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清明的古诗全部(100句)

2023-04-28 23:20:0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清明的古诗大全

1、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2、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关于清明时节的古诗五言的一般皆为四句、八句等的,代表性的就属杜牧的《清明》(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五句的一般为宋代及之后的词。

4、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5、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6、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8、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9、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10、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1、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12、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13、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这首词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14、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

15、译文:皇帝的亲信刘郎中在田野有一座清幽的别墅,但不肯独自行乐,经常找亲近的人设宴共享。这天雨过天晴,园林景致更加幽美,清明设宴,想必是用皇帝赐给近臣的新火了。刘郎中常以文章学问聚会朋友,有道德不会孤单,自有人来结伴为邻。

16、译文: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1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8、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19、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20、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二、关于清明的古诗全部

1、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5、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6、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7、古时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至今在岭南一带仍盛行,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8、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9、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10、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1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2、其湖寺清明夜遣怀

13、译文: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14、《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15、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16、《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17、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1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2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三、关于清明的古诗大全300首

1、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2、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3、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4、其清明日忆诸弟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7、高翥是南宋后期江南诗派的重要作家,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时的所见所感。诗的最后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就是及时行乐。

8、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9、李白(唐)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韵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10、西湖堤岸,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带雨,惹得游人不忍归。此诗文情并茂地展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游春画卷,构织出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11、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12、《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13、《清明日》唐代:温庭筠

14、这首诗非常直观的形容了清明节祭祀的情况,忙于上坟的人们,看着烧成灰随处飘荡,等到了半夜寂寞无人,回去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诗人发出感慨,人生就是要享受生活,豁达对待的生活志向。

15、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16、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1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18、《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9、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20、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大全100首

1、译文: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台阶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地欣赏花。

2、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3、译文: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4、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6、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7、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8、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9、《清明》(唐·杜牧)

10、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11、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1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13、其苏堤清明即事

14、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1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16、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9、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0、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五、关于清明的诗 古

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4、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5、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清明》(北宋·黄庭坚)

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8、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9、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11、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12、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3、新社日燕子飞动,清明前梨花飘落,青苔点缀池塘,黄鹂的鸣声从树间传出,飞絮轻舞,春日渐长。

14、这首诗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和深深的愁绪。首联“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

15、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6、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7、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8、词人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他曾多次游览,最后也归居颍州。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19、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20、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