“事更奇,文亦婉曲有致。沉痛。旁面衬笔自可不少。‘幽恨’六字从悲郁中发痛快之词,一往凄绝。”

3、野史亭占地面积约有三十亩,除了这个亭子外,周围种着柏树,看样子都是近几十年所栽种的。元好问的墓却未能找到,出了野史亭,向陵园的深处走去,果真在西北角又看到了一个园中院,这个院落四周是用土坯所盖的墙,然而门楼却是青砖的,上面刻着“元墓”二字,门楼的侧墙上立着一块断碑,我本以为是块古碑,细看之下,碑额上却刻着“文物古迹保护标志”几个非楷非隶的别扭字。

4、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

5、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游龙母潭。韩吏部钓于龙潭,遇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既归,宿于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父老云,正月龙起,前此未见也。龙潭寺南洼尊冯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举。萧萧暮景千山雪,银箭忽传飞雨。还记否?又恐似、龙潭垂钓风雷怒。山人良苦。料只为三年,长安道上,来与浣尘土。清阴渡,渺渺风烟杖屦。名山元有佳处。山僧乞我溪南地,十里瘦藤高树。私自语,更须问、窪尊此日谁宾主。朝来暮去,要山鸟山花,前歌后舞,从我醉乡路。

6、这首诗是批评拘忌声病以成诗的人。讲究声律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格律规定过于细密,过于雕琢,拘忌于声韵等形式,就会使文学创作受到很大的束缚。元好问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不满那些对声律音韵过于雕琢的作品。后两句,元好问举出元结耽爱山中自然水声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没有人为配制音韵曲调的自然之声,也如天籁之音美妙。

7、白发相看老弟兄,恨无一语送君行。至竟交情何处好,向道,不如行路本无情。少日龙门星斗近,争信,凄凉湖海寄馀生。耆旧风流谁复似,从此,休将文字占时名。

8、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9、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10、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从渠里社浮沈,枉笑人间儿女。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羁旅,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几许虚名,误却东家鸡黍。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驴漫与行人语。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

11、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12、(收藏)从0岁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居然这么美!

13、门前腰鼓揭春雷,倚妆台,尽人催。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14、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词人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其中,“万里”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与“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15、“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是诗人对大雁心理活动的揣摩,或者也可理解为揭示大雁殉情的原因:“自此一去,飞越千山万里,前路漫漫,失去了一生挚爱,苟活下去又有何意义呢?”整首词以雁拟人,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细致地描绘了大雁殉情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凄美感人的爱情悲歌,是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16、西斋向晓,窗影动、人声悄。梦中行处,数枝临水,幽花相照。把酒长歌,犹记竹间啼鸟。

17、《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一首词。此词以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是《摸鱼儿·雁丘词》的姊妹篇,上片写莲花并蒂的奇观,由此揭开悲剧故事的源头。

18、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19、77蝶恋花戊辰岁长安作一片花飞春意减,雨雨风风,常恨寻芳晚。若个花枝偏入眼,尊前细问春风拣。醉里看花云锦烂,只记莺声,不记红牙板。留著佳人鹦鹉盏,明朝剩把长条换。78蝶恋花甲申岁南都作牢落羁怀愁有信,流水浮生,几见中秋闰。千古诗坛将酒阵,一轮明月消磨尽。八月人间秋满鬓,桂树扶疏,更与秋风近。天上姮娥应有恨,骑鲸人去无人问。

20、古代有一首词,很肉麻,不但感动无数少男少女,而且其中一句还常被李莫愁吟诵。虽然这首词比不上李煜、温庭筠、韦庄这些同时代大咖的作品,但因其质朴、通俗、清新等特点,在当时的民间流传很广泛。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绵绵不绝的爱意以及坚贞不渝的誓愿,尤其是词文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将自己矢志不渝的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生向往。

四、元好问词作的特点

1、词牌名:摸鱼儿|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2、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3、《摸鱼儿·雁丘词》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是作者因为一只大雁为伴侣殉情事情所感动而作的,赞扬了大雁的情深义重,坚贞不屈。

4、鹧鸪天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沽酒市,钓鱼矶,爱闲真与世相违。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钟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

5、117鹧鸪天中秋夜饮倪文仲家莲花白,醉中赋此

6、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金章宗时期,大名府一对男女青年痴情相爱,迫于封建礼教的摧残,双双投水殉情,上演了一出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听闻此事后,词人创作此词以抒发感想,向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

7、(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糁,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8、新闻热线:18803508818

9、(收藏)经典古诗词链接汇总

10、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眼中茅屋兴,稚子已迎门。回首对床灯火处,万山深裹孤村。故人天末赋招魂。新诗凭寄取,憔悴不须论。

11、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于登封,同宿县西峻极寺。会予以事当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于洛阳。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作此寄之。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千日醉,三更席;事已去,寻无迹。对暮凉灯火,怅然如失。万里功名知未免,中年离别万堪惜。恨洛阳、风雨暗旌旗,空相忆。

12、关于元好问的词作,除了以上这首,另外受到后世广泛夸赞的还有《满江红·嵩山中作》:

13、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

14、此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词人驰骋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以健笔写柔情,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烘托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

15、(今译)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16、《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17、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18、诗词鉴赏:燃烧不熄的用世热忱——说杜甫诗《江汉》

19、汉水方城,今古道、几回投迹。留滞久、浩歌狂醉,此心谁识。渭北清光摇草树,故人对酒相应识。记雨窗、相对话离忧,秋风夕。风月笛,烟霞屐;身易老,时难得。鸟飞天不尽,野春平碧。我梦秦东亭上饮,举头但见长安日。便与君、重结入关期,明年必。

20、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頀音。

五、元好问词

1、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2、《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志,俯仰随人亦可怜。...

3、53江城子赋芍药杨州红

4、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5、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6、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7、《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8、金翠画屏山,万髻千鬟,桃源楼阁五云间。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风雨杏花残,芳意都阑,一灯孤影小窗间。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寒。149浪淘沙

9、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10、7 、秋怀 元好问

11、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12、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见司空表圣《一鸣集》障车文。

13、忻府区人民政府区长张生明致辞

14、《浣溪沙 宿孟津官舍》是元代文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15、诗句入冥搜,欲写还休,人间情是阿谁留。千丈游丝不落地,风外悠悠。烟雨晚山稠,人倚西楼,衡阳归雁满沙头。一种江城寒夜客,一种春愁。146浪淘沙

16、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17、好象是叫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18、4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19、无物慰蹉跎。占一丘、一壑婆娑。

20、(写诗必备)各种花卉的雅称,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