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最好的教育方法(100句)
一、教育幼儿的方法
1、案例二: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
2、(1)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
3、学习离不开思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习惯。
4、与孩子一起下棋,让他知道“落子无悔”;
5、我决定改变,不再强迫朵朵额外学太多知识,而朵朵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每天看着朵朵自由、开心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知足。
6、我不禁感慨,这些妈妈忘我地付出,似乎想倾自己所有灌注到孩子的世界里,恨不能孩子能马上全部吸收,快快长大成才。然而事实呢,孩子被填鸭,没有透气的机会,最后变得麻木厌倦,成了妈妈手中的傀儡。
7、于是,我拉着他的手认真地说:妈妈眼睛很疼,你如果帮我揉揉,我会很舒服。”豆豆认真听完,帮我揉揉,问:“还疼吗?”我笑着说:好多了,谢谢你!”孩子的眼睛瞬间亮了,露出兴奋的笑容,原来当关心别人的时候,孩子也是快乐的。
8、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家长却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老师,今天你们学习了7的分解吧?怎么孩子回来就只会两种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学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今天教她认识钟表,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认识,我还拍了一个视频,您看看她的表现怎么是这个样子?!”视频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劲地哭泣。联想到平时,这个小女孩在班里一遇到小小的困难就退缩:“老师,这个太难了,我不想参加。”我终于明白,生活在这样急迫、焦虑和否定的环境中,孩子能自信起来吗?
9、童年生活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可孩子的童年却常常背负成人太多的期望,未出生时就提前“规划”,7个月就提前教识字、背唐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快乐和自由。可喜的是,妈妈及时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果断“放弃”,让女儿回归了快乐童年,获得了健康成长。
10、千万不要拿孩子的成绩跟别人的孩子比;
11、案例二十二:在不如意中选择快乐
12、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我一直认为母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但却忽略了让孩子学会爱。应该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妈妈也需要孩子的关心。
13、然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烦恼”。
14、童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儿时的心境会像底片一样成为人生永久的心理版本。生活中,孩子们会无时无刻地用纯净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用稚嫩的生命记录和储存我们的行为,并在日后的生活中自然折射出来。面对生活中诸多的不如意,这位妈妈注重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和改变孩子的心境,让孩子学会正向思考,在不如意中选择快乐。孩子拥有积极、平和的心态,就拥有了幸福的一生。
15、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16、纠正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如走神,粗心马虎,拖沓磨蹭;
17、家里没有几本书,怎么能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所以让孩子的身边堆满书,或者单独给孩子设置一个读书的小天地,准备很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使孩子可以在自己的领地里,快乐地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
18、只要坚持下去,两三年就能看出效果。
19、虚假的胜利,并不能真正带来自信的成果。专注于兴趣探索,在游戏过程中忍受挫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才是真正的成就感。
20、不管是宝宝刚懂事还是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要步入社会,在各阶段中,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不是经济上的支持、不是预先帮孩子规划好人生未来道路的支持,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信和鼓励!
二、幼儿最好的教育方法
1、孩子如果学习偏科,帮他做好应对;
2、(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3、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4、案例九:“填鸭”弥补不了爱的空白
5、爱他,不是让他觉得他很软弱;爱他,是让他充满生命的力量!
6、引导孩子多读经典。尽量给孩子买没有删减、原汁原味的书。不要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过于浅薄的书对大脑很难起到足够的刺激,所以可以买一些相对来说,有点超前的书给孩子看。
7、糖果说:“就叫冷静太空吧!”有了自己的“冷静太空”,糖果似乎不再那么生气,她告诉了妈妈她是怎样摔倒并弄脏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熊“布布”。
8、孩子的生活不全是由学习构成的,除了必要的书本课业学习,他的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9、幼儿不会说话,但他也慢慢学着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每当我对孩子说话时,他一边看着我的嘴型和表情,一边用丰富的表情来回应我。我给他读一本绘本故事的时候,他听着我的声音,用他的小手不断的翻动书页,仿佛在说他明白我讲的故事。
10、定期拿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
11、妈妈:“那我们今天一起洗碗。”
12、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和经验,我觉得教育孩子首先就是家长的陪伴,然后要有耐心,跟孩子要勤沟通,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
13、图书馆也能产生书店的这种效应,培养孩子泡图书馆的习惯。
14、去年我参加了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我懂得了很多,重新找到了爱的方向。作为母亲要让孩子在兴趣的促使下主动学习,而不应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焦虑与紧张的氛围下生活。我要改变,先从放下自己的期望开始,尊重孩子的兴趣。
15、还有一次在图书馆,我看到有一个妈妈一直在给四五岁的孩子读书讲故事,一本接一本,一个接一个都不停息,嗓子都快说不出话来了。从孩子呆滞的目光能看出,他早就听烦了。
16、如果夫妻不能避免吵架,那也要避开孩子;
17、月亮湾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曾获: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案例二等奖,深圳市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南山区百花奖心理健康学科小学组特等奖,南山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特等奖,参编南山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小学)。
18、操作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19、阅读是一种长时间提升个人思想深度和广度的手段,希望各位家长能对孩子多加引导,通过上文的20种实用方法,让孩子从此彻底爱上阅读。
20、陪伴,是孩子对爱最大的渴求。当今社会家长很多时间都被工作和事业侵占,留给家人和孩子的少之又少,所以又常常通过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补偿对孩子的亏欠。正是“陪伴”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日后在她内心挥之不去的恐惧和不安。锁上一扇门,也隔离了亲子之爱,爱就变得苍白而无力。
三、教育幼儿的方法和经验3一4岁
1、赶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应成为孩子成长的标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让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风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则最终伤害的是孩子的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微笑静待他的绽放,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2、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开放日、家长会;
3、童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儿时的心境会像底片一样成为人生永久的心理版本。生活中孩子们会无时无刻地用纯净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用稚嫩的生命记录和储存我们的行为,并在日后的生活中自然折射出来。面对生活中诸多的不如意,这位妈妈注重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和改变孩子的心境,让孩子学会正向思考,在不如意中选择快乐。孩子拥有积极、平和的心态,就拥有了幸福的一生。
4、案例三十二: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5、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孩子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孩子阅读的内容,和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6、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
7、案例六:别让强制的学习夺走童年的快乐
8、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孩子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9、薇薇也是从小被爸爸妈妈夸大的,偶露微笑,大家就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咿呀学语,大家就夸奖她:“宝宝真聪明!”甚至连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忘赏识:“薇薇真有个性!”可随着她慢慢长大,家长和老师渐渐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薇薇只愿听好话,不能听任何批评,而且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
10、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是项目活动。瑞吉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ReggioEmilia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强调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师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的主要特色有:弹性化和研究式的项目活动;民主化和合作式的管理风格;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的办学模式;作为“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的教师。从这几个方面探讨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给我们的启示:应该重视在儿童的活动中自然而然的生成课程;应该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研究者。
11、掌握对孩子说“不”的学问,学会拒绝;
12、希望这5件小事,能给妈妈爸爸们带来一些启示,真正放飞孩子的梦想,把他培养好,为他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根基。
13、后来,我和朵朵约定好,划分了可以涂鸦的区域。餐厅区和电视背景墙归姐姐,沙发背景墙和书房是她的地盘,大家只能在自己的区域画。朵朵牢牢记住了这个约定。从此以后,朵朵就在自己的区域画画,一有时间就去画几笔,不知不觉,整面墙都快画满了!
14、案例二十:在尊重和爱的世界里尽情涂鸦
15、以上就是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教育孩子,任重而道,各位宝妈,可以多交流,多学习!
16、比如在家中的阳台放个小书架,上面可以摆有名人的自传、科普杂志等等。孩子在阳台玩累了之后,可能会顺手拿一本翻,根本不用父母劝导,而且很容易看上瘾。
17、我请他当家里的“文明用语监督员”,发现谁讲粗口就制止。此后,儿子果然不再讲粗口了。在他的监督下,爷爷和爸爸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庆幸自己没有粗暴地呵斥、生硬地处罚,而是用疏而不堵、柔而不躁的方式,建筑了一条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彩虹桥。
18、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合力。
19、身为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忽视或不能容忍孩子对我们说“不”。其实每个孩子在说“不”时都有自己的理由。
20、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四、教育幼儿的方法理念
1、其实,教育孩子是一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的事情,重点在于教育者是否抓住了有效的方法。
2、鼓励孩子去交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3、孩子需要通过体验“我能做多少”来获得成长的心理营养,需要多多体验自己能去做、有一些能做到或做好!做得越多,孩子获得的自信也越多!孩子越小越容易受到家长的语言暗示,当家长对孩子说“你不会”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不会,然后放弃尝试!
4、15见缝插书,触手可及
5、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6、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小女孩说:“妈妈,这车怎么这么挤!”妈妈说:“这是公交车,肯定人多呀。”小女孩还是不解的问:“那上次我们坐公交车,不是也是坐着的吗?”妈妈接着说:“宝贝,我们现在能站在车上不是也挺好的吗?一会就可以回家和爸爸一起吃饭啦,如果我们没上车,还站在车站吹冷风呢!”女孩笑着说:“对呀,到家就可以和爸爸一起吃蛋糕了!”伴着母女的欢笑声,汽车继续行驶着。不一会到站了,她们开心地下车了。
7、(4)操作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索
8、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但不可以一味表扬;
9、不应该对孩子说:“你就是不行,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等这些话来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地。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不是在否认孩子的行为中建立起来的。
10、言传身教就是你要让孩子做好的事情,你自己也要尽可能的做好,你让孩子每天早睡,你不能自己都熬到后半夜;你让孩子每天10:00就睡觉,你这话没有说服力,你让孩子好好吃饭,不要超时,你要适当照顾孩子的这个饮食习惯,毕竟成年人你买的菜都是你喜欢吃的,你喜欢吃的孩子不见得吃你买的都是你喜欢吃的,你当然不挑食了呀,你要相互照顾对方的想法;你要让孩子早起,你首先起来你都起不来,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你的孩子早起?
11、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12、实践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13、(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4、一般来说,教育孩子并不是只靠家庭或者只靠学校就能有良好效果的,家校合作才会让孩子受到较为全面的教育。
15、“当孩子的好朋友”
16、在周末或节假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去郊游;
17、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争论,来表达自己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18、轩仔:“好!我会洗得很干净的!”
19、孩子:“不用,我喜欢这双鞋子,我要自己来把它刷干净!”
20、教师有针对的让每个幼儿都能轮流到,既让幼儿练习了点数对应比较又使教师了解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育幼儿的方法和经验总结
1、耐心跟孩子交流,但也要注意树立真正的权威;
2、我园改变了过去在学期初把一学期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个总体安排便依计划执行不变的做法,而是同时结合幼儿生成的主题来确定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
3、妈妈:“对!你能行!”
4、20种方法培养孩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终生的习惯
5、晚饭后,我对儿子说:“你看,这世界上有很多好东西,包括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很多很多,但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有时候喜欢了,看看欣赏一下就可以了,就像妈妈看上了一件昂贵的衣服,我当然不会拿一个月工资去买,但是可以欣赏欣赏。”这时儿子已经想通了。后来再买东西时,儿子比较理性了,没有发生类似情况。
6、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7、控制住好情绪,不对孩子大吼大叫;
8、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9、可是有一次,孩子和爸爸玩滚球游戏,孩子赢了两次,后来再玩的时候,爸爸没让着他,结果他输了。输一次情绪不对了,输两次就没耐心了,输到第三次的时候就开始发脾气大哭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孩子早已习惯了胜利,对失败竟然无法承受。可是,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不败呢?
10、有效地批评孩子,不涉及他的人格;
11、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其实,侄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但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而当侄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与我分享。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
12、倾听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与他一起面对;
13、案例二十六:当孩子输不起时
14、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碗里的小料溅了我一身,我不禁大喊一声,女儿看看被惊吓的我,看看被打碎的碗,惊慌失措起来,怯怯地对我说:“妈妈,你打我一下吧!”她的表情与话语告诉我她已经知道错了,我为什么还要再责备她?于是我微笑着对她说:“妈妈原谅你了,下次可要小心哟!”女儿嘴角重又露出了笑容,感激地对我说“嗯,妈妈,我记住了!”于是又开心地玩了起来。
15、3岁幼儿的教育方法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
16、很感动和欣赏这位家长的反思,他实际上也是在邀请所有的家长反思。孩子“独占”盘子里的美食,家长吃掉在桌子下的,显然,在孩子眼里,家长这样爱我是应该的。很多家长有时爱孩子爱到失去了自己。心理上人格的成熟,需要家长去示范“我爱你,同时我也爱自己!”“孩子你很重要,而我自己也很重要!”这样孩子才会学到完整和成熟的爱!
17、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细节做起。玩完玩具,要教育孩子把玩具收拾好才离开。训练他主动扔垃圾的习惯。每次擦手用完的纸巾,我都会带儿子扔去垃圾桶,对他说:“扔扔!”他自己都会主动扔进垃圾桶。每次他完成任务,我都会鼓励他拍手掌赞一下自己。当孩子作对事情时,父母要及时地通过语音激励和肢体表达出赞赏。通过这种行为强化训练,孩子可以养成很多好的习惯。
18、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进行高效沟通;
19、来源:微言教育(ID:jybxwb)
20、(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