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古诗欣赏美篇(100句)

2023-04-17 20:54:0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古诗欣赏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赏析)诗人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4、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5、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6、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7、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8、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10、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1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12、秋风引(唐)刘禹锡

1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14、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15、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16、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17、最精致的闺房: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18、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19、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来往”表达了游人喜爱美好春光,留恋或怜惜或珍惜美好春光。

20、(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二、古诗欣赏美篇

1、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人。

2、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6、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7、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作者描写了红树、青山、夕阳、郊野、芳草、落花等景物。

8、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从爱最后归结到敬仰,意境浑成,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0、(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11、说起他的爱情,最有名的就是那一首《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遥想陆游和唐婉把酒言欢,共赏春色,该是何等动人的一幅画面。当时,他们情意绵绵,何等 的甜蜜。在陆游心中,肯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男子。在唐婉心中,应该也觉得自己是世间最幸运的女子。

12、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1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14、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15、(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16、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17、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18、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9、赏析: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20、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三、古诗欣赏手抄报内容

1、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2、“古文赏析”赏析什么?

3、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花,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4、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5、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6、(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7、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8、我们先来说古文赏析,古文赏析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第一个是字词,如果你对那个字词翻译有问题,情况严重时会景响对文意的理解,赏析将很难进行。第当你能翻译过来之后,你会发现它已经不是古文赏析了,它变成了现代文赏析,按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上所讲的赏析能力题来答就行了。

9、日月周而复始野草又会复生,我则一旦死去就不能重生世上。

10、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11、君言不得zhi意, 归卧南山陲。

12、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4、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15、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6、(赏析)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1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9、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20、今天,老师搜罗了5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建议收藏。

四、古诗欣赏教案

1、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5、据说,张泌曾与邻家女相爱,后失去了消息。因为思念,张泌梦回曾经的小院,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6、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古诗赏析其实只从六个具体的点展开的,我们在赏析一道题时,只用依次检查这首诗在以上的某几个方面有值得“赏”的地方,然后对应的进行分析即可。

7、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局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10、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12、季节的风,划过眉心,落在清风别苑。恰有一枚青青的长叶,合着风声。慢奏出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清弦。别院晴朗,一抹竹影幽梦,一笺水墨繁华。每一个文字的魂,在这里妥帖安放,寂静生长。啸声里,绵长着流年的草木清香

13、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5、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16、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7、田园乐(唐)王维

18、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0、冬去春来,春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緑,春暖花开的季节,怎么能少了咏春的诗句呢?

五、古诗欣赏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5、答:“出”,实中有虚,表现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现忽隐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

6、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8、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此诗前四句中“难久居”“不可量”“昔”“今”“春”“秋”等暗示生命盛衰的意象中无不贯串穿着时间的线索。“三春蕖”是对“荣华”的呼应,“秋莲房”既暗示了生命的成熟,也预示了生命的衰老。盛与衰这一对立的意义包含在同一个意象之中。物壮必老,这是老庄的哲理,也是生命自然的规律。

11、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1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13、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1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5、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16、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17、②“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略)

18、他先列出两个客观因素:

19、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20、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