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心得体会(100句)
一、古诗词鉴赏
1、(2)“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已成为千古名句。在本诗里,这一联写的是什么意思?后人引用这一联,可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2、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3、(5)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4、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5、第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6、惊蛰•古诗词赏析春分•古诗词赏析
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8、朝雨:早晨下的雨。
9、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10、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11、不论贤士达人还是凡夫俗妇,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亲戚”二句,道破人生真谛。家人亲眷因为跟死者有血缘,有感情,想到死者还会难过悲伤,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淡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14、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5、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6、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产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末,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17、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8、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19、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20、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二、古诗词鉴赏心得体会
1、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2、●《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常识,你知道多少?
3、主题: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四步读懂古诗词
4、格式1(14px,粗体,rgb(0,0,0))
5、译文: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今日相见,欢笑融洽的情态一如从前,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风景秀美的秋山。
6、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10、点击上方搜索,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11、《将进酒》李白〔唐代〕
12、点上方蓝字小学奥数可加关注
13、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14、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1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6、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7、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18、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19、胡震亨说:“以名场事入诗,自孟东野始”。这些诗应该能引起古往今来所有有相似遭遇的人的共鸣:令人悲伤的不止是落第,还包括世间一切的失败、耻辱和求而不得。
20、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三、古诗词鉴赏模板
1、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2、(2)相同: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不同: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而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3、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4、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5、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6、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9、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0、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11、翻译: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萼:è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12、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3、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二句)、颔联(四句)、颈联(六句)、尾联(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14、“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1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16、对于人世间的生死,陶渊明始终以一种极坦率的态度面对,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死去好了,何必再思前想后!”正如陶渊明代表作《归去来辞》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达出勘破生死的达观思想。
17、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四、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3、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4、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5、惊蛰•古诗词赏析大暑•古诗词赏析
6、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7、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8、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0、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1、(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12、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13、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14、题型解析:第(1)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应重点关注这两首诗的四句。第(2)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两首诗都是先景后人、以景衬人,这一相同点不难看出;白诗采用了细节描写(“欲语低头笑”),也属显而易见,较难的是“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15、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16、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17、本诗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1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20、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五、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1、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2、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3、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4、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7、春分又至,万物复苏;大地如母,母如大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诗是家喻户晓的《游子吟》。这首诗是孟郊晚年所作,孟郊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三大苦无一幸免。46岁才终于中举,短暂的春风得意扭转不了穷困一生的命运。
8、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9、(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10、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11、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1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13、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5、高耸的终南山似乎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
16、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17、立秋•古诗词赏析处暑•古诗词赏析
18、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19、(答案)(1)开花早,报春信,不畏严寒。作者以梅花自比,梅花的形象寄寓着作者坚强的性格、高洁的品质。
20、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