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宣传活动总结(100句)
一、文明祭祀
1、民众自觉开展诸如鲜花、植树、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文明祭祀宣传力度和范围,从小学课本到地铁广告,从丧葬用品商店到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推出补偿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文明祭祀新产品。对一些极具消极影响的民俗陋习,则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打击力度。
2、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逝去的亲人的节日,在这期间每家每户都不外乎到墓地焚烧纸钱,燃放烟花鞭炮,由此每年都因此酿成火灾事故,为了防范火灾,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淸明扫墓逐渐形成了用鲜花替代了传统的祭品,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不存在引发火灾。因此现在广大群众要做到文明祭祀。
4、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在全社会营造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围,百色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5、广大居民朋友们,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文明祭祀、从简从俭,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请全县广大居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筑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坚强壁垒,共度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节。
6、祭祀的内容丰富繁杂、形态发展多样,既有事神致福的儒家礼仪文化内涵,也有清明端午祭祖缅怀的情怀表达。按照以往的思路,祭祀就少不了烧纸修坟、燃放鞭炮等民俗习惯,但却与当下提倡的文明祭祀相冲突。
7、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做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获益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繁荣的方向稳步前进。
8、春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以致哀思。
9、春来莺飞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寄托追思的时节,我们倡议广大群众朋友积极参与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营造“安全清明、绿色清明、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围:
10、坚持厚养薄葬,采取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崇尚绿色殡葬,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实行错峰祭祀,科学合理安排节日祭祀时间。做到安全祭祀,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
11、鲜花祭祀。鲜花祭扫逐渐成为主流,带上一束鲜花献给故人,既庄重节俭,又绿色环保。电子蜡烛。电子蜡烛无烟、环保,节能又安全,电子蜡烛代替明火燃烧,更能常亮于墓前,这也是纪念亲人的一种方式。
12、我国习俗文化博大精深,与祭祀相关的也有不少。要充分照顾合理的祭祀需求,对祭祀等民俗进行清理分类,建立民俗文化专项研究机构,提取精华、剔除糟粕内容,编制民俗手册,将文明祭祀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以此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习俗范本,从而引导
13、转观念——节俭祭祀。百善孝为先,丰祭不如厚养。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祀。倡导厚养薄葬、真诚孝行的文明理念,逝者在时多敬孝,丧葬祭祀少花费。党员干部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互相攀比,坚决反对丧葬祭祀奢靡之风,用实际行动影响家人、朋友和身边群众。
14、清明将到,祭祀是追思先人、教育后人,然而清明扫墓老百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2000年以后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部分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都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赠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15、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2022年清明节即将到来,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弘扬安全、文明、绿色、简约的现代祭祀新风,邢台市妇联在此发出如下倡议:
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十三五”既定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理论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17、▶历时三年,大唐不夜城首支宣传片来了!
18、破除焚香烧纸、马路祭祀等陈规陋习,不在公墓、坟头及居民小区、道路两旁等区域焚烧祭祀物品,倡导通过网络祭祀、家庭悼念、重温家规家训、诵读革命经典、异地追思等形式祭奠故人。
19、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20、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决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文明祭祀宣传活动总结
1、它是改革开放近40年,对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关于发展观念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理念的新形势,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整体性、历史性等五大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性质。
2、http://zjyw.wenming.cn
3、文明祭祀宣传标语列举如下: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告别陋习文明祭奠。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自古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清明节是中国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之一。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
4、严禁在城市道路和广场抛撒、焚烧纸钱冥票。对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5、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增强自身硬实力的同时,提高国家软实力,促进整体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必须拓宽发展空间,补短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6、社区群体开追悼会,大家用鲜花时果、鞠躬施礼来缅怀已故亲人,用一段往事、一束鲜花,一篇诗文、一支心曲寄托哀思。另设置追思墙,将鲜花、写满思念的卡片贴在墙上,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纪念。
7、改变祭祀陋习更需要疏堵结合,久久为功。习俗的力量是顽固而强大的,在推动文明祭祀工作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正如某地强行推行火葬最后却因民意汹汹而最终放弃的事例,我们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要坚持小步慢调、春风化雨的工作思路,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从群众最易于接受的地方抓起,结合土葬改革一道,充分利用医保民政、教育改革、城镇化推进等政策推行,疏堵结合、持之以恒开展文明祭祀推进工作,我们还要抓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汲取优秀文化营养,培育和发展更多类似“文明祭祀”的新风尚,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8、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9、全文共137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10、增强疫情防控意识,理解和遵守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自觉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保持安全距离“一米线”,减少人员扎堆聚集,共同守护抗疫成果。
11、破除封建迷信,过“科学清明”。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做文明安全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向亲朋好友、家人和身边的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和文明祭扫知识,不搞封建迷信活动,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带头制止不文明、不安全的祭祀行为。
12、环保祭扫。为已逝故人献束鲜花、鞠躬敬礼,追忆哀思;通过植树寄托哀思,既祭奠亲人又保护环境;在祭祀条幅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真情寄语等。定点祭扫。在指定区域,大家把鲜花摆放在已故亲人的遗像旁,伴着舒缓的音乐,由专人念祭文集体悼念。文化祭扫。将已故亲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资料,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进行播放,重温已故亲人的成就。通过写文章或设立寄思专栏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
13、河南省防火安全委员会温馨提示:无明火文明祭扫,需要您的参与。清明祭扫如需烧纸、燃烛、焚香、燃放鞭炮,人要进行守护直至完全熄灭。
14、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自古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15、清明节既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的重点时段,为营造文明,绿色、和谐、安全的祭扫氛围,巩固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双线作战成果,我们倡议:
16、润滑油乳山人赶年集主要是准备过年的年货,所有忙年之用,去旧换新,都要在年集上陆续备齐。买糖果和大枣,留待过小年祭灶神摆瓜果等祭品,焚香纸祭祀祖先
17、倡导文明祭扫,弘扬新风。树立“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理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老人去世后节俭治丧,文明祭祀。摒弃祭扫陋习,不在道路和楼道等地焚烧冥纸,提倡绿色低碳,节俭追思,让传统节日回归清净与文明。
18、提倡献一束花、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以及网络祭扫等方式来怀念逝者、追思先人,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自觉告别祭祀陋习、践行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
19、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20、大力弘扬除旧习、树新风精神,广大群众可通过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公墓云祭扫等文明简约、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祭奠故人、慎终追远。
三、文明祭祀活动内容
1、"牧师"是一种职业或人员.为基督教教士成员之一;正式被批准为宣讲福音和执行教规的人;有圣职的人."祭祀"是一种活动,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你说的应该是"祭司",基督教以前或非基督教会中在祭台上辅祭或主祭的圣职人员
2、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
3、疫情防控,不可松懈。祭扫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让我们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做“除陋习、树新风”的先行者,用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助力战“疫”,用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4、重防火——安全祭祀。安全意识,严格遵守防火有关规定,注意用火安全,不违规用火,不在墓地、林区等场所焚纸烧香、燃放鞭炮,防止因祭祀引发火灾事故。前往烈士陵园、公墓区、集中祭扫焚烧区域开展祭扫活动,要自觉听从民政、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安排,保障祭祀活动安全有序。
5、按照传统习俗,世界各国人们会在清明节或祭祀的节日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并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表达怀念之情,但这一方式具有噪声扰民、污染环境、树木减少、还带来火灾隐患、纸灰清理麻烦等不利因素,与越来越越讲求环保、越来越讲求文明的时代精神不合拍。
6、牧师跟祭祀基本上都是一样。都拥有强大的医疗技能跟把对方变形的技能!唯一不同的是:所属阵营不同。样貌不同。。。
7、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8、清明又将至,每到这时候感觉“文明祭祀”被说的最多。雁影觉得去扫墓、祭祀时带上一束先人喜欢的花,或是植一棵树便可。若家中有信佛念佛之人,就为先人念声南无阿弥佛,念一篇《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至于说像从前那样遍地烧纸钱,还是免了罢。孝亲,还是孝在眼前能见之时,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对着一方墓碑泪眼悲啼。
9、来源: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10、低碳生活并不是新的话题,在2008年有媒体炒作低碳概念时,有些人就曾在低碳生活方式上有所打算的,不过更多的人则以为,低碳也者,说起来很时髦,但又很遥远,只是政治家、绿色环保组织人士们的事情,自己犯不着杞人忧天。
11、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中元节就是其中一个,它也被叫作盂兰盆节,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追悼和怀念先人的日子,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呼吁我们大家文明祭祀,我十分赞同这一决定,因为传统节日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文明祭祀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12、严格遵守各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交通堵塞,不在祭扫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
13、绿色清明,提倡简化形式,祭扫方式多元化,通过微博、微信、QQ朋友圈等媒介上发一段文字、点一根“蜡烛”,献一束“鲜花”等新形势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14、疫情期间如何防控,为了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我们只能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尊敬尊重国家安全通知。不能祭祀只有在心祭拜(祈祷)(流泪)
15、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16、做好疫情防控,过“平安清明”。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避免现场扫墓,不跨省区域、不跨地区开展祭扫活动,不举行聚集性祭祀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严格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等规定,消除火灾隐患。
17、作为检验社会文明的一个维度,陋习下的祭扫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切实得到改善。倡导和实现文明祭祀,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不过,与文明的要求与公众的诉求相比,根植于心的陋习还依然严重,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还较为普遍。这就需要每个人在认识到文明祭祀的重要性之际,也要超越传统而归于现实,以个体的行为解放促成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18、祭祀先祖,不忘先人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通过祭祀,我们回顾历史,有用于现实,有利于未来。但祭祀中一些具体的礼仪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该抛弃的要抛弃,祭祀中的烧纸有引起火灾的隐患,对环境也有污染,应该杜绝。
19、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告别陋习文明祭奠。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20、我是苏北那边的,我们那都是提前准备纸钱,那天晚上,找个地方(家门口附件马路边上等)画个圈,写上要祭祀人的名字,然后在圈里面烧纸钱,再磕头。或者找个寺庙也可以。就这样的。至于别的地方就不知道了。
四、文明祭祀 绿色祭祀
1、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2、来源:米易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3、坚持开放开发,必须符合中国经济的趋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追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机构话语权力,建立广泛的社会利益。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195公里有我!
6、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凡故意隐瞒个人行程、不主动报告或不配合防疫工作,造成疫情传播的,依法追究个人法律责任。
7、祭祀是利用牲畜祭品、花酒、焚香、烧冥纸以犒神明及其兵将的一种仪式,在祭祀中我们焚香及念请神咒拜请神明降临,也可以掷杯筷与神明进行接触,一般祭祀的用意在敬神,或求神。一般来说,我们把众多的神灵分为天神、人鬼和地只。天界神灵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星神、雷神、雨神和风云诸神。地界神灵主要有社神、山神、水神、石神、火神及动植物诸神,它们源于大地,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人界神灵种类繁多,主要有祖先神、圣贤神、行业神、起居器物神等,它们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享受了最多的祭品。
8、让我们做文明祭祀的示范者,做“除陋习、树新风”的先行者,用绿色、新颖的祭祀方式助力战“疫”,用实际行动助力百色文明城市建设!
9、丰祭不如厚养,孝道当下弘扬。老人健在时多关心尽孝,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丧事简办、文明礼葬,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
10、不烧冥币烧冥币这个习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这个也不仅仅是中元节的习惯,清明节也会有。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呼吁大家文明祭祀,绿色祭祖,但是每年还是会因为烧冥币,纸钱之类的东西引发的不必要的火灾,完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浪费了警力,所以我们身为后辈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烧纸钱是一个恶习,我们应该践行更多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我们的祖先看到了也一定会保佑我们的。不要攀比
11、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12、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积极响应殡葬改革号召,自觉做文明安全祭扫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发挥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引领和带动身边群众,切实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良好祭扫氛围。
13、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请广大群众朋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共同打造安全、文明、和谐、平安、祥和的清明节日。
14、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2022年清明节即将来临,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绿色、简约的现代祭祀新风,实现节俭、低碳、安全祭扫,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现向广大居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15、义乌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6、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17、百色市委宣传部百色市文明办
18、堂子是女真族人特有的萨满祭祀场所,它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与其他宗教庙宇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规划。清太祖努尔哈赤信奉萨满教,在他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时,每征服一个部落后,首先必须废掉这个部落的萨满祭祀场所——堂子,并以爱新觉罗氏的堂子取而代之。同时还要把各部落世代崇祭的守护神祇和祖先神祇统一于爱新觉罗氏堂子所崇祭的守护神祇和祖先神祇之内。萨满教在努尔哈赤时期随着他的势力发展壮大,也得到较快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满族特色的满族萨满文化。堂子圆殿的元旦拜天,堂子月祭、立杆大祭、堂子浴佛以民出师祗告和凯旋告成于堂子等祭祀。这些规定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盛京和北京时期,后来成为有清一代的基本清宫萨满祭祀。
19、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谢谢!疫情期间我们这里已经通暂停现场祭扫活动。
五、文明祭祀宣传内容
1、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2、曲江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3、到现场祭扫的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要求,祭扫时全程佩戴口罩,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不扎堆、不聚集,主动亮码测温,保持安全距离,做到即扫即走,确保安全。
4、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辖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在绿化带、林区、景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燃放爆竹,不在野外明火祭祀,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树立绿色环保祭祀新风尚。
5、祭祀亲人本身是一件传统的好事,但是,如果祭祀导致了污染环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那么,如何做到文明祭祀?首先,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让大家更好的从事祭祀活动。其次,我们还应该从思想上引导,倡导良好的风俗习惯,并且不断加强重视起来。第我们从实际出发,既要贴近生活,又应该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祭祀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引导大家在平台上祭祀。第文明祭祀对环境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我们从环保出发,必须杜绝传统祭祀方式。
6、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7、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8、讲文明——绿色祭祀。从我做起,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居民小区、树林、草坪等场所焚烧纸钱、冥币,抛洒祭品。采取敬献鲜花、种草绿化、种植纪念树、踏青遥祭、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大力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撒散、深埋、坟头矮化或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9、倡导低碳环保,过“绿色清明”。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不排污染,让出行更低碳;不烧纸钱,让空气更清洁;不放鞭炮,让墓地更安宁;不丢垃圾,让环境更优美。带头开展绿色祭扫,把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到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之中。
10、平安清明,安全第一。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11、责编:阳光天地山间樵夫
12、坚持协调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处理重大的发展,专注于促进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13、严格遵守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及清明祭扫有关规定和要求,外出祭扫认真关注天气和交通情况,尽量选择非高峰期出行,注意加强出行交通安全和病毒防范,切实减少因祭祀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14、强引领——以身作则。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发挥自身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规定、文明祭扫、安全祭祀、移风易俗、节俭治丧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自觉地以绿色文明低碳安全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15、中共那坡县委宣传部主管
16、倡导献一束花、种一棵树、敬一杯酒、擦拭墓碑、书写思念卡等方式缅怀先人,不乱扔杂物,不破坏树木,不污染环境,弘扬低碳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
17、倡导错峰祭扫,避免扎堆。确有现场祭扫需求的人员应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错开高峰时段,分时、有序祭扫,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服从工作人员引导。不开展聚集性活动(聚会、喜事、丧事、祭祀、拜山、庙会、山歌会等),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如发现有聚集意向的要及时劝阻。
18、深化移风易俗,过“文明清明”。弘扬文明新风,推广经典诵读、书写缅怀文章等形式怀念先人。将纪念逝者与培树家训家风、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相结合,将清明文化融入追思先贤、孝亲感恩、爱惜生命等内容,用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诠释哀思。
19、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20、全市50%以上的社区都开展了社区公祭活动,通过敬献鲜花和聆听追思词的方式,让居民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用绿色环保低碳的方式追思亲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