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暗香姜夔百度百科(100句)

2023-04-16 10:23: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暗香姜夔

1、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2、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3、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4、taoliguoxuetang

5、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6、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终身不仕。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精通音乐,尤工于词,亦擅书法,并有书学著作《续书谱》传世。其楷书《跋王献之保母帖》,揩法谨严,运笔劲挺,波澜老成,得魏晋古法,情趣盎然,尽脱脂粉,一洗尘俗。姜夔虽有书法专论传世,但其手迹却极为罕见。《跋王献之保母帖》的楷书笔法,清新质朴,劲气达于笔的锋颖毫厘之间,明代陶宗仪称赞此帖是“迥脱脂粉,一洗尘俗”。姜夔工词,善作曲。其《念奴娇》咏荷的名句“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精雅传神,正和其书法之美相互辉映。

7、你看全篇仿佛句句不离梅花,却又在梅花的清寒与清香里,句句看得出动人的身影,看得出对往事的深情。但这种身影与深情,却又不着痕迹,又能与梅花的清香完美地交揉在一起。所以即便写怀念、写伤感,也充满了通透与清隽,也洋溢着清澈与空灵。其中又有“骚雅”之词。故而后人在词史上称姜夔这种才子词人,所作风格,既不同于豪放,而又不同于婉约,是一种清空骚雅的风格。所以,他的词,他的音乐,他的自度曲,充满了一种书卷气,既远离庙堂,又远离市井,可谓别具一格!而《暗香》《疏影》最为代表。所以张炎《词源》评价说,白石《暗香》《疏影》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8、“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9、姜夔(1155年一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音乐家、词人。姜夔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屡次应考而不第,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一生困顿,以布衣终身。他对当时的政治非常不满,并对辛弃疾抗金的事业予以支持。姜夔多才多艺,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能自创曲谱,他的词作格律严密,以空灵含蓄享誉于世。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10、而爱情能使他从虚无中解脱出来吗?也许在爱情刚刚开始时,姜夔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人生的冒险。所以,在对梅吹笛和踏雪攀摘中,词人似乎刻意用夜色和清寒设置了一道屏障,将自己的情感和外在世界隔离开来,使其在一个孤立的、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发生和成长。这种小心翼翼的保护,正说明了爱情自身的柔弱。

11、这首词叙述舟船所生客愁。金陵秦淮河不禁触动词人的羁旅情怀,以及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流露出前途茫茫的惆怅与无可奈何的感慨。

12、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13、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14、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暗香写的是梅花,何逊有关于梅花的典故。

15、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16、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7、《赠范晔》——(南朝)陆凯

18、《早梅》——(唐)柳宗元

19、⑥翠樽:绿杯。红萼:红梅。耿:不能忘怀。

20、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二、暗香姜夔百度百科

1、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2、你看上片开篇语,“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就曾经评价,不以为然,说“如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是说这样起笔,哪是咏梅花啊?这就可以看出这个姜夔写词的这个特色来了。说实话,也确实王闿运质疑的也有道理,因为“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这是什么笔法呢?这是一种散文,尤其是特别像我们后世的抒情散文的写作笔法。而现当代文学史上,你看,擅长写抒情散文的都是一类什么样的作家呢?都是很典型的叫做才子型的作家,当然女性作者那就是女才子。

3、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

4、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5、鹧鸪天 / 朱敦儒

6、所以一句“唤起玉人”,其实唤醒了一段唯美的记忆呀!这一种唤醒、唤起,立刻就会引发一种强烈的共鸣。因为在所有人漫长的人生经历,一定有一些唯美的片段、唯美的瞬间,是我们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是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浓缩起来的、永远挥之不去的吉光片羽。

7、《古梅》——(宋)萧德藻

8、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9、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10、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13、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14、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15、所以等到那一年除夕,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从石湖返回苕溪,他当时住的地方的时候,途中就作有《七绝》十首。过苏州吴江垂虹桥的时候,便写下了著名的《过垂虹》。诗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其中那句“小红低唱我吹箫,”非常有名。

16、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17、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18、所以萧德藻其实官运也不错,但他无意做官,一心爱诗,所以见到年轻的这个姜夔,两个人也是因诗论交。萧德藻其实是前辈诗人,比姜夔大多了,但是两个人迅速结为忘年之交。就是因为萧德藻的推荐,那么后来姜夔经萧德藻的推荐又结识了杨万里。而杨万里呢,又把姜夔推荐给了范成大。所以萧德藻、杨万里、范成大,这些前辈诗人,他们都和这个姜夔结为忘年之交。尤其是杨万里,对姜夔的这个诗词啊,赞叹。倍加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说他的诗类似于这个唐末著名的诗人陆龟蒙。而范成大呢,也特别推崇这个姜夔,甚至推崇他为“魏晋间名士”,就像“竹林七贤”一样的人物。

19、月色黄昏中的对梅吹笛,冰雪清寒中的双双攀摘,都是漫长等待中的欣然相遇,因此,梅花本是一种很温馨的情感体验,也是孤寂人生中的精神慰藉。但姜夔为梅所设置的环境过于凄冷、静谧,这使得抒情保持着克制和收敛的姿态,也使得这段感情本身显得有些孤立。它可能与回忆本身固有的忧伤情绪有关,更与相遇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有关。

20、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三、暗香姜夔赏析

1、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2、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无名氏《七夕夜女歌》)

3、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4、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5、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6、但是,激情毕竟只是激情,它又能坚持多久呢?他牵起爱侣的手,闭起自己的双眼,但他的后背仍然能够感受到来自漫漫水面的阵阵寒意。“千树压西湖寒碧”,多么动人的诗句啊。那些由激情绽放出的一簇簇血色的花,在寒风中热烈地舞蹈着。那是深渊边缘的疯狂舞蹈,是一种战战兢兢的一次性消费,而包围着激情的,只有无边的空虚和凛凛的畏惧。

7、姜白石之词高则高矣,惜其用意不用力,格调之高,殊有人能出其右,然内容贫乏,无甚可取。比之稼轩,弗如远也!暗香、疏影为其自度曲,音律和谐,格调高雅。置之南宋名家,亦难掩其光华。玉田、梦窗、草窗之流,难觑其项背。王国维对姜夔这首暗香有高评,楼主可以看看。至于南宋词坛二窗,王静安如是说:“平生最厌”

8、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9、于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翠尊”是翠绿的酒杯,而“红萼”呢,是傲雪红梅。唐圭璋先生就说,“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为,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功也。”又说“‘翠尊’两句,承上申说相思之苦,因不得寄,故对翠尊红萼而伤心。白石此等郁勃情深之处,不减稼轩。谭复堂谓此两句,得《骚》、《辨》之意。宋于庭亦谓白石词,似杜陵之诗,洵属知言。”唐老的意思是说这两句看似平淡,但像谭献等人评论的一样,其实这两句已得老杜诗中韵味呀!是平淡中自寓神奇,手捧翠尊,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而面对红梅呢,人虽默默无言,往事却历历在目。

1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第十五名:李邴《汉宫春·梅》

12、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13、《渔家傲》——(宋)李清照

14、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15、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16、从“唤起玉人”的惊喜开始,感情在寻寻觅觅中成长着,而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幅十分壮丽的景象了:梅花在一片天水茫茫之间,千树竞发,热烈而义无反顾,显示出茂盛的生命力。这个世界一无所有,只有梅,它在高傲中丢掉了优雅,在无所顾忌中丢掉了疏淡;它是生命激情的勃发,是全部人生的许诺和交付,是一个遗世独美的情感境界。这不也是一个完满的精神世界吗?

17、(赏析)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18、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19、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20、姜夔(约1155—约1221年)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闽等地,出人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多才多艺。尤以词著称,格律谨严,跌宕多姿。亦善诗,清妙秀远。诗话颇可取。有《白石道人诗集》1卷、《白石道人歌曲》4卷、《白石道人诗说》1卷、《绛帖平》、《续书谱》等。

四、疏影暗香姜夔

1、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2、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3、那么这首词到底好在哪儿呢?首先一个,这词不为人所注意的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暗香》和《疏影》的时候,没有说他是一个词牌,对吧?它其实首先是一个曲牌。而这个曲牌呢,就是姜夔最为人所称道的,叫“自度曲”。事实上,姜夔在这两首《暗香》和《疏影》之前,是有一个小序交代了这两首词的缘由。他说“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4、《题梅花》——(清)汪士慎

5、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6、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7、暗香 / 姜夔

8、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9、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10、整首词中饱含浓烈的家国意识,姜夔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表达得波澜起伏,蕴藉深沉,十分感人。

11、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12、提示:点击上方"国学雅趣"↑免费订阅本刊

13、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14、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15、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16、《孤雁儿》——(宋)李清照

17、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

18、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19、(赏析)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20、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五、暗香姜夔押的什么韵

1、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2、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撰稿|杨子坚播讲|林如

5、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6、《梅花绝句(之二)》——(宋)陆游

7、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8、无闷·冬 / 周邦彦

9、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10、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

11、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12、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13、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14、林逋厌烦尘俗的纷乱,避世隐居,所以能在梅妻鹤子中寻得一份恬然意趣。他的诗虽不免幽冷,但却是一个和谐完美的境界,它以孤傲而优雅的情致,漠视着世界的纷纭变化。可以说,林逋的暗香疏影所展示的是一种存在姿态,它是隐士的人生价值所在。

15、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16、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7、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18、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9、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20、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